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流转,舟舟与子宁已近三岁。苏玉盈每日将两个孩子打扮得整洁得体,谢执下朝归来,总会先陪女儿玩耍片刻,再去书房处理政务。
大晟朝中,自被囚禁后,萧承睿的身体一直不佳。去年入冬便染病卧床,虽勉强撑过新年,却自知时日无多。皇位继承之事令他忧心忡忡。他未曾料到萧承煦会起兵谋反,更未料到对方竟扶持启元登基。
萧承睿原本的打算,是因启元、启荣年纪尚小,启翰出身不足难以服众,故欲将启元过继到皇后名下立为太子。待自己百年之后,由萧承煦与启翰共同辅政,使二人相互制衡,以保启元帝位稳固。
然而萧承煦自封摄政王,独揽大权,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得知萧承睿病逝的消息,萧承煦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悲凉。他想起幼时三哥待自己十分亲厚,若非王位之争,兄弟之间也不至于走到今日这一步。
自担任摄政王以来,萧承煦常于宫中处理政务。主持完萧承睿的丧仪后,他又将率军出征,此次目标直指大梁。
大雍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陛下龙体欠安已久,而大雍以武立国,历来重视军功。太子谢执多年未曾领兵征战,又坚持不纳侧妃,早已引起朝中部分武将的非议。
如今大梁局势动荡,正是出兵征伐的良机。此战若胜,不仅能开疆拓土,更能稳固谢执的储君地位。
此次出征,注定要与萧承煦正面交锋。两位当世枭雄,谁能先攻下长安,便能占据先机。
东宫寝殿内,烛火通明。
苏玉盈正仔细为谢执整理行装。她将一件件衣袍叠好放入箱中,动作轻柔而专注。虽然心中满是不舍,但她明白这是谢执必须走的路。
作为太子妃,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他的决定。
谢执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苏玉盈转身面对他,眼中满是担忧:“你好几年没上战场了,一定要小心。我和舟舟、子宁等你回来。”
“好。”谢执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你为我求的平安符,我会贴身带着。不过……”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还想要一样东西随身携带。”
“什么东西?”苏玉盈轻声问道。
谢执在她耳边低语:“你的一缕青丝。”
苏玉盈闻言,立即命侍女取来剪刀。她仔细挑选了一绺秀发,用红绳系好,然后在绳结上方小心剪下,递给谢执。
谢执郑重地接过,放入贴身的荷包中。随后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翡翠手镯,为苏玉盈戴上:“闺中珍重。待我凯旋归来,愿这玉镯仍配得上你丰润的玉臂。”
离别在即,苏玉盈再也忍不住落下泪来。她扑进谢执怀中,哽咽道:“一定要早点回来。”
谢执轻抚她的秀发,柔声安慰:“一定。别难过了,洗漱歇息吧。你身子调养了这些年,好不容易见好,不宜过度忧伤。”
夜深人静,两人相拥而卧,却都难以入眠。明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但他们都明白,这一战关乎大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