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输给波尔了。"木鸾归打开盒饭,香气扑面而来。
"嗯,看到了。"王楚钦往嘴里塞了一大口饭,"他打法太激进,波尔最喜欢这种对手。"
两人边吃边聊,话题从张本的打法缺陷转到下午的比赛安排。盒饭见底时,王楚钦突然问:"你们聊了什么?"
木鸾归擦擦嘴:"家乡菜。"
"啊?"
"他问北京哪家炸酱面好吃。"
王楚钦一脸莫名其妙:"就这?"
"就这。"木鸾归笑了。有些感受不需要解释,也无法解释。那种身为"他乡客"的孤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下午的比赛开始前,木鸾归在场馆走廊里又远远看到了张本。日本少年正在和教练交谈,神情比中午平静许多。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张本转头看过来,朝她微微点头。
木鸾归回以微笑。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两个相似的灵魂。
"发什么呆呢?"孙颖莎突然蹦到她面前,"该热身啦!"
木鸾归收回目光:"走吧。"
走向训练区的路上,孙颖莎叽叽喳喳地说着八卦,而木鸾归的心思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她想起张本问的那句"北京哪家炸酱面最正宗",突然意识到,也许寻找归属感的过程,就像寻找记忆中的味道——它不在于地理位置的变迁,而在于心灵能够安放的地方。
训练馆里,刘国梁正在等她。总教练递给她一份对手资料,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战术分析。
"好好研究,"刘国梁说,"但别太有压力。"
木鸾归接过资料,突然问道:"刘导,您觉得...一个运动员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国梁挑了挑眉,似乎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思考片刻后,他说:"认同感。"
"认同感?"
"对。"刘国梁的目光变得深远,"你必须先认同自己是谁,然后才能让其他人认同你。"他指了指资料,"就像打球,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能赢,技术再好也没用。"
木鸾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翻开资料,开始专注地研究下午的对手。但脑海中不时闪过张本智和孤独的身影,以及那句"有时候我都搞不清自己是谁"。
热身结束时,王楚钦走过来递给她一条毛巾:"状态不错啊。"
木鸾归擦了擦汗:"嗯,感觉很好。"
"那就好。"王楚钦犹豫了一下,"那个...张本智和的事,如果你想说,我随时可以听。"
木鸾归抬头看他,发现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男孩眼中满是认真。她突然很想拥抱他,但最终只是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谢谢。"
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王楚钦似乎懂了,他咧嘴一笑,做了个加油的手势:"下午比赛,干就完了!"
木鸾归笑着点头。走向赛场时,她的脚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至少此刻,她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为何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