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的第一个周末,社区组织了场“旧物置换”活动。祁灼月翻箱倒柜找出一堆小宝穿小的衣服和小贝玩旧的玩具,刘潇梧则抱着个纸箱从储藏室出来,里面装着些他大学时的课本和运动器材。
“这些还能换点东西吗?”祁灼月看着那堆被磨得发亮的积木,有些不确定。小贝攥着其中一块小熊积木不肯放,奶声奶气地说:“我的。”
“试试看呗,说不定有孩子喜欢。”刘潇梧把纸箱往推车上搬,忽然“哐当”一声,从箱底滚出个篮球来。球皮已经有些开裂,上面还印着南城大学的校徽——这是他大学时参加篮球赛赢得的奖品,当年总抱着它在操场上等祁灼月下课。
“这个也带上?”祁灼月捡起篮球,拍了两下,气还挺足。
“带吧,说不定能换本有意思的书。”
活动现场设在社区广场,长条桌上摆满了各家的旧物:泛黄的连环画、缺角的瓷碗、掉漆的台灯……每样东西都带着时光的痕迹。祁灼月刚把衣服摆好,就有个老太太凑过来,拿起小贝的碎花连衣裙:“这料子真不错,我孙女肯定喜欢。”
“您要是不嫌弃,拿去吧。”祁灼月笑着说,“旁边还有双小鞋子,跟裙子挺配的。”
老太太高兴地连声道谢,从自己的袋子里掏出个布老虎:“这个给孩子玩吧,我年轻时亲手绣的,针脚还结实着呢。”
小贝抱着布老虎咯咯笑,小手指着老虎额头上的“王”字,咿咿呀呀地学老虎叫。祁灼月看着她的样子,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个一模一样的布老虎,是姥姥做的,后来搬家时弄丢了,为此还哭了好几天。
“这边有本旧相册,你要不要看看?”刘潇梧的声音从隔壁摊位传来。他手里拿着本红色封皮的相册,边角已经磨圆,封面上烫金的“青春纪念”四个字还很清晰。
相册的主人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笑着说:“这是我和我爱人的高中相册,想着留着占地方,换点实用的东西。”
祁灼月翻开相册,忽然愣住了——里面夹着的照片,背景竟是她和刘潇梧就读的那所初中!其中一张集体照里,她一眼就认出了角落里的陈默,他正低头给同桌讲题,侧脸的轮廓和后来几乎没差。
“这是……市三中?”她指着照片里的教学楼问。
“是啊!”男人眼睛一亮,“你也是三中的?我是98届的,比你们大概早几届。”
世界竟这么小。祁灼月笑着点头,翻到最后一页时,发现夹着张被剪下来的校报,上面有篇报道写着“校园梧桐文化节”,配的照片正是那棵歪脖子梧桐树,树下围着一群写生的学生。
“这张能给我吗?”她指着校报问,“我们以前总在这棵树下玩。”
男人爽快地答应:“拿去吧,反正留着也没用。”
刘潇梧不知什么时候换了本旧童话书回来,封面上画着穿靴子的猫,正好是小宝念叨了好几天的故事。“换着了?”他凑过来看祁灼月手里的校报,忽然笑了,“这张照片里的梧桐树,比我们那时候细多了。”
“可不是嘛。”祁灼月把校报折好放进包里,“说不定陈默也在这棵树下待过呢。”
正说着,小宝举着个铁皮青蛙跑过来,上弦的钥匙还在转:“妈妈你看!这个会跳!”青蛙蹦蹦跳跳地撞到刘潇梧的鞋上,发出“咔哒咔哒”的响。
“哪来的?”
“那个叔叔换给我的,用我的奥特曼卡片。”小宝得意地挺胸,“他说这个青蛙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
刘潇梧蹲下来,帮小宝给青蛙上弦,看着青蛙在地上蹦跳,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个一模一样的,后来被祁灼月借去玩,还给她时缺了条后腿——她为此哭了鼻子,第二天却把自己最宝贝的玻璃弹珠塞给了他。
“爸爸,你看这个!”小宝又从口袋里掏出枚硬币,边缘有个小小的缺口,“叔叔说这个能换糖吃。”
刘潇梧的动作顿了顿,接过硬币一看,缺口处虽然没有刻字,形状却和他那五枚惊人地像。他抬头看向小宝指的方向,只见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正收拾摊位,背影有点眼熟,像是……
“陈默?”他试探着喊了一声。
年轻人猛地回头,果然是陈默,只是晒黑了些,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眼里却亮得很。“你们也在?”他笑着走过来,手里还抱着个纸箱,“我回来办点事,听说有置换活动,过来看看能不能淘点老物件。”
祁灼月又惊又喜:“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们请你吃饭。”
“不了,下午就得回去。”陈默指了指纸箱里的东西,“就想找点老唱片,我妈说家里的唱片机还能用。”他看到祁灼月手里的校报,忽然笑了,“这不是咱们学校的梧桐节吗?我记得高二那年还去画过画呢。”
“真的?”祁灼月眼睛一亮,“我们刚还说,说不定你也在这棵树下待过。”
三个大人站在阳光下,看着不远处追逐打闹的孩子,聊着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巧合,像翻开了本写满伏笔的书。陈默说起他高中时总去的小卖部,正是祁灼月买冰汽水的那家;说起他偷偷翻过的围墙,刘潇梧也在那里摔过跤。
原来那些看似平行的时光,早就悄悄有了交集。
离开时,陈默把那枚缺口硬币送给了小宝:“这个留给你当纪念,说不定以后能换个大礼物。”他又递给祁灼月个茶叶罐,“新采的明前茶,阿姨让我带给你们的。”
“什么时候再回来?”祁灼月接过茶叶罐,沉甸甸的。
“说不定夏天就来,到时候请你们去吃新开的冰室,据说有当年那种橘子味的冰棒。”陈默笑着挥手,“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刘潇梧忽然说:“他手里的唱片,好像是我们当年在音像店抢过的那张。”
祁灼月也笑了,阳光透过树叶落在她发间,像撒了把金粉。旧物置换活动还在继续,铁皮青蛙的咔哒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们的交谈声混在一起,像支热闹的歌。
回家的路上,小宝抱着铁皮青蛙,小贝啃着新换的山楂片,祁灼月翻看那张三中校报,刘潇梧手里转着那枚巧合的硬币。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新抽芽的梧桐叶清香,让人想起那句老话——
旧物会老去,但故事永远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