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晨曦与初阳
本书标签: 校园  中考奋斗 

第五十三章:归航信号

晨曦与初阳

波士顿的冬天比初阳计算的更冷。

MIT射电天文实验室的玻璃窗上结着冰花,初阳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最后一行代码,屏幕上的波形逐渐稳定——这是他从三中天文台远程接收的第173个信号包,来自35721 Chenxi-Chuyang小行星。

信号比预期弱了13.7%,但频率依然精确锁定在1420.406MHz。初阳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眶。镜片边缘有一道细微的划痕,是去年晨曦不小心用圆规碰到的。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带着雪花的冷风卷入。"还在调试你的'星际通讯器'?"同组的Raj举着两杯咖啡走近,瞥向屏幕上跳动的频谱图,"说真的,这简直像在用氢线频率谈恋爱。"

初阳没有反驳。他接过咖啡,杯壁上用马克笔画着π的小数点后十位——这是他在异国他乡保持的习惯,以防有人需要和他讨论数学。

"今天的信号有干扰?"Raj注意到频谱图上的异常波动。

"不是干扰。"初阳调大扬声器音量。

杂音中,一段钢琴旋律隐约浮现,是肖邦《夜曲》的片段,但每个音符都被拉长变形,像是穿越了某种介质。

"等等......"Raj瞪大眼睛,"这该不会是——"

初阳的唇角微微上扬。他打开另一个窗口,显示着三中天文台的实时监控画面:晨曦坐在操作台前,指尖在电子琴键上轻轻敲击,身旁的射电发射器指示灯规律闪烁。

"她学会了用频率调制。"初阳的声音很轻,"把音乐编码进电磁波。"

Raj吹了声口哨:"所以这就是你每天凌晨三点不睡觉的原因?"

初阳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时间戳上——北京时间2月14日21:03,正是35721小行星经过三中天顶的时刻。而此刻波士顿的时间是2月14日8:03,时差刚好13小时,不多不少。

实验室的暖气发出轻微的嗡鸣。初阳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金属小盒——晨曦去年送他的发射器,外壳上三中的经纬度坐标已经被摩挲得发亮。他按下隐藏开关,盒子立刻传出晨曦提前录制的语音:

"第173次通讯测试。如果计算没错,你现在应该正在看监控画面。"

背景音里有天文台特有的机械运转声,还有窗外隐约的鞭炮响——是春节。初阳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三短一长,停顿,再三短一长。

几乎同时,监控画面里的晨曦突然抬头,对着摄像头举起一块白板:

信号延迟:0.8秒

误差率:<0.01%

结论:系统稳定

Raj目瞪口呆:"她怎么知道你会——"

"因为我们用的是同一个算法。"初阳调出代码比对窗口,左侧是他写的解码程序,右侧是晨曦发来的最新更新。除了注释风格不同,核心逻辑几乎完全一致。

窗外的雪又大了些。初阳的眼镜片上凝结着细小的水珠,折射出屏幕上跳动的波形。35721小行星此刻正运行到轨道另一端,距离地球3.2个天文单位。按照光速计算,信号应该延迟26分钟到达,但晨曦的琴声却近乎实时传来。

"你作弊了。"Raj恍然大悟,"根本不是通过小行星中转!"

初阳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他的眼神:"只是优化了传输路径。"

他调出卫星轨道图,显示一颗日本的气象卫星恰好位于三中与MIT的直线路径上。

"将信号频率调制到1700MHz,利用电离层二次反射......"初阳的笔尖在纸上画出复杂的折线,"理论延迟可以压缩到0.8秒。"

Raj摇头感叹:"这哪是天文研究,根本是......"

"宇宙级情书。"实验室门口传来教授的声音。Dr. Williams端着咖啡走进来,瞥了眼监控画面里正在调试设备的晨曦,"年轻人,你知道MIT校史上第一个这么用射电望远镜的是谁吗?"

初阳摇头。

"1974年,Carl Sagan。"教授指向窗外的星空,"他通过阿雷西博望远镜,向M13星团发送了人类第一条星际信息。"

屏幕上的晨曦似乎感应到什么,突然对着摄像头举起一张纸。初阳放大画面,纸上是一道手写的轨道方程,解出来的数值被红笔圈出:

2023.7.3 → 2024.7.3*

正是他们第一次在图书馆相遇,到初阳离开中国的一周年。

"所以......"Raj看看屏幕,又看看初阳,"你们其实早就可以实时通讯?"

初阳的指尖轻轻触碰监控画面。晨曦仿佛有所感应,抬头露出一个微笑。这个笑容穿过太平洋海底光缆,穿过卫星中继站,最终在波士顿的冬夜里,让初阳的钢笔在记录本上洇出一小片蓝墨:

"通讯延迟从来不是问题。"

"问题是,有人愿意为你计算每一种可能的路径。"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暗了一下。初阳的手表发出轻微震动——这是他设定的每日提醒,表盘显示着倒计时:

Days Left: 137

距离他回国的航班,还有137天。

上一章 第五十二章:星尘的归途 晨曦与初阳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星轨的归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