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浩渺,夜色知多少。
古往今来皆一笑,谁解其中玄妙?
闲看云卷云舒,静听风疾风徐。
若悟阴阳轮转,自然心定神虚。
作者:永闯
译文
星河广阔辽远,夜色深沉,不知藏着多少奥秘。
古往今来的万千事,都付之一笑,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玄妙?
闲时看云彩舒展又卷拢,静时听风声急促又舒缓。
若是领悟了阴阳交替循环的道理,自然会内心安定、精神清虚。
赏析
这首《清平乐·论道》以夜观星河起兴,借自然景象畅谈对宇宙与人生的感悟,在旷达的笔触中透着对“道”的通透理解,意境高远而意韵冲淡。
- 上阕:由景入思,叩问天地玄妙
“星河浩渺,夜色知多少”开篇便勾勒出苍茫的夜空:星河广阔无边,夜色深沉难测,“知多少”三字既写夜色的深邃,也暗喻宇宙的无穷奥秘,引人遐思。
“古往今来皆一笑,谁解其中玄妙?”由星河的浩渺转向对历史与真理的思考:漫长岁月里的兴衰更替、是非对错,在宇宙尺度下不过是“一笑”可付的过眼云烟;可这天地间的规律、人生的真谛,又有谁能真正洞悉?“谁解”的反问,既透着对世人执着于表象的轻叹,也暗含对“玄妙”的探寻,为下阕的“悟”埋下伏笔。
- 下阕:以静观道,悟透自然真机
“闲看云卷云舒,静听风疾风徐”续写观物的从容:以“闲”“静”的心态看待云彩的聚散、风声的缓急,不焦躁、不强求,顺应自然的本然。这两句看似写日常观物,实则是“论道”的具象化——所谓“道”,不在高深的理论,而在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体察。
“若悟阴阳轮转,自然心定神虚”是全词的点睛之笔,点出“论道”的核心:阴阳交替、循环往复(如日夜、寒暑、兴衰)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若能领悟这一点,便不会为外物的变化所扰,内心自然安定,精神自然清虚。“心定神虚”既是悟道后的境界,也是对“论道”意义的诠释——并非追求穷尽真理,而是在顺应规律中获得内心的平和。
全词以“论道”为线索,从上阕的“问”到下阕的“悟”,层层递进。星河、云风等自然意象与“阴阳轮转”的哲理相互映照,既写出了宇宙的浩渺,也道尽了“顺应自然、内心安定”的生活智慧。语言冲淡平和,却在寻常景象中藏着深刻的哲思,读来如与智者对坐,于静穆中悟透天地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