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还没结束,李瑶瑶和简溶月回到学校,晚上李瑶瑶上网,想要在网上找一些灵感创作画作,就看到这个故事
李瑶瑶送王船?
我是土生土长的霞浦人。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村里都要办"送王船"仪式。老人们说,王船是海神的座驾,能把海难亡魂带回龙宫。可我知道,那不是什么海神,是冤魂索命的局。
我十岁那年,亲眼见过送王船。渔民们扎了艘三丈长的纸船,船上供着三牲,船底藏着用黄纸写的"替身"名字。老渔婆说,王船要漂到外海,让海鬼顶替"替身"的名字,这样村里就能太平三年。
可那年送王船后,村东头的阿福伯疯了。他总说看见海里漂着纸船,船舷上坐着个穿红肚兜的小女孩,冲他笑
万能龙套(小女孩)阿公,换我来背你吧。
阿福伯是在海难里捡回一条命的。那年他出海打鱼,遇到风暴,是抱住块船板才没被淹死。后来他总说,船板上有个小女孩的手印,是那女孩推着他漂到岸边的。
万能龙套那是替死鬼。
村里人都这么说。可我知道,阿福伯疯的前一晚,我看见他跪在海边,对着大海磕头
万能龙套(阿福伯)求你别来找我,我家阿花还小......
阿花是他的孙女,去年刚满七岁。
今年,我又被选中去送王船。按照规矩,我得跟着老渔婆去"请魂"。我们在祖祠里摆上供品,老渔婆念着听不懂的咒语,突然指着供桌下的纸箱:"这是今年的'替身'名单。"
我凑过去看,纸上写着七八个名字,最上面的是"林小满"——我女儿的名字。
万能龙套为什么是我女儿?
我抓住老渔婆的手。
她叹了口气
万能龙套(老渔婆)你忘了?十年前的送王船,你爹也是这么问的。
她从怀里摸出张泛黄的纸
万能龙套(老渔婆)这是你爹当年的'替身'名单,最上面是他的名字。
我接过纸,手在发抖。纸上确实写着"林大山",旁边还有行小字:"愿以吾命换吾儿平安。"
老渔婆说,我爹当年是渔船的掌舵,遇到海难时为了救全船人,自己跳进了海里。可海鬼不依不饶,非要有"替身"。村里人怕牵连更多人,就把我爹的名字写在名单上,让他成了"永远的替身"。
万能龙套所以今年......
我不敢往下想。
老渔婆点点头
万能龙套(老渔婆)你女儿属龙,八字硬,最适合当'替身'。
送王船那天,海边挤得水泄不通。纸船扎得比往年都大,船舷上贴着金箔,船尾飘着红绸。我站在人群里,看着老渔婆把"替身"名单塞进船底,突然想起女儿昨天说的话
万能龙套(女儿)爸爸,我昨晚梦见大海了,有个穿红肚兜的姐姐说要带我去看星星。
纸船被推下海的瞬间,海面突然掀起巨浪。纸船在浪里颠簸,红绸被扯得粉碎,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这些年"送王船"的"替身"。
万能龙套海鬼要反了!
有人喊。人群开始骚动,可已经晚了。纸船突然燃起大火,火舌窜起老高,把天空染成了血红色。我看见船舷上站着个穿红肚兜的小女孩,她的脸被烟火熏得乌黑,可那双眼睛我认得——是我女儿。
万能龙套(女儿)爸爸,救我!
她的声音混在风声里
万能龙套(女儿)他们说我是替身,可我不想当!
老渔婆突然冲过去,把怀里的铜铃扔进火里。铃声刺耳,火势却更大了。纸船开始下沉,小女孩的身影渐渐模糊,最后消失在海里。
那天晚上,我在海边等了整整一夜。凌晨时分,海面上漂来盏荷花灯。我捞起来,发现灯里塞着张纸条,是女儿的字迹
万能龙套(女儿)爸爸,海姐姐说,只要我当替身,她就不来找你和妈妈。
后来,我把"送王船"的规矩改了。现在每年六月十五,村里人都会去海边放生小鱼。老渔婆说,海鬼不图别的,就图口饭吃。可我知道,真正的"王船"不在海里,在每个当父母的心里——
我们宁愿自己当"替身",也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
作者民俗怪谈多取材于民间传说与地域禁忌,故事中细节为艺术加工,请勿与真实民俗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