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文朱:信息素契合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刘耀文朱志鑫  碗棍CP 

双3

文朱:信息素契合

---

#第3章 丢失的时间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好像...丢了一段时间?"

刘耀文的声音很轻,像一片羽毛落在水面上。他坐在诊疗椅上,手指不安地摩挲着膝盖上那本黑色笔记本的边缘。窗外透进来的阳光将他苍白的皮肤照得几乎透明,能看见淡蓝色血管在太阳穴处微微跳动。

朱志鑫的笔尖在记录本上停顿了一秒。"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就像...看完一场电影,但错过了中间最重要的部分。"刘耀文抬起头,眼神飘忽不定,不敢与朱志鑫对视,"前天晚上我在家画画,记得自己刚铺开颜料,然后...然后就发现已经凌晨三点了,画布上是一幅完全陌生的画。"他的手指绞在一起,指节泛白,"而且我的衣服上有血迹,可我身上没有任何伤口。"

朱志鑫观察着刘耀文每个细微的表情变化。三年来,主人格对副人格的存在依然毫无察觉,这种彻底的记忆阻断在解离性身份障碍案例中并不常见。更不寻常的是,副人格"文"似乎能够精确控制记忆阻断的范围和时间。

"我建议你继续记日记,尽可能详细。"朱志鑫从抽屉里取出一台录音笔,"也可以尝试录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逻辑。"

刘耀文接过录音笔,像捧着一件易碎品。"朱医生,你觉得...我是不是疯了?"这个问题他几乎每年都会问一次,声音里带着同样的颤抖。

"人格分裂不是'疯了',而是一种应对极端创伤的生存机制。"朱志鑫的回答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标准答案,但这次他补充了一句,"就像身体受伤会结痂一样,心灵也会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

刘耀文似乎想说什么,嘴唇微微张开又合上。最终他只是点了点头,将录音笔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最里层的口袋。

诊疗结束时,朱志鑫照例将刘耀文送到门口。年轻人低着头快步离开,瘦削的背影几乎要融化在走廊的阴影里。朱志鑫望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那张被文拿走的老照片——六岁的刘耀文站在研究所走廊的阴影中,眼神空洞得像两个黑洞。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屏幕上显示"市立医院急诊科"。

"朱医生,您父亲刚才被送来急诊,心脏病发作,情况不太好..."

电话那头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朱志鑫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手机。

"我马上到。"

市立医院的走廊永远充斥着消毒水的气味和匆忙的脚步声。朱志鑫快步走向急诊室,白大褂下摆随着步伐翻飞。他的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脑海中不断闪现父亲昨天还好端端在书房看书的模样——腰板笔直,银灰色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完全看不出已经六十五岁。

"王主任,我父亲怎么样?"朱志鑫在急诊室门口拦住了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

王明德——父亲的老同事兼心内科主任——摘下口罩,面色凝重。"暂时稳定了,但冠状动脉堵塞严重,需要做搭桥手术。"他压低声音,"老朱最近是不是又熬夜工作了?这种年纪还这么拼命..."

朱志鑫摇摇头:"他最近在研究一些老病例,常常在书房待到凌晨。"他没有提及那些被父亲锁在抽屉里的档案,以及半夜听到的激烈争吵电话。

王明德叹了口气,领着朱志鑫走向重症监护室。"志鑫啊,劝劝你父亲,那件事过去十五年了,该放下了。"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当年那起医疗事故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医疗事故?朱志鑫心头一紧。父亲从未提起过什么医疗事故。他还想追问,但监护室的门开了,护士示意他们可以进去探望。

病床上的朱教授看起来突然老了十岁,各种管子和电线连接着监护仪器,发出规律的"滴滴"声。看到儿子进来,他虚弱地动了动手指。

"爸,别说话,好好休息。"朱志鑫握住父亲的手,惊讶于那曾经稳健有力的手指现在如此枯瘦冰凉。

朱教授的嘴唇颤抖着,似乎极力想说什么。王明德识趣地退出病房,轻轻带上门。

"资...料..."老人艰难地吐出两个字,眼睛死死盯着儿子。

"什么资料?您书房的那些吗?"

朱教授微微点头,眼神急切。

"放心,我会保管好。"朱志鑫安抚地捏了捏父亲的手,"现在您需要休息。"

老人摇摇头,更加用力地抓住儿子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不...能...让...他们..."他的呼吸急促起来,监护仪上的心率线开始剧烈波动。

"爸!冷静点,我明白您的意思!"朱志鑫连忙按下呼叫铃,"没人会拿走那些资料,我保证。"

医护人员冲进来,朱志鑫被请出了病房。透过玻璃窗,他看着父亲被注射镇静剂,逐渐平静下来,但那双眼镜后的眼睛依然大睁着,充满无声的警告。

走廊拐角处,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高挑男子正与王明德交谈。那人背对着朱志鑫,但某种熟悉的轮廓让他的心跳漏了一拍。就在朱志鑫想走近些时,男子突然转身离开,消失在电梯门后,只留下一缕若有若无的雪松气息。

"那是谁?"朱志鑫问走过来的王明德。

"嗯?哦,一个医药代表,来咨询新药试用的事。"王明德回答得太快,眼神飘向别处,"你父亲睡了,你也回去休息吧,明天手术前再来。"

夜色如墨,朱志鑫站在父亲书房中央,被四面墙上的书架包围着。这座知识的堡垒曾经是他童年最敬畏的地方,如今却充满了未解的谜团。他打开父亲上锁的抽屉——钥匙藏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后面,这个藏身处二十年没变过。

一叠泛黄的档案映入眼帘,最上面的文件夹上印着红色"K计划:绝密"字样。朱志鑫的手指微微发抖,仿佛在触碰某种禁忌。翻开第一页,是一份名单,七个编号后面跟着七个名字,其中K-07赫然写着"刘耀文"。

"这不可能..."朱志鑫喃喃自语,胸口发紧。刘耀文三年前才成为他的病人,而这份档案日期显示是十五年前。

他继续翻阅,各种脑部扫描图、心理评估表、用药记录...然后是几张照片:一排6-8岁的儿童站在白色走廊里,面无表情,每人胸前别着编号牌。K-07号的刘耀文站在最边上,比其他孩子更瘦小,眼睛大得不成比例,空洞地望着镜头。

最后一页是一份实验方案,标题让朱志鑫的血液几乎凝固:《通过创伤性记忆植入诱发多重人格的可行性研究》。文件详细描述了一种"通过电击和药物配合特定心理暗示,在健康受试儿童中人为创造多重人格"的方法,末尾的批准签名处是他父亲工整的笔迹:朱弘毅。

朱志鑫的胃部翻涌,一股酸涩涌上喉咙。他父亲——德高望重的心理学泰斗——竟然参与过这种违背伦理的人体实验?

一张照片从文件中滑落。朱志鑫弯腰捡起,发现是父亲与几位同事在研究所门口的合影。照片背面用褪色的墨水写着日期和几个名字:朱弘毅、张立诚、王明德...还有一行小字:"K计划第一阶段完成,7名受试者表现稳定"。

张立诚——现在已经是心理学系的主任,父亲多年的学术对手。王明德——刚才还提到"医疗事故"的心内科医生。这些人全都与那个所谓的K计划有关?

朱志鑫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排儿童照片上。刘耀文空洞的眼神仿佛穿透时空直视着他,让他想起诊疗室里那个瑟缩的年轻人——他以为的病人,实际上可能是父亲实验的受害者?

书桌上的台灯突然闪烁了一下,朱志鑫猛地抬头,仿佛感觉到有人在黑暗中注视着他。窗外,一轮惨白的月亮挂在树梢,将树枝的阴影投射在档案上,像无数伸展的鬼手。

他深吸一口气,将档案小心地放回抽屉锁好。明天他会再来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现在他需要理清思绪。走到门口时,他的脚踢到了书桌下的一个小保险箱——从没见父亲打开过。

朱志鑫蹲下身,尝试了几个可能的密码都不对。最后,他输入了母亲去世的日期——1998年6月12日。锁开了。

保险箱里只有一个小玻璃瓶,装着几毫升淡蓝色液体,标签上写着"K-07稳定剂-紧急使用"。旁边是一把老式黄铜钥匙,上面贴着褪色的标签:"城南研究所-地下室"。

朱志鑫将这两样东西放进口袋,关掉台灯。黑暗中,他仿佛听到一个小男孩的哭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或许只是夜风吹过窗棂的呜咽。

那晚,朱志鑫梦见自己站在一条长长的白色走廊里,两侧是无数的门。每扇门后都传来孩子的哭声和尖叫。走廊尽头,一个瘦小的身影背对着他,胸前别着K-07的牌子。当他走近,孩子转过身——却是成年刘耀文的脸,左眼流着血,右眼瞳孔呈现出诡异的琥珀色。

"你终于来了,医生。"梦中的刘耀文笑着说,声音却是副人格"文"的腔调,"准备好面对真相了吗?"

朱志鑫惊醒了,冷汗浸透了睡衣。窗外,第一缕晨光正艰难地穿透云层。

---

上一章 双2 文朱:信息素契合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