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丹青渡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悬疑探案 

第六章:旧卷宗

丹青渡

日子在大理寺那间堆满陈旧纸张的偏厅里,仿佛也变得粘稠而缓慢。

谢渡沧每日埋首于故纸堆中,将一卷卷蒙尘的档案归类、整理、登记。

他做得极其耐心细致,甚至堪称一丝不苟,很快,连那位不苟言笑的寺丞周大人偶尔路过时,眼中也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同僚们最初的好奇和疏远,也渐渐被这种日复一日的枯燥所磨平。

他们开始习惯这个沉默寡言、只知埋头做事的年轻人,偶尔抱怨活多俸少时,也会将他纳入倾听的范围。

谢渡沧只是安静地听,偶尔附和一句,从不主动打探,却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大理寺内部的一些人事脉络和办事规矩。

他的目标明确而隐秘——寻找一切与江南、与前朝旧物、尤其是与书画珍玩失窃或劫掠相关的卷宗。

这项工作如同大海捞针。

嘉佑三年、四年、五年……他按部就班地整理着,目光飞快地扫过每一份卷宗的摘要。

大多是地方上报的民间纠纷、盗窃凶杀,偶有涉及官员贪渎的旧案,却都与他所想相去甚远。

但他没有半分急躁。他知道,越是心急,越容易露出马脚。

这日午后,同僚们都有些昏昏欲睡。谢渡沧整理到嘉佑七年的一摞卷宗时,手指忽然一顿。

那是一份来自江南西道的案卷,封皮上写着“洪州富商王宅夜盗案”。

引起他注意的,并非案件本身,而是旁边用朱笔稍小字标注的备注:“疑与姑苏谢氏灭门案手法类同,然线索中断,并案未果。”

谢渡沧的心脏猛地一跳,血液似乎瞬间涌向四肢百骸,又骤然冷却。

他强行压下几乎要脱口而出的惊呼,面部肌肉绷紧,维持着低头翻阅的姿态,用眼角的余光迅速扫视四周。

还好,无人注意他。一个同僚正靠着书架打盹,另一个则对着窗外发呆。

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微颤地翻开这份卷宗。

案卷记录的是嘉佑七年,洪州一位经营瓷器生意的富商家中遭劫,不仅钱财损失,更有一批珍藏的古玩字画被洗劫一空。

家中护卫死三人,伤数人。

匪徒行事狠辣,来去无踪,现场几乎未留下有用线索。当地官府勘察后,认为非普通盗匪所为。

而那份朱笔备注,是大理寺某位复核官员在看到这份卷宗后,因联想到稍早前发生的、同样手段狠辣、目标似指向珍贵藏品的姑苏谢氏灭门案,而写下的猜测。

但显然,两地距离甚远,且缺乏直接证据,并案调查之事最终不了了之,两案都成了悬案。

谢渡沧的目光死死盯在那“手法类同”四个字上。

灭门!不仅仅是夺画,是灭门!

父亲珍藏的《江山雪霁图》绝非普通名画那么简单。

这背后牵扯的势力,其目的性和残忍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他们不仅仅是在找一件东西,更像是在……清除所有可能知晓某个秘密的人?而谢家,或许只是其中之一?

洪州王家的案子,是他们做的吗?是同一伙人?还是模仿?

卷宗里没有答案。只有冰冷的文字记录着另一桩惨剧,以及大理寺官员一个未能深究的疑问。

他不动声色地将这份卷宗的内容牢牢记住,尤其是关于被盗物品的粗略清单(其中提及几幅前朝山水画,但无《江山雪霁图》的具体名目)和匪徒作案特征的描述(行动迅捷,配合默契,善用短刃和弩箭,对宅院布局似乎有所了解)。

然后,他将卷宗合上,将其归入“江南西道-嘉佑七年”的类别中,动作平稳得仿佛那只是一份再普通不过的旧案。

但他的内心,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线索!这是第一条真正与他家惨案可能相关的线索!虽然模糊,虽然中断,却证明了他的方向没有错。这绝非孤立的案件!

他需要找到更多类似的卷宗,需要知道还有哪些案件被标注了“手法类同”!

接下来的时间,谢渡沧整理卷宗的速度似乎未变,但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搜索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江南,而是扩展至全国范围内,所有涉及珍贵物品失窃、且手段残忍的重大劫案。

同时,他也开始更加留意那些标注了“并案”、“存疑”、“悬案”字样的卷宗。

偏厅里依旧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咳嗽声。

然而在这片沉寂之下,一场无声的狩猎,已经悄然开始。

猎人的目光穿透了时间的尘埃,落在了那些被遗忘的罪恶记录上,试图从泛黄的纸页间,嗅出仇敌的踪迹。

散值的钟声响起时,谢渡沧如常起身,与同僚点头示意,平静地离开。

当他走进那家约定的茶肆,在临窗位置坐下时,白鹤很快便出现在他对面。

谢渡沧没有看他,只是望着窗外大理寺的侧门,手指蘸了茶水,在桌面上极快极轻地写下了两个字:

“洪州”。

上一章 第五章: 大理寺 丹青渡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墨痕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