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她们没有告别
本书标签: 现代  那些年我们的梦想 

她们没有告别——第三十八章

她们没有告别

"新芽"基金会议室的落地窗前,陈静望着窗外摇曳的梧桐树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边缘。杯中的拿铁已经凉了,奶泡消融成一片浑浊的白色。

"静,你最近气色好多了。"乔安娜将一份文件放在她面前,眼角弯成温柔的弧度,"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陈静收回目光,端起咖啡抿了一口掩饰自己的不自然:"基金会最近项目进展顺利而已。"

"是吗?"乔安娜在她对面坐下,双手托腮,"那为什么杨阳每次来出现,你的眼睛都会亮起来?"

"胡说什么。"陈静的手指在杯沿上顿了一下,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快。她想起昨天杨阳在技术讨论时,那双专注望着她的眼睛,像是盛满了整个夏天的阳光。

乔安娜轻笑出声:"林小雨今天有事不能来,不然她肯定又要唠叨了。"

陈静垂下眼帘。林小雨对杨阳的警惕几乎写在脸上,每次三人聚会都会提醒她"不要被年轻男孩的甜言蜜语冲昏头脑"。那些警告像一根刺,时不时扎在她心上。

"安娜,你觉得...我们合适吗?"话一出口,陈静就后悔了。她从不习惯向他人袒露内心的犹豫。

乔安娜的表情认真起来:"静,年龄只是个数字。重要的是他能不能理解你的世界,能不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站在你身边。"她顿了顿,"而且,杨阳看你的眼神...就像看到了整个宇宙。"

陈静的心脏漏跳一拍。她想起上周加班到深夜,走出办公楼时发现杨阳竟然还在大厅等她,说是"顺路"送她回家。那晚的月光很亮,照在他年轻的面庞上,映出一种令人心动的坚定。

"但他才28岁,人生还有那么多可能性。而我..."她的手指抚过眼角几不可见的细纹。

"而你成熟、睿智、充满魅力。”乔安娜握住她的手,"静,别让过去的阴影遮蔽了现在的光。"

窗外,一阵风吹过,梧桐叶沙沙作响,像是在附和。

---

杨阳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一串急促的节奏。办公室的玻璃门被推开,他的合伙人李明探头进来。

"又在改'深瞳'的算法?这都第几版了?"

杨阳头也不抬:"陈主任提出的伦理风险点很有道理,我想再优化一下识别模型的普适性。"

李明走进来,靠在桌边:"说真的,你这么拼命,是为了项目还是为了那位'陈主任'?"

杨阳的手指停顿了一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都是。"

"兄弟,不是我泼冷水,"李明压低声音,"她比你大多少?八岁?十岁?而且听说她在志远的时候..."

"八岁零四个月。"杨阳打断他,眼神坚定,"而且她在志远的事情我比你清楚。"

李明摇摇头:"你爸妈知道吗?他们不是一直催你找个年纪相当的女朋友结婚?"

杨阳合上笔记本电脑,站起身:"我的感情我自己负责。"他拿起椅背上的外套,"对了,下周的行业峰会我不去了,你代我出席。"

"又是为了她?"

"基金会那边有个重要的伦理听证会。"杨阳已经走到门口,回头笑了笑,"值得的。"

走出公司大楼,初夏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在肩头。杨阳摸出手机,犹豫片刻,还是给陈静发了条消息:【关于情绪识别模型的优化方案我已经发到你邮箱了,有空看看?】

发完消息,他盯着屏幕等了五分钟,没有回复。这已经是这周的第三次了。自从上次他在电梯里"不小心"碰到她的手,陈静就开始若有若无地躲避他。

杨阳叹了口气,转而拨通了另一个号码:"喂,安娜姐?是我,杨阳。我想请教一下,静姐平时都喜欢什么?不是工作上的,是生活上的..."

---

陈静将手机反扣在桌面上,深吸一口气。屏幕上杨阳的消息还亮着,字里行间都是掩饰不住的期待。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条工作以外的消息了。

"陈主任,'科技前沿'的记者到了,在小会议室等您。"助理敲门提醒。

"好的,马上来。"陈静整理了一下衣领,拿起准备好的资料。

小会议室里,一位年轻女记者已经架好了录音设备。寒暄过后,采访正式开始。

"陈主任,作为前志远科技的一员,您创立这个科技伦理基金会的初衷是什么?"

陈静的手指在文件夹上轻轻敲击:"科技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在志远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缺乏伦理约束的技术创新可能带来的危害。"

"有传言说,志远破产前秘密研发的'晨曦'监控系统存在严重伦理问题,而您当时参与了项目吗?"

陈静的背脊瞬间绷直,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那个被她深埋的记忆突然被挖出,带着陈年的血腥味。

"我参与的是初期技术架构,"她保持声音平稳,"后来发现项目方向与我的伦理底线相悖,我主动申请了调离。"

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她的异样,追问道:"但根据我们获得的内部邮件,您父亲签字认可过该系统的测试报告?"

陈静的指甲陷入掌心。那是她父亲去世后,后面发现的结果,那段黑暗的日子如潮水般涌来——永远都在逃跑的路上,看到那些人的野心越来越离谱,以及最后那个让她彻底心灰意冷的妥协。

"我的立场在内部会议记录中有明确体现。"她勉强维持着专业表情,"如果没其他问题,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吧。"

送走记者后,陈静回到办公室,锁上门,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她打开电脑,搜索记者的名字,发现她最近发表了一系列针对科技公司伦理问题的调查报道,其中几篇直指志远旧事。

手机震动起来,是乔安娜的来电。

"静,你看今天'科技前沿'的推送了吗?"乔安娜的声音罕见地带着焦急,"那个记者刚刚发了一篇关于志远'晨曦'系统的深度报道,里面提到你的部分很不友善!"

陈静的心沉到谷底。她点开乔安娜发来的链接,标题赫然是《"晨曦"迷途:志远科技夭折的监控项目,伦理沉疴今何在?》。文章将她描述成"表面倡导伦理实则参与问题项目的伪君子",评论区已经一片骂声。

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杨阳。陈静盯着那个跳动的名字,突然感到一阵窒息。她不能,也不应该把他卷入这场风暴。手指悬在红色拒接键上方,最终重重按了下去。

---

"新芽"基金的灯光亮如白昼。乔安娜将一叠资料重重摔在会议桌上:"这篇报道明显是有预谋的!静当年明明是'晨曦'项目最大的反对者!"

林小雨快速浏览着网上的舆论发酵情况:"情况不妙,已经有人开始人肉静姐的个人信息了。基金会官网也被攻击,评论区全是谩骂。"

"我们需要找到当年静反对该项目的证据。"乔安娜咬着指甲,"但志远的内部系统早就崩溃了,资料都..."

门铃突然响起。林小雨去开门,惊讶地发现张鹏站在门外,脸色凝重。

"我看到新闻了。"他直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U盘,"这里面有当年'晨曦'项目的关键录音片段,能证明陈静跟本没有参与。"

乔安娜警惕地盯着他:"你怎么会有这个?"

张鹏苦笑一下:"一天下午路过周总办公司无意听到的,偷偷录音了一些关键内容。本来是想...自保用的。"他看向乔安娜,"不管你信不信,我一直敬佩陈大小姐。陈大小姐不该为周总那些人背锅。"

乔安娜接过U盘,两人的手指短暂相触,一丝微妙的电流在空气中蔓延。她迅速收回手,将U盘插入电脑。

录音中,周总的声音清晰可辨:“有了这套算法,那些高管,什么首富都会受我们控制了。”

"够了。"乔安娜关上录音,眼中燃起怒火,"这足以证明静是被胁迫的。我们需要立刻召开记者会!"

"还有这个。"张鹏又递过一份纸质文件,"当年我私下保存的项目邮件往来,陈董至少三次书面表达过对项目方向。"

乔安娜接过文件,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曾经让她不屑一顾的男人。他眼下的青黑显示他熬了通宵整理这些证据,衬衫领口也有些发皱,但眼神却比他们重逢时清明许多。

"为什么帮我们?"她直截了当地问。

张鹏直视她的眼睛:"因为这是对的事。而且..."他顿了顿,"我想证明自己不是你以为的那种人。"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某种无形的坚冰悄然融化。

---

陈静蜷缩在公寓的沙发上,窗帘紧闭,将夜色隔绝在外。茶几上的手机不断震动,有乔安娜和林小雨的未接来电,有基金会同事的询问信息,还有...七条来自杨阳的未读消息。

最新一条是一个小时前发的:【静姐,我知道你现在不想被打扰,但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我在整理能帮你的资料,随时等你消息。】

文字简单,却让陈静的眼眶发热。她想起杨阳谈起技术伦理时闪亮的眼睛,想起他固执地一次次靠近她的坚持。也许...也许她可以试着不再独自承担一切?

门铃突然响起。陈静警觉地抬头,透过猫眼看到乔安娜和林小雨站在门外,旁边还有...杨阳?他手里抱着笔记本电脑,脸上是掩不住的疲惫与担忧。

陈静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门。

"静!"乔安娜一把抱住她,"我们有证据了!张鹏提供了当年的录音,能证明你没有参与晨曦项目,能证明陈董的态度!"

林小雨也挤进来:"杨阳熬通宵写了反驳声明,还找到了当年支持你父亲观点的公开报道!"

杨阳站在最后,没有急着进门,只是深深望着她:"可以进去吗?我们一起想办法。"

陈静看着眼前这三张关切的面孔,突然意识到自己筑起的高墙早已被他们悄然瓦解。她侧身让开通道,轻声说:"进来吧。"

当杨阳经过她身边时,她鼓起勇气,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袖:"谢谢你来。"

杨阳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温暖从相触的肌肤传递:"我一直都在。"

窗外,上海的灯火依旧璀璨,而在这个小小的公寓里,某种新的可能正在悄然生长。

上一章 她们没有告别——第三十七章 她们没有告别最新章节 下一章 她们没有告别——第三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