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12
文/榆眠桉
霍雨浩X唐舞桐
—————
九月的第一场台风擦过上海,暴雨砸在医院玻璃幕墙上像千军万马在奔腾。霍雨浩站在ICU的透明隔间外,看着监护屏上跳动的数字。患者是他刚做完手术的主动脉夹层病人,现在出现了严重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每小时失血量800毫升。"住院医的声音带着颤抖,"已经输了四个单位红细胞..."
霍雨浩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调出患者所有的影像资料。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流下,把城市的灯火扭曲成模糊的光斑。他突然注意到CT片上一个微小的异常——在胸主动脉的夹层破口附近,有个容易被忽略的血管畸形。
"准备介入手术。"他转身时白大褂扬起冷冽的弧线,"通知导管室。"
"可是霍医生,"住院医脸色发白,"患者现在的情况经不起..."
"经不起等待。"霍雨浩按下电梯按钮,"叫唐医生来当助手。"
导管室里,无影灯把每个人的脸都照得惨白。霍雨浩操作着导丝在血管中穿行,显示屏上蜿蜒的路径像暴风雨中的航行。唐舞桐站在他身侧递器械,口罩上的睫毛被汗水打湿。
"球囊准备。"霍雨浩的声音透过口罩有些模糊,"直径24毫米。"
唐舞桐递器械的手突然顿住:"霍老师,患者血管直径最大只有22毫米..."
"所以要加压到8个大气压。"霍雨浩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这个畸形血管的弹性系数异常。"
球囊扩张的瞬间,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骤降到70%,导管室乱成一团。霍雨浩却异常平静:"给我覆膜支架。"
"可是..."
"给我。"
当支架精准释放时,奇迹发生了——出血停止了。所有人都愣在原地,只有霍雨浩继续操作着导管:"现在可以看到,畸形血管实际上是个先天性的动静脉瘘。"
手术结束已是凌晨三点。霍雨浩在更衣室摘下口罩,脸上被勒出深红的印子。唐舞桐默默递给他一瓶功能饮料,指尖还在微微发抖。
"害怕了?"霍雨浩突然问。
"怕。"唐舞桐老实承认,"但更怕您判断失误。"
霍雨浩拧瓶盖的手顿了顿:"为什么还相信我?"
"因为您的手没有抖。"她指着监控录像回放,"球囊扩张时,您的手稳得像机器人。"
窗外台风过境,雨声渐歇。霍雨浩看着屏幕里自己操作导管的手,突然想起很多年前母亲说过的话:"最顶尖的外科医生,不是手最稳的,而是心跳最稳的。"
他转头看向唐舞桐:"你知道我为什么能判断正确吗?"
"影像学资料?临床经验?"
"因为你昨天提交的论文。"霍雨浩点开平板电脑,"关于血管畸形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
唐舞桐愣在原地。那是她熬夜写的初稿,很多数据还不完善,甚至有些假设显得异想天开。
"第17页的推论,"霍雨浩放大论文中的一段,"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但提供了新的诊断思路。"
晨光透过云层时,患者生命体征终于稳定。霍雨浩和唐舞桐并肩走在ICU走廊上,两人的影子在灯光下拉得很长。
"霍老师,"唐舞桐轻声问,"如果手术失败了..."
"没有如果。"霍雨浩停下脚步,"医学不是赌博,是计算。"
他在护士站要了张纸,快速画出血流动力学模型:"你的推论这里有个错误,应该是用泊肃叶定律而不是伯努利方程..."
唐舞桐看着纸上流畅的公式,突然发现他写字的手有个小动作——每次写等号时,都会轻轻点两下。这个细节让她莫名心跳加速。
"懂了?"霍雨浩抬头。
"懂了。"她撒谎道。其实满脑子都是他刚才说"计算"时,镜片后一闪而过的光。
交班时,夜班护士笑着说:"你俩真是绝配,一个敢想,一个敢做。"
霍雨浩面无表情地签完字,却在转身时轻轻碰了下唐舞桐的手肘:"今天休息,明天有台更复杂的手术。"
走出医院时,台风过后的天空格外清澈。唐舞桐看着走在前面的背影,突然想起今天是他生日。
"霍老师!"她跑过去,"生日快乐。"
霍雨浩怔了怔,显然自己都忘了。他看着她从口袋里掏出的东西——是颗用手术手套折成的歪歪扭扭的千纸鹤。
"临时准备的。"她耳朵通红,"本来想买蛋糕..."
霍雨浩接过那个轻飘飘的千纸鹤。晨光中,他嘴角扬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比蛋糕好。"
—————
榆眠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