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的蓝色LED灯管在玻璃器皿上投下冷光。沈念安攥着《生命观测站》站在标本柜前,书脊恰好抵在第138页的位置。
"关门。"
陆瑾年的声音从显微镜后方传来。他今天没穿白大褂,深蓝色毛衣衬得肤色冷白,左手无名指上重新戴了枚素圈戒指——但材质明显不同,泛着淡淡的钛金属光泽。
沈念安反手锁门,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实验室格外清脆:"这是你定制的?"
"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的医疗级钛合金。"他转动戒指,露出内圈刻着的「S.N.」字样,"熔掉那枚时发现的秘密。"
显微镜突然被推到面前。沈念安弯腰凑近目镜,看见玻片上排列成心形的细胞样本,每个细胞核里都藏着荧光标记--「Marry Me」
钢笔啪嗒掉在地上。
"这不符合流程..."沈念安听见自己声音发飘,"正常应该先约会,再..."
"我们看过同一场凌晨四点的日出。"陆瑾年捡起钢笔,指腹擦过笔夹上刻的「陆」字,"吃过同一碗泡面,抢救过同一个病人——"
"但这是细胞学表白!"她夺回钢笔,发现笔身竟刻着「第138页批注专用」的微小字样,"等等,这支笔是你准备的?"
陆瑾年拉开标本柜,三层抽屉里整齐码放着她的所有作品:从大学时期发表在校刊的短文,到绝版试印的《生命观测站》初稿,每本扉页都贴满医用便签纸做的批注。
"观测者先生,"沈念安指尖抚过那些泛黄的纸页,"你偷看多久了?"
他握住她拿钢笔的手,引导笔尖点在《生命观测站》第138页的段落上:
「真正的心动从不需要盛大宣言,它藏在对方记得你咖啡加几分糖的生物学本能里。」
钢笔突然渗出墨水,在"生物学"三个字上晕开一朵蓝玫瑰。
护士站的电话铃声炸响时,沈念安正用陆瑾年的听诊器听自己失控的心跳。
"陆医生!林小雨姐姐割腕了!"
监护仪尖锐的报警声穿透走廊。病房里,产妇手腕缠着纱布,床头柜上摊着今早的《晨报》——头条赫然是「黑心医生与无良作家合谋欺骗家属」。
"不是你们..."林小雨姐姐虚弱地指向报纸配图,"这记者故意截掉陆医生给我丈夫做CPR的画面..."
沈念安突然抓起病房里的圆珠笔,在《晨报》边缘快速书写。陆瑾年俯身看清内容后,直接撕下那角报纸塞进白大褂口袋。
五分钟后,医院官微发布了一段4分钟的视频:车祸现场,陆瑾年跪在血泊中持续按压伤者胸口,直到救护车到来才红着眼眶松开手——而视频右下角的水印显示,素材提供者是「沈念安《生命观测站》创作资料库」。
天台的风掠过沈念安发烫的耳尖。陆瑾年靠在栏杆上,指尖转着那枚钛合金戒指。
"什么时候拍的视频?"
"写书时去交警队调的素材。"她展开那张被撕下的报纸碎片,上面是她刚写的句子:「当真相沉默时,文字是最后的止血钳」。
陆瑾年突然将戒指套在她钢笔上:"知道为什么选今天表白吗?"
远处城市灯火如星河倾泻,沈念安望见他眼底映着两个人的星光:"因为…舆论危机解除?"
"因为三年前的今天,"他举起手机,锁屏照片变成两人在晨光中的剪影,"我在医学院图书馆读到某人的处女作,在借阅卡上签了七次假名。"
钢笔上的戒指折射着月光,沈念安突然想起标本柜里那本被翻烂的校刊——原来早在那时,他们的心跳就已经同步在某个未知的频率里。
深夜的医生公寓,沈念安在陆瑾年书桌前发现本奇怪的笔记。
《沈念安作品分析报告》
著者:陆瑾年
【2018.3.12】
《雨夜车站》女主角怕黑
→建议:病理科常备小夜灯
【2020.7.5】
《玻璃心脏》提及主角咖啡过敏
→备忘:自动贩卖机换成热可可
最新一页写着:
【2023.今】
《生命观测站》第138页理论验证成功
→结论:本人已患持续性心动过速
治疗方案:终身聘用沈念安女士为私人心脏监测员
沈念安笑着合上笔记,窗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钢笔上的戒指滚到纸页间,在「治疗方案」四个字上圈出完美的心形。
(第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