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听海说爱你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俞纪  同人     

生日(一)

听海说爱你

假期剩下的日子,像被拉长的慢镜头。俞硕没有刻意安排什么“大活动”,只是隔三差五地发信息:

俞硕:图书馆后面那窝小猫好像又多了只小的,去看看?

俞硕:发现一家超安静的书咖,冰滴咖啡据说不错,去试试?(附一张窗明几净的店内图)

俞硕:今天云特别好看,像实验室里那个……呃,像棉花糖?拍给你。(一张湛蓝天空下蓬松云朵的照片)

纪予舟的回复通常很简短:“好。”“嗯。” “看到了。”但俞硕发现,他答应出来的次数变多了,而且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点任务感或被迫的接受,更像是一种……默认的陪伴。

假期最后两周,假期最后两天的日历,被俞硕用红笔重重圈了出来——那是纪予舟的生日。城市像个巨大的蒸笼,蝉鸣嘶哑地撕扯着燥热的空气。俞硕却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顶着烈日,穿梭在城市的钢筋森林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为纪予舟的生日,找到一份“不一样”的礼物。

天文馆的念头是早就定下的,但仅仅带他去看看星空,俞硕觉得远远不够。纪予舟的世界太浩瀚,太冰冷,太精确。他需要一点东西,一点能打破那层冰壳,却又不会惊扰他敏感内核的东西。一点…….带着生命律动感的宇宙碎片。

这个模糊的想法,成了俞硕奔波的原动力。

俞硕一头扎进了市中心最大的一家科技模型店。琳琅满目的航天器模型、行星仪、 甚至昂贵的陨石切片,在冷气十足的店里闪着金属和塑料的光泽。

“有没有…….嗯…就是,能动的,像星云那种?不是死的模型,要活的,在里面转的。”俞硕比划着,试图向店员描述他脑海中的画面。

店员是个年轻小伙,推了推眼镜,一脸困惑:“会动的星云?先生,您是指投影仪吗?我们有几款星空投影灯,效果不错, 能投出银河和星座……”

俞硕摇头,指着橱窗里一个精致的太阳系行星仪:“不是那种。要比这个……更无序, 更流动,像真的尘埃在飘。能捧在手里的,一个小宇宙的感觉。”他描述得词不达意,眼神却亮得惊人。

店员爱莫能助地摊手:“抱歉先生,您说的这种太概念化了。我们这里都是精密模型或者投影设备。您说的那种活的尘埃' 恐怕得找定制工作室。”

“定制工作室”这个词点亮了俞硕。他立刻掏出手机搜索,筛选掉一堆做手办和家具的,终于找到几家标榜“科学艺术装置”和“高端模型定制”的工作室。电话打过去,要么是空号,要么是客服礼貌但疏离的“请发需求邮件”。

需求:一个能捧在手里的盒子(大小像书),里面要有一片“活”的星云(像真的尘埃在飘、旋转、发光)。要安静,不能有噪音。光要柔和,像真的星光。预算.……可以商量。

用途:送一个很重要的人。他喜欢安静,喜欢宇宙,但我觉得他需要一点…… 无序的生命感?

邮件石沉大海。俞硕等了两天,坐不住了。他按着网上模糊的地址,开始一家家实地寻找那些藏在创意园区深处、门牌号都暖味不清的工作室。

第一家,在一个旧厂房改造的LOFT顶层。 推开门,里面堆满了各种金属骨架和电子元件,空气中弥漫着焊锡和润滑油的味道。一个穿着工装裤、满手油污的技师听完俞硕的描述,直接摇头:"小伙子,你这要求听着像科幻电影道具。动态悬浮?还要在液体里模拟星云尘埃运动? 还要安静发光?这涉及到精密磁悬浮、流体动力学、光学设计…….成本和技术难度都太高了,不是我们这搞机械装置玩儿的。 你去找搞新媒体艺术或者高端科学模型定制的吧,那种烧钱的地方。”

第二家,环境雅致多了,更像画廊。接待他的是一位气质清冷的女士。她仔细听了俞硕的描述,甚至拿出笔记本画了几笔草图。“想法很有意思,”她说,“捕捉‘动态宇宙尘埃的生命感,这个意象很美。”俞硕的心刚提起来,她又话锋一转,“但是,实现起来非常复杂。首先,你要模拟的颗粒材质必须极轻且能长期悬浮在特定密度的溶液中,还要能对微弱的磁场做出反应。其次,内置的微型磁场发生器和驱动模块必须极其精密且无噪音,同时要解决散热问题。光源的植入既要均匀柔和,又不能产生热量干扰悬浮系统。最后,密封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任何泄露。这每一项都是挑战,研发和打样成本.……”她报了一个让周围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数字,足够买下店里最贵的行星仪好几个。“而且,时间也很紧, 你要求生日前完成?恕我直言,几乎不可能。”

俞硕没有放弃。他像着了魔一样,在各种论坛、模型爱好者群、甚至高校的物理实验室交流版块里发帖求助,描述他的“动态星尘宇宙”构想。回复大多是天马行空的设想或直自的“不可能”。

就在他快要绝望时,一个陌生的私信跳了出来:

用户[光尘实验室]:看到你的帖子。想法很特别。我们工作室最近在尝试一种新型的光敏树脂微球悬浮技术,结合静电场和微流体控制,或许能接近你要的效果。有兴趣可以来聊聊,地址:[一个更偏僻的创意园区角落]。

俞硕几乎是飞奔过去的,“光尘实验室”藏在一个布满爬山虎的老楼地下室,门口连招牌都没有。推开门,里面却别有洞天一-各种精密的仪器闪烁着指示灯,空气中是淡淡的臭氧和松香味。一个穿着格子衬衫、 头发乱槽糟的年轻人,自称“阿哲”,接待了他。

阿哲没有寒暄,直接把他带到一个工作台前。工作台上,一个透明亚克力盒子里的液体中,悬浮着一些极其微小的颗粒。阿哲接通电源,调整了几个旋钮。盒子底部的微型电极阵列发出微弱的光,那些颗粒在无形的力量作用下,开始缓慢地、无规则地旋转、聚拢、又飘散开,形成一片迷你的、不断变化的“星尘”景象!虽然规模很小,颗粒也不够“星云”感,但那种无序中的动态生命感,瞬间击中了俞硕!

“就是这个感觉!”俞硕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能做大一点吗?能放在玻璃里吗?能发光吗?”

阿哲推了推眼镜,眼里闪着技术宅特有的 光芒:“原理可行。做大需要重新设计电极阵列和容器,保证电场均匀。放玻璃里? 密封和光学透性是问题,但可以试试用高透光学玻璃砖,内部蚀刻微型通道和电极。发光…可以集成微型LED光导纤维, 从底座导入冷光源,模拟星云发光。”他语速飞快,“难点在于颗粒材料要足够轻、色彩和反光性要像星尘、溶液密度和粘度要完美匹配、电场控制要极其稳定安静……还有,时间!你要多久?”

“一周!生日前必须做好!”俞硕斩钉截铁。

阿哲皱紧眉头:“一周?!这简直是….” “钱不是问题!我可以预付全款!这对我非常重要!”

看着俞硕眼中近乎偏执的恳切和孤注一掷的决心,阿哲沉默了几秒,最终一咬牙: “……行!赌一把!就当挑战极限了!你每天下午过来当监工’兼‘苦力',材料到了帮忙分拣测试!我们24小时轮班搞!”

接下来的每一天俞硕都会到店铺,看着这个礼物一点一点成形,俞硕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生日当天,俞硕斟酌着措辞,发出消息:

俞硕:今晚有空吗?听说天文馆新换了球幕片源,讲银河系结构的,评价不错。想不想去看看?纯粹学术交流(推眼镜表情)。八点门口见?馆里冷,记得带外套。

他刻意强调“学术交流”,淡化生日色彩,也避免任何可能引发联想的词语,他并不知道天文馆对纪予舟意味着什么,只是直觉觉得这个地方很特别。

纪予舟看着“天文馆”三个字,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了一下。那个地方……母亲临终前模糊呓语中的词汇……像一根沉寂多年的弦被无意拨动。他指尖悬停片刻, 最终敲下:“好。”

纪予舟提前到达了天文馆门口。夕阳的余晖给这座充满未来感的自色建筑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暖金色。俞硕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拿着两张票,笑容明亮:“来这么早啊,小纪同学,走吧,正好快开场了。”

两人并肩走进天文馆。馆内光线幽暗而柔和,冷气很足,瞬间隔绝了外界的暑气与喧器。巨大的球幕穹顶在头顶缓缓旋转, 深邃的模拟星海带着无言的震撼力铺陈开来,点点“星光”酒落。空气里弥漫着金属、 光学仪器和一种属于浩瀚虚空的冰冷气息。

踏入馆内,冷气裹挟着金属、光学仪器和浩瀚虚空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隔绝了尘世的喧嚣。巨大的球幕穹顶缓缓旋转,深邃的模拟星海倾泻而下,万千“星光”酒落,带来无声的震撼。俞硕舒服地轻叹一声,侧目看向纪予舟。对方踏入这里后,身体有瞬间不易察觉的紧绷,随即放松,目光沉静地扫视,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审视,而非游客的惊叹。

俞硕自然地引路,避开人流,走向银河系主题展区。纪予舟沉默跟随,脚步平稳。 他的目光掠过展示遥远星系、星云和恒星演化的展板与模型, 脚步平稳。然而俞硕注意到,当走到一个展示“恒星生命周期”的区域,尤其是看到一颗巨大恒星演化未期坍缩、最终形成致密中子星(脉冲星)的模拟动画时,纪予舟的脚步停下了。

他仰着头,专注地看着那颗模拟星体在“死亡”后,化身为高速旋转、规律发出电磁脉冲的“宇宙灯塔”。屏幕变幻的光影落在他脸上,明明灭灭。他的嘴唇微微据着,镜片后的眼神深邃得如同他正凝视的星空本身,带着一种俞硕难以完全解读的复杂情绪一-有纯粹的学术探究,似乎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俞硕觉得可能是自己的错觉。

“脉冲星,宇宙中最精准的时钟。”俞硕念着旁边的解说词,“感觉跟你的风格有点像?都追求绝对精确。”

纪予舟没有回应这句调侃。他的目光依旧锁定在屏幕上那颗孤独旋转、倔强发光的星体上,过了好几秒,才几不可查的点了个头。

纪予舟的睫毛似乎颤动了一下,终于将目光从屏幕上移开,投向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标着“三号展柜”的玻璃柜。柜里陈列着各种脉冲星的模型和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脉冲信号图谱。

接下来的参观,两人依旧沉默。他们走过展示宇宙大爆炸奇点的区域,看过模拟黑洞吞噬物质的壮观景象,在巨大的银河系旋臂模型前驻足。俞硕偶尔会低声念一念某个有趣的解说词,纪予舟只是静静听着,目光沉静地掠过那些浩瀚而冰冷的宇宙图景。天文馆的氛围似乎天然契合纪予舟,他在这里显得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要自在,却也更加……深邃难测。

上一章 假期二 听海说爱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