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丹青渡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悬疑探案 

第四章:圣心澜

丹青渡

林府的日子平静得近乎压抑。

谢渡沧谨记林文渊的告诫,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安排给他的小院里读书练字,对外只称是来长安备考科举的远房侄儿。

白鹤则如同真正沉默寡言的家仆,负责他的起居安全,极少与府中其他人交谈,却将林府内外的人员往来、动静观察得细致入微。

林文渊待谢渡沧极好,生活用度不曾短缺,偶尔得闲便会来考较他的学问,谈及经史子集,眼中常流露出对故人之子的欣赏与惋惜。

但他眉宇间总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色,每次朝会归来,都显得格外疲惫,对谢家之事更是讳莫如深,只叮嘱谢渡沧安心读书,勿问外事。

谢渡沧知道世伯身处御史之位,敏感多艰,能收留他们已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他压下心头翻涌的仇恨与急切,强迫自己沉入书本,然而那些墨字背后,时常浮现的却是血火与那半幅残画的焦黑边缘。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后。

林文渊被急召入宫。回来时,神色比往日更加复杂,屏退左右后,独自在书房静坐了许久,方才命人将谢渡沧唤来。

“渡沧,”林文渊看着他,目光中有审视,有犹豫,最终化为一声轻叹,“今日面圣,陛下……偶然问起了江南旧事,提及了几位已故的江南名士,其中,便有你的父亲。”

谢渡沧的心猛地一提,指尖微微蜷缩。

“陛下似对当年姑苏谢氏藏书字画之丰有所耳闻,尤其……问及了一幅前朝画圣的《江山雪霁图》,叹道可惜明珠蒙尘,随着谢家一场大火不知所踪。”

林文渊说得缓慢,仔细观察着谢渡沧的反应,“我当时只道天威难测,不敢多言,只回说谢家不幸,珍宝大抵毁于一旦,令人扼腕。”

谢渡沧垂着眼眸,心跳如鼓,面上却竭力维持着平静。

皇帝为何突然问起这幅画?是单纯的风雅兴趣,还是另有所指?

林文渊压低了声音:“陛下听闻谢家尚有子嗣存世,似乎……颇有感触。又问及你的年岁与才学。”他顿了顿,看着谢渡沧清俊而沉静的面容,“我据实以告,言你虽经大变,然学业未废,性情坚韧。”

书房内一片寂静,只剩下窗外细微的风声。

良久,林文渊似乎下定了决心,声音更轻,却字字清晰:“陛下沉吟片刻,言道:‘大理寺近日案牍积压,正需些心思缜密的年轻人去整理历练。’随后便不再多言。”

谢渡沧倏然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

大理寺?

那是掌管刑狱案件复审之地,能接触到无数卷宗秘档,其中……是否会有与谢家之事相关的蛛丝马迹?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然而,这究竟是皇帝的随口一提,还是确有深意?是恩典,还是试探?

那幅《江山雪霁图》的影子,似乎已然悄无声息地笼罩而来。

“世伯……”谢渡沧的声音有些干涩。

林文渊抬手止住他的话,神色无比严肃:“圣心难测,福祸相依。

大理寺并非清闲之地,水深浪急,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一旦踏入,便是身不由己。

更何况……你身负血海深仇,若被人察觉意图,顷刻间便是灭顶之灾。”

他紧紧盯着谢渡沧:“渡沧,你告诉世伯,你……可想清楚了吗?”

谢渡沧深吸一口气,胸腔内翻涌的是家破人亡的痛楚,是追寻真相的渴望,也有对未知危险的凛然。

他看向林文渊,目光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撩起衣摆,郑重一揖:

“世伯,小侄……愿往。”

无论这是机遇还是陷阱,这都是他目前唯一能抓住的、最接近真相的可能。

父亲的血不能白流,谢家上下几十条冤魂还在等着一个交代。

即便前方是龙潭虎穴,他也必须去闯一闯。

林文渊看着他眼中那与年龄不符的决绝,仿佛看到了老友当年的影子,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作一声长叹:“既如此……我便寻机将陛下此意透露给吏部的熟人。你且做好准备,旨意下来,恐怕也就是这几日的事了。”

“谢世伯成全!”谢渡沧深深拜下。

当晚,谢渡沧将此事告知了白鹤。

白鹤沉默地听完,只问了一句:“公子决定好了?”

“嗯。”谢渡沧点头,“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好。”白鹤没有任何异议,“我会设法跟随。”

大理寺守卫森严,不可能以护卫身份进入,但以白鹤的身手和机变,在附近寻个由头落脚、暗中策应,并非难事。

数日后,一纸吏部文书送达林府。授谢渡沧大理寺评事一职,从九品下,掌出使推按、参议刑狱、整理案牍。

官职低微,却是直入核心之地。

谢渡沧接过那薄薄的文书,只觉得有千钧之重。

圣恩或许只是一缕微澜,却足以将他这叶孤舟,推入长安城最深最急的漩涡之中。

新的棋局,已然开启。

而他手中的棋子,唯有自己,与那半幅浸染了血火的丹青。

上一章 第三章:长安居 丹青渡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