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丹青渡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悬疑探案 

第五章: 大理寺

丹青渡

大理寺衙门坐落于皇城西南隅,朱漆大门,石狮肃立,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森严气度。

清晨,谢渡沧换上一身略显宽大的青色官袍,手持吏部文书,踏入了这道高高的门槛。

空气里弥漫着陈旧卷宗、墨锭和一种说不清的、类似于刑具特有的冷铁气息。

往来官吏步履匆匆,面色多是沉肃,低声交谈也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简洁,无人对一个新来的、面容过分年轻文弱的小评事投以过多关注。

他被一名面无表情的老吏引着,办完了简单的入职手续,然后被带到了他所属的——一个堆满了如山卷宗的偏厅。

这里似乎是专门存放陈年旧案卷宗的地方,空气滞涩,光线昏暗,只有寥寥两三个同样穿着低品级官服的人埋首在纸堆里,偶尔发出几声疲惫的咳嗽和翻动纸张的哗啦声。

引路的老吏含糊地指了个空位给他,丢下一句“先将这些嘉佑三年的旧档按州县归类整理,若有缺失破损,登记造册”,便不再理会他。

显然,这并非什么热门的差事,更像是被遗忘的角落。但正合谢渡沧之意。

他不动声色地坐下,目光快速扫过周围。同僚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沉闷,对他这个新来的,只是懒懒地抬了下眼皮,算是打过招呼,便又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带着一种被岁月磨平棱角的麻木。

谢渡沧并不急于打探什么,他依言开始整理那堆积满灰尘的卷宗。

动作细致,条理清晰,将一卷卷或新或旧、或完整或残破的档案按照地域、年份分门别类。

他的手指拂过那些泛黄脆弱的纸页,上面记录着无数陌生的悲欢离合、罪与罚,却都与他的目标相去甚远。

一整天,他都在这种枯燥的整理中度过。

耳中听到的,无非是同僚抱怨差事繁琐、俸禄微薄,或是某个陈年旧案中的奇闻异事,当作苦中作乐的谈资。

无人提及江南,无人提及姑苏,更无人提及书画失窃之类的案子。

但他极有耐心。如同一个最老练的猎人,安静地潜伏着,等待猎物自己露出痕迹。

期间,有一位穿着深绿色官袍、气质更为凝练的中年官员进来过一次,似乎是他们的上司。

他看了眼谢渡沧,问了句“新来的?”,得到肯定答复后,只淡淡嘱咐了一句“用心做事”,便转身离开。同僚低声告知,那是寺丞周大人。

谢渡谦恭地应下,记下了这位顶头上司的样貌。

日落时分,散值的钟声响起。

同僚们如蒙大赦,迅速收拾东西离去。

谢渡沧是最后一个走的,他仔细地将整理好的部分归档,又看了一眼那依旧浩瀚的卷宗山海,才默默离开。

走出大理寺威严的大门,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轻轻吸了一口外面清新的空气,压下心头的些许焦躁。

白鹤如同幽灵般,在不远处一个卖胡饼的摊子旁现身,看似随意地踱步过来,与他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在回林府的路上。直到拐入一条僻静的巷子,谢渡沧才放缓脚步,低声道:“如何?”

“衙门四周守卫森严,明暗哨皆有规律可循。后巷有一家茶肆,二楼临窗位置可观大理寺侧门出入。”白鹤的声音压得极低,语速平稳,“今日可有发现?”

谢渡沧微微摇头:“暂无。还需时日。”

他顿了顿,“日后我散值,会固定去那家茶肆坐一刻钟。”

“明白。”白鹤应道,“我会在附近。”

这是他们约定的联络方式。

大理寺内,谢渡沧是孤身一人,但他知道,白鹤始终在外,是他最敏锐的眼睛和最可靠的退路。

回到林府,林文渊并未多问他在大理寺的情形,只是嘱咐他谨言慎行,步步为营。

夜深人静,谢渡沧再次取出那半幅《江山雪霁图》。

在灯下细细摩挲那焦黑的边缘,看着画纸上隐约的山水轮廓、残缺的印章题跋。

父亲,您让我带着它来长安,究竟要找什么?

害我谢家满门的,又是否就在这重重宫阙、深深衙门的某个阴影里?

他将残画紧紧贴在胸口,闭上眼,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和仿佛从中渗出的、血与火的气息。

大理寺的第一日,平静无波。

但他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早已开始涌动。他需要更快地熟悉这里,更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合理触及那些真正敏感档案的契机。

他需要等待,也需要主动创造。

上一章 第四章:圣心澜 丹青渡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旧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