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暴雨与药香
天气预报说今夜有雨,但没人预料到会是这样的暴雨。
林晚站在"忘川书屋"的门口,望着天空中翻滚的乌云。下午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黑云压城,空气中弥漫着暴雨来临前特有的沉闷。她回头看了眼书店内部——工人们已经下班,裸露的房梁和半拆的墙体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脆弱。临时搭建的防雨棚在狂风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要下大雨了。"沈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两件雨衣和几个大号防水布,"我刚从建材市场回来,看这天色不妙。"
话音刚落,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书店门前的石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糟了!"林晚脸色突变,"今天刚到的几箱古籍还放在西墙那边,那里防雨最薄弱!"
两人顾不上穿雨衣,抓起防水布就往书店西侧冲去。雨水已经从几处缝隙渗入,在地面上汇成细流。林晚的心跳如鼓——这批古籍是市图书馆暂借给他们做修复展示的珍贵藏品,一旦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帮我抬一下箱子!"林晚喊道,声音几乎被雨声淹没。
沈砚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开始搬动沉重的木箱。他的白衬衫很快被雨水和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结实的背部线条。林晚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又是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书店内部。就在这一瞬间,林晚看到屋顶一处临时防雨棚正在剧烈晃动。
"沈砚!小心上面!"
她的警告来得太迟。随着一声巨响,一大块防雨棚被狂风掀翻,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正好浇在他们刚刚转移的古籍箱子上。
"不!"林晚扑向箱子,徒劳地试图用身体挡住雨水。冰凉的雨水瞬间浸透了她的衣服,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淌。她能感觉到珍贵的古籍正在自己怀中变得潮湿,那种无能为力的绝望感几乎让她窒息。
一双有力的手臂将她连人带箱子一起抱起。沈砚的脸在闪电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坚毅,下颌线绷得紧紧的。"去里间!那里还没漏雨!"他在她耳边吼道,温热的呼吸拂过她冰凉的耳廓。
林晚紧抱着箱子,跟着沈砚跌跌撞撞地向书店最里面的储藏室跑去。那里原是林父的工作间,结构最为坚固。当他们终于冲进干燥的储藏室时,两人都已经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手电筒!"沈砚喘息着说,"停电了。"
林晚摸索着从抽屉里找出应急手电筒和几根蜡烛。微弱的光亮起,照亮了这个狭小的空间。她顾不上自己,立刻打开古籍箱子检查受损情况。
"怎么样?"沈砚凑过来,湿漉漉的发梢滴着水,落在古籍的封面上。
林晚小心翼翼地翻开最上面的一本,纸张已经有些潮湿,但所幸浸泡时间不长,墨迹尚未晕染。"还好,只是表面浸湿,应该能抢救回来。"她松了口气,突然打了个喷嚏。
沈砚皱眉,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那外套也半湿着,却带着他的体温和气息,让林晚心头一颤。
"你冷得发抖。"沈砚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决,"我去找找有没有干毛巾或者衣服。"
他转身在储藏室的柜子里翻找,林晚则继续检查古籍。突然,她在箱子底部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牛皮纸包裹,上面用毛笔写着"万历医方辑要"。
"这是什么?"林晚轻声自语,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裹。里面是一套保存完好的明代医学手抄本,纸张泛黄但字迹清晰。她翻阅了几页,心跳突然加速——这是一套罕见的民间医学典籍,记载了许多独特的药方和治疗手法。
"找到一件旧毛衣,你先——"沈砚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的目光落在林晚手中的古籍上,"这是......"
"我从没见过这套书。"林晚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抖,"它不应该在这批借阅的古籍里。看这包装,像是被人特意藏在这里的。"
沈砚凑近观察,他的肩膀紧贴着林晚的,体温透过湿衣服传来。"等等,翻回前一页。"他突然说,手指轻轻点在一处药方上,"这个'青霜散'的配方......"
林晚顺着他的指引看去,那是一个治疗外伤的药方,主药是一种名为"青霜草"的植物,配合几味常见药材制成。
"怎么了?"她不解地问。
沈砚的眼睛在烛光下闪闪发亮:"我爷爷是中医,小时候我听他提起过这个药方。据说在明代曾是军中秘方,止血消炎效果极佳,但配方后来失传了。"他指着药方末尾的小字,"看这里写着'此方千金不易',说明在当时就极为珍贵。"
林晚的心跳更快了:"你是说,这可能是一个失传的古代秘方?"
"很有可能。"沈砚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如果能验证它的效果,这套古籍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希望的火花。也许,这就是解决资金危机的转机!
正当他们沉浸在发现中时,林晚又打了个喷嚏,这次更加剧烈。她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倾倒。
"林晚!"沈砚眼疾手快地接住她,手掌贴上她的额头,立刻皱起眉,"你在发烧。"
林晚想说自己没事,但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她只感觉全身发冷,视线模糊不清,耳边嗡嗡作响。最后的意识里,她感觉自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抱起,沈砚身上混合着雨水和木质香的气息包围了她,然后世界陷入了黑暗。
......
林晚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书店二楼的小休息室里,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窗外,暴雨仍在继续,雨点敲打着玻璃,像一首催眠曲。
她试图坐起来,却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按回床上。
"别动,你烧还没退。"沈砚的声音从床边传来。他坐在一把旧木椅上,眼下有明显的青黑,显然一夜未眠。桌上摆着退烧药、温水和一碗冒着热气的粥。
"几点了?"林晚的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凌晨四点。"沈砚扶她慢慢坐起,递来温水,"你昏迷了六个小时。"
温水滋润了干涩的喉咙,林晚这才注意到自己换上了干爽的睡衣。"我的衣服......"
"请隔壁王阿姨帮忙换的。"沈砚迅速解释,耳尖却微微泛红,"我...我在门外等着。"
林晚的脸也热了起来,不知是因为发烧还是别的什么。她小口啜饮着温水,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沈砚的胸前——他的衬衫已经换了一件干的,但领口微微敞开,露出挂在脖子上的一条细绳,下面似乎坠着什么。
似乎是察觉到她的目光,沈砚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犹豫片刻,从衣领里掏出了那个吊坠——一个透明的树脂方块,里面封存着一片小小的银杏叶。
林晚的呼吸一滞。那是和她抽屉里一模一样的吊坠,只是银杏叶的形状略有不同。
"一直戴着?"她轻声问。
沈砚点点头,拇指轻轻摩挲着那片银杏:"除了洗澡,从未取下。"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就像我从未停止过想你。"
这句话像一块烧红的炭,直接烙在林晚心上。她垂下眼睛,不敢直视沈砚炽热的目光,生怕自己会在这样的注视下融化。
"粥要凉了。"沈砚转移了话题,端起那碗粥,"我照着网上的教程做的,可能不太......"
林晚接过碗,舀了一勺送入口中。粥煮得恰到好处,米粒软糯,带着淡淡的姜味。"很好吃。"她真心实意地说。
沈砚露出一个疲惫但满足的微笑,那笑容让他眼角的细纹变得格外迷人。林晚突然意识到,这十年来,她错过了多少个这样的笑容。
"那套医书......"她想起昏迷前的发现。
"我已经联系了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教授,他是古籍医药研究专家。"沈砚的眼睛亮了起来,"他非常感兴趣,说明天一早就来看实物。如果确认是失传的秘方,价值可能远超我们想象。"
林晚的心被希望填满,但随即又沉了下去:"但即使如此,鉴定、验证、寻找买家......这些都需要时间。而主梁的修缮......"
"我已经解决了。"沈砚平静地说。
"什么?"林晚惊讶地睁大眼睛,"怎么解决的?"
沈砚避开她探询的目光:"我用个人资产做了担保,银行同意提供短期贷款。"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林晚知道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什么资产?什么条件?"她追问,放下粥碗。
沈砚沉默了片刻,终于叹了口气:"我在盛誉的股权。作为抵押。"
林晚倒吸一口冷气。她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如果还款出现问题,沈砚将失去他在前公司的一切权益和地位。
"你疯了吗?"她声音发抖,"那是你多年打拼的成果!为了'忘川'不值得——"
"值得。"沈砚打断她,目光坚定,"为了'忘川',为了你,什么都值得。"他伸手轻轻抚上她的脸颊,"十年前我没能为你留下,现在,我绝不会再让任何东西把你从我身边带走。即使是破产也在所不惜。"
林晚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抓住沈砚的手,将脸埋进他的掌心,感受着他掌纹的温度。十年来独自支撑的艰辛,父母离世后的孤独,守护书店的挣扎,所有情绪在这一刻决堤。
沈砚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坚定:"会好起来的,我保证。我们不仅会保住'忘川',还会让它比从前更好。"
林晚在他怀里点头,闻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窗外的暴雨仍在继续,但她心中已经不再恐惧。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至少此刻,她不再是独自面对。
......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林晚的烧退了大半,她执意要起床和沈砚一起接待那位医学教授。当她下楼时,发现书店门口停着一辆陌生的黑色轿车,一位优雅的中年女性正站在门前,好奇地打量着半拆的书店。
"您好,请问......"林晚走上前。
那女士转过身,露出一张和善但保养得宜的脸:"您就是林晚小姐吧?我是周明华的夫人。"
林晚惊讶地睁大眼睛——市长夫人?
"我听我丈夫提起你们发现的珍贵医书,"周夫人微笑着说,目光中闪烁着专业的锐利,"恰好我是省中医药大学的客座教授,专攻古代医方研究。不知道能否有幸先睹为快?"
林晚和刚走出来的沈砚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眼神。命运,似乎正在向他们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