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她们没有告别
本书标签: 现代  那些年我们的梦想 

她们没有告别——第三十七章

她们没有告别

合作一旦启动,交流便不可避免地频繁起来。邮件、电话会议、技术研讨……杨阳的存在感以一种强势而阳光的方式,侵入了陈静高度自律的生活轨道。

他会在深夜发来对某个伦理困境的新颖思考角度,邮件末尾总不忘调侃一句:“静姐(请允许我这么称呼,感觉更亲切也更符合您在我心中的前辈地位),这么晚还在工作,小心被基金会的小朋友举报压榨老板哦!” 附上一个俏皮的月亮表情。

他会在敲定一次重要会议后,“顺路”带上一大盒包装精美的马卡龙,直接送到基金会前台,美其名曰“技术宅的甜蜜补给站”,引得办公室的小姑娘们一阵低低的欢呼。前台小姑娘红着脸把点心送到陈静办公室时,特意小声说:“陈主任,杨工说……粉色的那款是专门给您留的,他说这个味道配黑咖啡最绝。”

甚至有一次,他在电话会议结束前,极其自然地发出邀请:“静姐,明天下午那个专家论证会开完估计天都黑了,我知道外滩源新开了家很棒的苏浙菜,环境清静,菜品也精致,要不要一起去试试?就当……犒劳一下被技术细节折磨了一天的脑袋?” 语气轻松得像在邀请老友。

每一次,陈静都用最职业的方式化解——对邮件的调侃视而不见,只回复技术内容;对送来的点心,礼貌道谢后让助理分给整个团队;对晚餐邀请,更是直接以“已有安排”或“需要处理基金会其他事务”为由婉拒。

然而,这些看似被挡开的“糖衣炮弹”,却在她坚固的心防上留下了细微的印痕。

独自驾车回家的夜晚,高架上流光溢彩。车载音响流淌着舒缓的古典乐,陈静的思绪却有些飘忽。杨阳在下午技术争论时,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为了坚持一个算法优化方案据理力争时的样子,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执拗,竟让她在某个瞬间,依稀看到了自己刚大学毕业时的影子。他那些关于技术伦理的见解,时而天马行空,时而一针见血,常常能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像一缕带着初夏气息的风,吹进了她过于封闭和理性的世界。

可下一秒,当车子驶入公寓地库,冰冷的感应灯光亮起,现实的冷水便兜头浇下。后视镜里,清晰地映出自己眼角的细纹,一丝不苟挽在脑后的发髻,还有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属于成熟女人的审慎与疲惫。她和他之间,横亘着不仅仅是专业上的上下级关系,更是近十年的岁月鸿沟。他是那样生机勃勃,未来拥有无限可能,而自己,是从志远那场大火里爬出来的幸存者,心有余悸,只想在亲手建立的伦理堡垒里寻求安稳。那些过往的失败、背叛和随之而来的巨大阴影,让她对任何可能扰乱现有秩序的情感关系都充满警惕。

“他是弟弟……太年轻了……不合适……” 她熄了火,低声自语,像是给自己下达一道不可违背的指令,也像是对心底那丝被撩拨起的、隐秘的悸动发出的严厉警告。推开车门,高跟鞋踩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发出清晰而孤独的回响。她挺直脊背,将那个充满活力、笑容过于灿烂的年轻身影,连同心底那点不合时宜的波澜,一同关在了车门之外。

---

“新芽”法律援助基金位于一条绿树成荫的旧法租界小路上。午后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洁净的玻璃门上投下晃动的光斑。乔安娜刚送走一位咨询者,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准备去隔壁咖啡馆买杯冰美式提神。推开玻璃门,一个有些局促的身影就杵在门外几步远的梧桐树下,正午的阳光把他额角的汗珠照得发亮。

是张鹏。他显然特意收拾过,换下了上次便利店那身狼狈的行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浅灰POLO衫,头发也梳理过,但眼神里的疲惫和那份试图掩饰却依旧明显的紧张,依旧无所遁形。

“乔……乔安娜,”张鹏像是鼓足了勇气,往前挪了一小步,声音干涩,“我……我那天在便利店,无意打扰你工作。我……我就想跟你说声……好久不见。” 最后四个字,他说得很轻。

“好久不见?”乔安娜的声音像淬了冰,“张鹏律师,我还没有来得及跟你说一声谢谢,当年如果没有你,可能也不会有我今天了?或许,那也只是你最后的良心发现,才帮陈静的吧。”

张鹏的嘴唇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但在乔安娜冰冷锐利的目光下,最终只是颓然地低下头,肩膀垮了下去。“我知道……我说什么都苍白。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后悔了,最后才决定帮你们的” 他抬起头,眼神里是真切的痛苦和懊悔,“很多事,我当时……身不由己,或者……看得太浅。现在说这些没用,我认。”

看着他这副样子,乔安娜心头那根名为“恨铁不成钢”的弦被猛地拨动了一下,

上一章 她们没有告别——第三十六章 她们没有告别最新章节 下一章 她们没有告别——第三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