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宇内万国纪:风诡云谲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  古代     

终章

宇内万国纪:风诡云谲

共生树的第一百个春天,城邦的孩子们在树下游玩时,发现了个奇怪的铜盒。盒子埋在树根最粗壮的地方,上面刻着早已失传的“共生纹”,打开后,里面铺着十二国的货币——有磨损的麦穗新币,有嵌着火石冈的火山币,有嵇安城的驯鹿纹冰币,还有半块西土玛瑙书的残片。

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羊皮卷,是艾拉的弟弟晚年写的:“当年埋这盒子时,战火刚熄,断冰河的水还带着铁锈味。我问过十二国的人,最想要什么?嵇安城的孩子说要永不封冻的麦田,火山国的匠人说要不熄的熔炉,西土的胡商说要能走通沙漠的商路……其实啊,大家想要的,不过是‘不用再提十二国’的日子。”

此时的世界,早已没有“嵇安城”“火山国”的疆界。当年中原整合后,十二国的联防制度渐渐演变成“大同盟”,新铸的货币上只有共生树的图案,孩子们课本里的《百国图》,早已变成“天下舆图”,标注的不再是国家,而是河流、山脉与共同的粮仓。

西土城的阁楼成了最大的档案馆,《嵇安兵法》和《火山战纪》被锁在最深处的石柜里,钥匙由十二国的后人共同保管,柜门上刻着:“铭记战争,是为了忘记战争。”更多的空间摆满了新的书卷:《跨河灌溉志》《共通语字典》《十二色麦种培育法》……最显眼的位置,放着本厚厚的《平民史》,记录着从艾拉种麦到如今,每个普通人的故事。

共生树的树荫下,常有白发老人给孩子讲故事。有个瞎眼的老婆婆,总用竹笛吹着支古老的调子,笛身上的货币纹早已磨平。孩子们问她吹的是什么,她就指着树顶的天空:“是风的声音,你听,里面有麦穗响,有新币响,还有好多人笑着说‘我们回家了’。”

这年麦收,城邦的孩子们在老槐树下烤面包,用的是混合了嵇安城耐寒麦、火山国抗旱麦、东士城黑麦的面粉。面包烤好时,有人提议:“我们去把面包分给档案馆的老人吧。”

他们穿过广场,看见年轻的学者们正在拓印那只铜盒里的货币,准备编进新的课本。老人抚摸着孩子们递来的面包,忽然指着共生树:“你们看树顶的花,十二种颜色的,像不像当年十二国的货币?可花谢了会结果,果子落在地上,长出的树,早就分不清哪瓣花结的果了。”

夕阳落在共生树上,树影在地上铺成巨大的圆,把所有人都圈在里面。远处的熔铁坊传来叮当声,工匠们正在打造新的播种机,要送到极北的麦田;商队的驼铃从远方传来,载着南方的棉花、北方的矿石,还有孩子们写给异乡伙伴的信。

有个扎着双辫的小姑娘,捡起片共生树的叶子,叶脉的纹路像条路,从她脚下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远方。她忽然想起课本里的话:“世界的改变,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是从一粒麦种发芽、一枚新币流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们一起’开始的。”

风穿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无数枚新币在轻轻碰撞,又像无数粒麦种在土里生根。这声音里,有艾拉蹲在田埂数麦叶的专注,有押送火石冈时雪橇车的咯吱,有大战后断墙下紧握的手,更有此刻孩子们咬着面包的欢笑——所有的故事,都在这棵树下,长成了同一片年轮。

而共生树的根,还在泥土里继续蔓延,穿过当年十二国的疆界,把曾经隔绝的土地,悄悄连成了一片。就像那枚最原始的麦穗泥模,用最朴素的纹路,刻下了最恒久的道理:人心的距离,从来不在土地远近,而在是否愿意,为彼此埋下一粒共生的种子。

完。

上一章 第一次 宇内万国纪:风诡云谲最新章节 下一章 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