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长安城的宫墙下,风卷起几片枯叶。潼关失守的消息像一记闷雷,在御花园的上空炸开。
小太监跪在石阶前,额头贴着冰冷的地砖,脊背一阵阵发紧。贵妃站在花树间,衣袂随风轻扬,像是没听见什么要紧的事。
“娘娘!”他声音打颤,“安禄山的大军——已经……”
她动了动手腕,指尖掠过一朵半开的芍药,花瓣轻轻晃了一下。
我站在她侧后方,喉咙干涩。局势到了这步,我已经没有退路。贵妃没看他,只说了一句:“你先下去。”
小太监磕了个头,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她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我脸上,嘴角勾起一点笑意:“你也听见了吧?”
我低头行礼:“回娘娘,听见了。”
她走近几步,裙摆扫过脚边的花枝,香气扑鼻。“你说,现在该怎么做?”
我喉结动了动,知道这不是问话,是试探。
“奴才不敢妄言。”我语气谨慎,“但……娘娘自有决断。”
她笑了笑,手指捏住一片花瓣,在我眼前轻轻晃了晃:“你总这么聪明,一句话都不肯说错。”
我后背有些凉,却只能站着不动。
忽然,她把那片花瓣甩在地上,踩了一脚,眼神变得锐利:“昨晚,高力士召你议事,今早又去了杨府。他们对你说了什么?”
我吸了口气,知道不能再藏着掖着。于是将昨夜高力士劝我不必支持寿王、今晨杨国忠警告我不可偏向武惠妃旧部的事,一一说了出来。
她听完后,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原来如此。”
我抬起头,看见她眼中闪过一丝光,像是看穿了什么。
“你觉得,”她慢慢开口,“他们俩说的话,谁更可信?”
我心里一动,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奴才斗胆直言。”我语气平稳了些,“高大人与杨大人都对寿王心存忌惮,但他们的方式不同。高大人言语温和,实则是在拉拢;杨大人则是威胁,想让我彻底站队。”
贵妃微微挑眉:“哦?你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高大人步步为营,杨大人却急躁不安。”我继续道,“杨大人怕的是武惠妃旧部死灰复燃,所以急于铲除异己。而高大人,则是借机布局,意图掌控全局。”
她神色渐冷:“你是说,他们之间也有裂痕?”
我点头:“正是。”
她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你倒是看得清楚。”
我心里一松,知道自己赌对了。
“那你告诉我,”她靠得更近,声音低柔,“如果我要反制他们,该从哪里下手?”
我心头一震,知道这是关键一刻。若回答得好,不仅能赢得她的信任,还能真正成为她的心腹。
“高力士与杨国忠虽同为朝中重臣,但立场并不一致。”我缓缓道,“高大人依附陛下多年,根基深厚;而杨大人是娘娘亲族,势力多在地方。两人互不相让,彼此猜忌。若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便可分化瓦解。”
贵妃眼底泛起一抹赞许之色:“说下去。”
“我们可以放出风声,让他们误以为对方正在密谋联手对付自己。”我低声说道,“届时,他们必然自顾不暇,甚至互相倾轧。而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再择机出手。”
她静静听着,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你倒是比我想得还远。”
我低头不语,等待她的下一步指示。
她忽然伸出手,轻轻抚上我的脸颊,动作温柔却带着压迫感:“你很聪明,但我希望你记住一件事——在这宫里,聪明的人太多,活下来的却很少。”
我心头一紧,明白她在提醒我,不要得意忘形。
“奴才谨记。”我恭敬答道。
她收回手,转身走向花丛深处:“回去吧。明日来我寝殿一趟。”
我躬身告退,退出御花园时,掌心已满是冷汗。
回到住处,已是深夜。窗外月光如水,洒进屋内,映出一地清辉。
我坐在桌前,久久未动。贵妃的态度变了,但她到底在盘算什么,我还摸不清。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两短一长——还是赵某的暗号。
我犹豫了一下,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的,果然是他。
“你来了。”我压低声音。
他点点头,脸色比上次更加严峻:“你今天见了贵妃?”
“嗯。”
“她怎么说?”他急切地问。
“她开始信任我了。”我说,“但我也被卷得更深了。”
他沉默片刻,忽然低声说道:“你知道吗?高力士和杨国忠之间,确实有裂痕。”
我心头一跳:“你怎么知道?”
他没有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给我:“你自己看。”
我接过信,展开一看,内容竟是一份关于高力士私通吐蕃使者的记录,还有杨国忠私下收受贿赂的证据。
我猛地抬头:“这是真的?”
他点点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把这些交给贵妃。”
我怔住了。这封信,足以改变整个局势。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有人来了!
我猛地回头,只见一个黑影正从窗边一闪而过。
赵某脸色骤变,迅速抽出腰间的匕首:“快走!”
我来不及多想,抓起密信便往门外冲。刚踏出门槛,一支箭矢破空而来,擦着我耳边飞过,钉入木门之中!
我心头狂跳,回头看赵某,他已经翻身跃上屋顶,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我,只能在黑暗中奔跑,心跳如雷。
我知道,这场棋局,已经彻底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