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她们没有告别
本书标签: 现代  那些年我们的梦想 

她们没有告别——第三十九章

她们没有告别

记者会的灯光刺眼得让人眩晕。陈静站在台上,背后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那段关键录音。台下闪光灯此起彼伏,像一场无声的暴风雨。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在冒汗,演讲稿的边缘被捏出了褶皱。

"正如各位所听到的,我在志远科技期间始终坚持技术伦理底线。"她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稳,"今天的我,依然坚持同样的立场。"

台下一位记者举手:"陈女士,既然您当初反对'慧眼'项目,为何最终还是签署了测试报告?"

这个问题像一把刀,精准地刺向最脆弱的部分。陈静的呼吸一滞,余光瞥见坐在第一排的杨阳微微前倾身体,眼神坚定地望向她。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不是无懈可击的完美,而是坦然面对自己的软弱与挣扎。

"因为我当时不够强大。"她直视提问的记者,声音清晰,"我妥协过,为此付出了代价,也从中学会了坚持需要的不只是原则,还有与之匹配的勇气和智慧。"她停顿一下,"正是那段经历,让我创立了现在的基金会——一个为科技从业者提供伦理支持和勇气的平台。"

会场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陈静看到杨阳嘴角扬起骄傲的弧度,乔安娜在台下悄悄竖起大拇指,连一向内敛的林小雨都激动地红了眼眶。

记者会结束后,陈静被各路媒体团团围住。她耐心地回答着问题,感受着肩上沉重的负担正一点点卸下。当最后一个记者离开,她才发现杨阳一直站在会场角落,安静地等待。

"饿了吗?"他走过来,自然而然地接过她手中的资料袋,"我知道附近有家面馆,开到凌晨。"

陈静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十几个小时没吃东西了。她点点头,突然感到一阵晕眩,踉跄了一下。杨阳迅速扶住她的手臂,温暖的触感透过薄薄的衣袖传来。

"小心。"他的声音近在耳畔,带着淡淡的薄荷香气。

夜色已深,初秋的上海褪去了白天的燥热。他们并肩走在梧桐树影下,谁都没有说话,却有种奇妙的默契。陈静偷偷打量着杨阳的侧脸——他眼下有明显的青黑,显然为了准备记者会的技术材料熬了通宵,但嘴角依然挂着那抹标志性的阳光笑容。

面馆很小,只有四五张桌子。杨阳熟门熟路地带她走到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从筷筒里抽出两双筷子,用纸巾仔细擦拭后才递给她。

"你常来?"陈静接过筷子,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像被烫到般迅速缩回。

"嗯,加班晚了就来这里。"杨阳笑着招呼老板,"两碗招牌牛肉面,一碗不要香菜。"

陈静惊讶地抬头:"你怎么知道我不吃香菜?"

"上次基金会聚餐,你特意把面里的香菜都挑出来了。"杨阳说得理所当然,"我还注意到你喜欢在咖啡里加半包糖,办公桌上永远摆着一盆多肉,开会时思考问题会不自觉地转笔..."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发现陈静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杨阳有些慌乱。

"没有。"陈静低下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只是...从来没有人这么注意过我。"

热气腾腾的面端上来了,氤氲的白雾模糊了两人之间的视线。陈静挑起一筷子面,突然开口:"杨阳,为什么是我?"

杨阳放下筷子,认真思考的样子像是在解答一个技术难题:"第一次见到你,是在网吧。你拿着U盘来找我,我们一起看了你父亲留下的最终的反制结果,第二次在志远的实验室,你面对全世界说的那些话很从容..."

"等等,"陈静打断他,"那是2年前的事了!你那时才..."

"25岁,刚硕士毕业。"杨阳坦然地接话,"后来我进了志远实习,在另一个部门,远远见过你几次。知道你是陈董的千金,说实话,开始真没有正眼看过你。再后来...志远倒了,你一路从志远实验室到海底实验室……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直到那天走进志远实验室B7,我以为我以后都不会再见你了。"

陈静震惊地看着他,心跳如擂鼓。3年,这个阳光般耀眼的年轻人,竟然将她放在心里3年多。

"所以你看,静姐,"杨阳突然凑近,近到她能数清他的睫毛,"我对你不是一时冲动,不是新鲜感。我等了这么久,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他的眼睛在灯光下呈现出清澈的琥珀色,盛满了不加掩饰的期待与忐忑。陈静感到自己筑起的高墙正在崩塌,砖石一块块掉落,露出里面柔软而久不见光的部分。

"我比你大八岁零四个月。"她虚弱地做最后的抵抗。

"我知道。"

"我可能...不会像年轻人那样谈恋爱了。"

"没关系,我们可以创造属于我们的方式。"

"我有很多过去..."

"而我想成为你的未来。"

最后一堵墙轰然倒塌。陈静深吸一口气,在面馆昏黄的灯光下,在牛肉面的热气中,她做了一个月前想都不敢想的动作——伸出手,轻轻覆在杨阳的手背上。

"好。"

简单的一个字,却让杨阳的眼睛瞬间亮得惊人。他小心翼翼地翻转手掌,与她十指相扣,像是捧住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物。

---

"新芽"基金的会议室里,乔安娜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屏幕上是一起复杂的家暴案件,受害者拒绝出庭作证,关键证据又因取证程序问题可能被排除。

"需要找个熟悉电子证据取证的专家..."她喃喃自语。

"我可以试试。"张鹏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两杯咖啡,"刚买的,美式不加糖。"

乔安娜接过咖啡,挑眉看他:"你不是搞算法出身吗?还懂这个?"

"在志远最后一年,我负责过合规部门的技术支持,学过电子证据固定流程。"张鹏在她对面坐下,"这个案子,受害者是不是被对方用私密视频威胁?"

乔安娜惊讶地点头:"你怎么知道?"

"见多了。"张鹏苦笑,"这类案子最难的就是证据固定和受害者保护。但我有些想法..."

两人头挨着头研究案卷,张鹏指出几个技术上的突破口,乔安娜则提出法律策略。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暗,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这样应该可行。"乔安娜伸了个懒腰,突然意识到他们靠得太近,近到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须后水味道。她急忙拉开距离,却碰翻了咖啡杯,褐色的液体瞬间浸透了案卷。

"糟了!"她手忙脚乱地抢救文件。

张鹏迅速抽出纸巾帮忙,两人的手在湿漉漉的文件上相触。乔安娜下意识要抽回手,却被张鹏轻轻握住。

"安娜,"他罕见地叫她的昵称,声音低沉,"我知道自己过去做错了很多事。但在'新芽'的这几个月,是我这些年过得最充实的日子。我想...正式申请加入你们的团队,可以吗?"

乔安娜愣住了。她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如今眼角已有细纹的男人,想起他熬夜帮陈静整理证据的样子,想起他耐心辅导受害者的样子,想起他默默记住每个同事喜好的样子...那些尖锐的防备不知何时已悄然软化。

"工资不高。"她最终干巴巴地说。

"我有积蓄。"

"要接受我的领导。"

"求之不得。"

"还有..."乔安娜深吸一口气,"不准再骗我。"

张鹏的眼神柔软下来:"我保证。"

一个简单的拥抱自然而然地发生,不带任何情欲,却比任何激情都更令人安心。窗外,上海的灯火次第亮起,照亮了这个小小的、崭新的开始。

---

基金会与新芽联合举办的"科技与女性权益"论坛当天,阳光格外灿烂。会场人头攒动,陈静站在后台,反复确认着发言稿。杨阳悄悄走到她身后,伸手抚平她西装上不存在的褶皱。

"紧张?"他附在她耳边问。

"有点。"陈静老实承认,"第一次公开以...这种身份出席活动。"

自从他们决定在一起,这还是第一次正式以情侣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虽然基金会和新芽的同事们都给予了祝福,但外界的眼光仍是未知数。

杨阳握住她的手:"记住,我们没什么好羞愧的。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女性,而我足够幸运赢得了你的心。就这么简单。"

他的自信像一剂良药,驱散了陈静最后的不安。她回握他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五分钟后开始,陈主任。"工作人员探头提醒。

陈静整理了一下衣领,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安娜和张鹏呢?"

"在那边。"杨阳指了指角落。

乔安娜正在训斥张鹏领带没打好,手上却温柔地帮他重新系着。张鹏乖乖低头,嘴角挂着掩不住的笑意。

"真没想到..."陈静感叹。

"爱情就是这么奇妙,不是吗?"杨阳眨眨眼。

乔安娜匆匆走来:"都准备好了!静,你今天真漂亮!"

陈静今天罕见地化了淡妆,将常年盘起的长发披散下来,整个人柔和了许多。她拥抱了一下乔安娜:"谢谢你,安娜。没有你,我可能永远不敢跨出这一步。"

音乐响起,论坛正式开始。陈静、乔安娜和林小雨并肩走上舞台,台下掌声雷动。陈静的目光扫过前排的杨阳和张鹏,扫过满场的听众,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圆满。

"科技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而女性权益的保护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她开始演讲,声音清亮而坚定。

台下,杨阳专注地望着台上闪闪发光的爱人,想起这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她的犹豫与勇敢,她的脆弱与坚强,她筑起的高墙和最终为他敞开的门。他悄悄在手机上设置了一个提醒:【3年零三个月纪念日】。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庆祝了。

论坛结束后,5个人在黄浦江边的一家餐厅小聚。夕阳西下,江面上波光粼粼,游轮缓缓驶过。

"敬新生。"乔安娜举起香槟杯。

"敬勇气。"张鹏补充道。

"敬快乐。"林小雨笑眯眯地说。

"敬时间。"陈静看向杨阳,眼中盛满了温柔,"它带来的不只有皱纹,还有成长与可能。"

"敬我们。"杨阳与她碰杯,"跨越了所有时差,终于相遇的我们。"

玻璃杯相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命运齿轮终于咬合的声响。远处,外滩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了这座永不停歇的城市,也照亮了这群终于找到归途的人。

上一章 她们没有告别——第三十八章 她们没有告别最新章节 下一章 她们没有告别——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