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流星与方程式
校庆倒计时二十天,校园里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刘耀文站在礼堂中央,手持清单,一项项核对舞台搭建进度。
"灯光支架检查完毕,音响设备下午三点到货,幕布需要重新测量..."他的笔在纸上快速移动,声音清晰有力。周围的学生会成员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他的指令高效运作。
礼堂大门被猛地推开,朱志鑫带着十几个艺术班的学生涌了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抱着各种道具和装饰材料。
"时光机零件到位!"朱志鑫高声宣布,额头上挂着汗珠,T恤背后湿了一片。他指挥同学们将材料堆放在指定区域,动作夸张得像在指挥交响乐团。
刘耀文皱了皱眉:"比预定时间晚了四十分钟。"
朱志鑫小跑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牛奶——巧克力味的——插上吸管喝了一大口:"抱歉抱歉,最后上色花了点时间。"他凑近刘耀文的清单,"哇,你都列到小数点后两位了?这是什么?时间表还是火箭发射倒计时?"
刘耀文下意识地把清单拿远一点,却闻到了朱志鑫身上传来的淡淡松节油味道,混合着巧克力牛奶的甜香。这种气味组合莫名地不让人讨厌。
"精确是效率的基础。"他推了推眼镜,"你们的装饰方案修改稿呢?"
朱志鑫从背包里掏出一卷图纸,得意地展开:"铛铛!3D效果图!我们连夜赶出来的。"
刘耀文接过图纸,不得不承认这份效果图令人惊艳。朱志鑫他们将原本单调的舞台设计成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港口,中央是那个铜制天文仪器改造的"时光机",周围环绕着代表不同时代的拱门和道具。每个细节都标注了材质和颜色,甚至考虑了灯光效果。
"这...很好。"刘耀文罕见地给出了直接表扬,"但施工难度很高,需要更多人手。"
"没问题!"朱志鑫打了个响指,"艺术班全员待命,加上我们招募的三十个志愿者。"他冲刘耀文眨眨眼,"创意总监的魅力,嗯?"
刘耀文轻哼一声,却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效果图。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他永远无法企及的,但正是这种差异让他们的合作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接下来的几天,校园里弥漫着一种罕见的活力。刘耀文负责的后勤和流程像精密的齿轮般运转,而朱志鑫带领的艺术团队则为这些齿轮涂上了炫目的色彩。就连最严肃的老师也忍不住驻足观看那些逐渐成形的装饰。
周四下午,刘耀文正在学生会办公室整理物资清单,王雪敲门进来。作为学生会宣传部长,她一向工作认真,但最近总是找各种理由接近刘耀文。
"耀文,这是校庆宣传海报的最终稿。"王雪将一叠彩印纸放在他桌上,手指刻意划过他的手背,"你看...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吗?"
刘耀文不动声色地移开手:"版面很清晰,但时间地点应该用更大号的字体。"
"好的。"王雪没有离开的意思,"你最近...和那个艺术班的朱志鑫走得很近啊。"
刘耀文头也不抬:"工作需要。"
"大家都说你们成了好朋友呢。"王雪的声音带着一丝试探,"真没想到你会和那种...自由散漫的人合得来。"
刘耀文终于抬起头:"朱志鑫的专业能力很出色。如果没有别的事,我还要去检查灯光设备。"
王雪咬了咬下唇,悻悻离开。刘耀文看了看表——四点十五,他和朱志鑫约好四点三十在美术室讨论节目单。他收拾好文件,刚走出办公室,就看到朱志鑫靠在走廊对面的墙上,似乎在等他。
"提前了十五分钟?"刘耀文挑眉,"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朱志鑫神秘地笑了笑:"改计划了。今天有更重要的事。"他抓住刘耀文的手腕,"跟我来。"
"等等,节目单还没——"
"忘掉节目单!"朱志鑫已经开始拉着他往楼梯间跑,"今晚有英仙座流星雨,最佳观测点在实验楼天台。我已经拿到了钥匙!"
刘耀文试图挣脱:"我还有三个会议记录要整理——"
"刘耀文,"朱志鑫突然停下,转身直视他的眼睛,"你上次单纯地看星星是什么时候?"
这个问题让刘耀文愣住了。他确实...记不清了。
五分钟后,他发现自己被朱志鑫拉着爬上了实验楼的消防楼梯。朱志鑫的手温暖而干燥,牢牢抓着他的手腕,像是怕他逃跑似的。
"这里是禁止学生进入的。"刘耀文条件反射地指出。
朱志鑫晃了晃钥匙:"李老师特批的。天文社临时观测活动。"他狡黠地眨眨眼,"虽然天文社目前只有我一个成员。"
天台门打开的一瞬间,傍晚的风迎面扑来。实验楼是校园里最高的建筑,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学校,甚至远处的城市轮廓。夕阳西沉,将云层染成金红色。
朱志鑫从背包里掏出两张折叠椅、一袋面包和两罐可乐:"欢迎来到朱志鑫私人天文台。"
"你早就计划好了。"刘耀文接过可乐,罐体冰凉的水珠沾湿了他的手指。
"当然。"朱志鑫得意地咬开面包包装,"从我看到流星雨预报的那天起。"他递给刘耀文一个面包,"吃点东西,演出八点开始。"
天色渐暗,城市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刘耀文发现自己居然放松了下来,靠在椅背上,看着天幕从深蓝变成墨黑。这与他平时严谨有序的生活如此不同,却莫名地...舒适。
"你知道吗,"朱志鑫突然说,"我小时候第一次看到流星雨,以为那是天上的路灯坏了,星星在往下掉。"
刘耀文轻笑出声:"然后呢?"
"我哭了一晚上,怕所有星星都掉光,天空会一片漆黑。"朱志鑫仰头喝了一口可乐,"后来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天文图册,我才明白那有多美。"
刘耀文侧头看他。月光下,朱志鑫的侧脸线条柔和,睫毛在脸上投下小小的阴影。他突然想起自己从未问过朱志鑫的家庭:"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妈妈是美术老师,爸爸是建筑师。"朱志鑫笑了笑,"所以我一半艺术一半结构,完美分裂人格。"
这解释了朱志鑫能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落地的能力。刘耀文正想再问什么,朱志鑫突然抓住他的手臂:"开始了!"
第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像一道银色的裂缝。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很快,整个天空仿佛下起了星雨。刘耀文屏住呼吸,一种奇异的震撼感从胸腔升起。
"许个愿吧。"朱志鑫轻声说,已经闭上了眼睛。
刘耀文从不在这种非理性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但此刻,他鬼使神差地也闭上了眼。他许了什么愿?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也许只是希望这一刻能再长一点。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发现朱志鑫正看着他,目光柔和而专注。
"你许了什么愿?"朱志鑫问。
"说出来就不灵了。"刘耀文下意识地回答,然后惊讶于自己的反应——这完全不像他会说的话。
朱志鑫大笑起来,声音在夜空中格外清澈:"刘耀文,你居然也有迷信的时候!"
星光下,两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比平时更近。刘耀文能清晰地看到朱志鑫瞳孔中反射的星光,像是有整个银河系在里面旋转。他突然感到一阵轻微的心悸,赶紧转开视线。
"快十点了,我们该回去了。"他站起身,声音比平时僵硬。
朱志鑫看了看表,夸张地叹气:"刘大学霸的生物钟真是精准。"但他还是开始收拾东西,"不过谢谢你...陪我做这么'不效率'的事。"
刘耀文没有回答,但在下楼梯时,他轻声说:"...谢谢你的流星雨。"
朱志鑫的脚步顿了一下,嘴角悄悄上扬。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的合作更加默契。刘耀文发现朱志鑫虽然表面散漫,但对真正在意的事情异常专注;朱志鑫则惊讶于刘耀文在严格外表下隐藏的幽默感和包容心。
一个周六下午,朱志鑫在图书馆找到正在复习的刘耀文,将一堆数学练习册拍在桌上:"救命!下周一期中考试,我会死得很惨!"
刘耀文看了看那些几乎空白的练习册:"你平时不做作业?"
"做了也看不懂。"朱志鑫可怜巴巴地眨眼,"刘老师,行行好?"
刘耀文叹了口气,合上自己的书本:"从哪一章开始?"
两小时后,刘耀文发现朱志鑫其实很聪明——只是注意力太容易分散,而且粗心大意。
"这个公式又代错了。"刘耀文用铅笔点着一道三角函数题,"看这里,你应该先确定象限。"
朱志鑫咬着笔帽,额头上的碎发垂下来,在纸上投下细小的阴影:"数学就像外星语...为什么X和Y要换来换去?"
"因为它们代表变量,不是固定值。"刘耀文耐心解释,"就像...你画画时用的不同颜色,根据场景需要变化。"
朱志鑫眼睛一亮:"这个比喻我能懂!"他重新审视题目,突然兴奋地拍桌,"我明白了!这题其实是要我们找角度关系的'配色方案'!"
刘耀文惊讶地看着他迅速写出正确的解题步骤。朱志鑫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但一旦找到适合他的理解方式,他学得比谁都快。
作为回报,朱志鑫带刘耀文去校园后山写生。"放松点,"他将素描本和炭笔塞给刘耀文,"不是每根线条都必须完美。"
刘耀文僵硬地握着笔,线条又重又直,像是画工程图。朱志鑫笑着握住他的手:"感受风景,而不是分析它。让手跟着眼睛走..."
渐渐地,刘耀文的线条变得流畅起来。虽然远不如朱志鑫的生动,但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精确中带着一丝难得的随性。
"进步神速啊,刘同学。"朱志鑫翻看他的素描本,"说不定哪天你能给我画肖像呢。"
刘耀文耳根发热:"...别做梦了。"
校园艺术节那天,整个学校变成了创意的海洋。朱志鑫的作品《星轨》获得高中组一等奖——一幅将天文照片与抽象笔触结合的作品,既精确又充满情感。
颁奖台上,朱志鑫接过奖杯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说:"感谢我的...朋友刘耀文。他的理性建议让这幅作品找到了平衡。"
台下,刘耀文站在人群中,胸口涌起一种陌生的温暖感。他从未被公开感谢过,尤其是为了如此...不实用的事情。
王雪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旁:"真意外,他居然会感谢你。"
刘耀文没有移开目光:"他的作品确实出色。"
"你们最近走得很近啊。"王雪的声音带着一丝尖锐,"大家都在传..."
刘耀文终于看向她:"传什么?"
王雪咬了咬嘴唇:"没什么。"她转身离开,但眼中闪过一丝刘耀文没有察觉的阴霾。
艺术节结束后,刘耀文在收拾展板时发现朱志鑫的速写本落在角落里。他本想合上放好,却无意中看到一页页翻过的草稿中反复出现同一个侧脸——戴着眼镜,线条严谨,分明是...他自己。
刘耀文的心跳突然加速。他迅速合上本子,却看到封底内侧写着一行小字:"星辰喜欢有规律的轨道,但偶尔也会偏离,只为与另一颗星交汇。"
远处传来朱志鑫的呼唤声,刘耀文将速写本放回原处,却感到有什么东西在自己心中悄悄改变了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