蝉鸣声撕开七月的暑气时,黎枝枝攥着中考成绩单站在操场樱花树下。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她手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成绩单上的“重点高中录取”几个字被晒得发烫,旁边是顾轩力透纸背的签名——他坚持要第一个见证她的“胜利果实”。
“枝枝!”沈卿卿的尖叫从跑道传来,少女挥着录取通知书冲过来,发梢的汗水在阳光下亮晶晶的,“我爸说要包场请我们吃火锅!顾学霸呢?”
“在天文馆。”黎枝枝摸了摸口袋里的猎户座钢笔,笔帽上还沾着片樱花花瓣,“他说有样东西要给我们看。”
旧天文馆的铁门已贴上“拆除通知”,但穹顶的玻璃依旧干净如洗。顾轩站在望远镜旁,穿着她送的蓝白条纹短袖,腕间的银杏叶手链换成了红绳——那是他父亲出院时,外婆硬塞给他的“平安绳”。
“看这个。”他转动望远镜,指向天际的某个亮点,“是织女星,再过两个月,就能看到牛郎织女星隔河相望了。”
沈卿卿趴在窗台上打哈欠:“学霸,能不能讲点人间的事?比如...你的录取通知书?”
顾轩转身,从书包里掏出信封。黎枝枝看见“重点高中实验班”的字样时,眼眶突然发酸——她知道这个夏天,他推掉了所有兼职,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却在给她补课的时候,永远带着温和平静的笑意。
“恭喜你。”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哽咽。
顾轩低头,用猎户座钢笔在玻璃上画了颗星星:“该说谢谢的是我。没有你们,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火锅店里的热气模糊了玻璃,黎爸爸给每人倒了杯酸梅汤。顾轩盯着碗里的毛肚发呆,直到黎妈妈往他碗里添了份虾滑:“小顾,以后周末还是来家里吃饭,阿姨给你补营养。”
“好。”他慌忙点头,耳尖红得要滴血。沈卿卿在桌下踢了踢黎枝枝,用口型比划出“女婿待遇”四个字,惹得她差点呛到。
饭后散步时,月亮已爬上枝头。顾轩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个木盒,里面装着214颗星星——和马尔代夫那次送的一样,每颗星星上都写着公式。
“本来想折到中考结束。”他把盒子递给黎枝枝,“但现在觉得,是时候让它们‘毕业’了。”
黎枝枝打开一颗星星,里面是道熟悉的几何题——正是她第一次考及格的那道。她突然想起那些在便利店仓库补课的夜晚,他用粉笔在墙上写公式,汗水滴在水泥地上,却笑着说“解题就像追星星,总有找到轨迹的那天”。
送顾轩回家的路上,蝉鸣声渐弱,只剩下路灯的暖光。黎枝枝攥着星星盒,看着他的影子被拉得老长,突然开口:“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为什么总给我橘子糖?”
顾轩顿住脚步,转身时眼里有狡黠的光:“因为便利店只有橘子味最便宜。”
她瞪他一眼,却在他递来新的橘子糖时,看见包装纸上的字:“因为你说过,橘子味像阳光。”
夜风带来阵草木香,黎枝枝摸向腕间的银杏叶手链。她知道,有些答案不必言说,就像此刻他望向她的眼神,像夏日的晚风,像望远镜里的星光,像所有一起走过的清晨与黄昏——是友谊,是默契,是比任何定义都更珍贵的陪伴。
“明年夏天,一起去看真正的银河吧。”顾轩说,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的笃定。
黎枝枝点头,看见他身后的居民楼亮起灯光,像撒了把星星。她想起天文馆穹顶的最后一次观星,他说“星星会老去,但光芒永远留在宇宙里”。而他们的青春,也终将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最璀璨的光轨。
九月的开学通知书寄来那天,黎枝枝在樱花树下拆开顾轩的信。信纸上画着三只熊猫,戴着不同颜色的围巾,旁边写着:“木星的条纹还在等我们,这次,要一起追上光。”
她笑着抬头,看见校园里的樱花树又抽出了新芽。蝉鸣声里,她仿佛又看见那个在雪夜带她看星星的少年,那个在便利店仓库画坐标系的少年,那个在樱花树下埋许愿盒的少年——他教会她,梦想从来不是孤星,而是当你拼命发光时,突然发现,身边早有无数颗星星,和你一起,照亮了整片天空。
风穿过操场,卷起片落叶。黎枝枝摸了摸口袋里的橘子糖,包装纸上是最新的“阳光味道”。远处,沈卿卿的喊声传来,顾轩的身影出现在教学楼拐角,手里挥着新的星图卡片。
在这个蝉鸣不止的盛夏,他们终于读懂了青春的答案——不是懵懂的情愫,而是并肩作战的勇气,是互相成就的决心,是永远相信“未来可期”的少年意气。
而那些未说出口的话,那些藏在星星里的秘密,终将在时光的长河里,酿成最甜美的回忆,像橘子糖的味道,像银杏叶的纹路,像永不褪色的、属于他们的盛夏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