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隐锋录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  权谋 

情报为刃

隐锋录

暮春的细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瑞安王府的青瓦,苏明渊半倚在书房的雕花窗边,苍白的手指捏着刚晾干的密信。信纸上看似普通的《春景诗》,实则暗藏着宁王私铸兵器的地点坐标。自从被萧砚从醉仙阁救出,这样的情报传递已成为他生活的常态。此刻,窗外的雨幕中,暗桩们正如同蛰伏的蜘蛛,将丝线般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他手中。

"王爷,城西铁匠铺的伙计已安置妥当。"苏明渊将密信放在萧砚案头,看着对方用朱砂在舆图上标记,"每日卯时三刻,会有三辆马车运送生铁,车辙印里混着特殊的青灰色石粉。"萧砚抬头时,目光扫过少年眼下的青黑,终究只是将披风轻轻搭在他肩头。自建立情报网以来,苏明渊几乎不眠不休,他要把在醉仙阁错过的时间都补回来。

首当其冲的,是渗透宁王最看重的漕运系统。苏明渊乔装成运粮小厮,在码头一干就是半月。他记住了每个漕帮头领的作息规律,摸清了夜间巡逻的路线,甚至发现了运粮船底夹层的暗格。当第一份标注着"私盐藏匿点"的密报送到萧砚手中时,青州城最大的盐仓在当夜被一场大火夷为平地。火光冲天的夜里,苏明渊站在远处的山坡上,看着自己织就的情报网初现锋芒。

然而真正的转机,来自皇宫深处。苏明渊注意到每月十五,总会有个小太监出现在城西的糕点铺。他亲自扮作糕点师傅,用三个月时间与对方熟络。当得知这个叫小顺的太监是淑妃身边的红人时,苏明渊将一枚刻着莲花纹的玉佩塞进了对方手中。从此,后宫的风吹草动、皇帝的病情变化,乃至宁王呈给皇帝的密折内容,都通过特殊的糕点包装纸,辗转送到瑞安王府。

情报网的触角越伸越长。茶楼说书人敲醒的惊堂木里藏着暗语,赌坊荷官洗牌的手法是加密信息,就连官府的衙役,也有半数成了苏明渊的眼线。最惊险的一次,他亲自潜入宁王府的书房,将微型竹筒藏在砚台夹层。当他屏息躲在书柜后的阴影里,听着宁王与谋士的对话时,甚至能清晰感受到对方衣袍带起的风。

这些情报化作锋利的刀刃,一次次斩断宁王的阴谋。当宁王计划在萧砚巡视边境时发动突袭,苏明渊提前三天截获密报,让萧砚将计就计设下埋伏;当宁王试图用假诏书调走萧砚的精锐部队,苏明渊通过小顺拿到皇帝的真迹,当场拆穿了伪造的文书。每一次胜利,都让萧砚的势力版图不断扩张,而苏明渊案头的情报卷宗,也堆得越来越高。

寒冬腊月,瑞王府的议事厅内暖意融融。萧砚展开最新的情报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红点标记着宁王的薄弱环节。"苏卿家,"他第一次用如此郑重的称呼,"如今你这情报网,怕是比宁王的眼线还要细密三分。"苏明渊咳嗽着掩住嘴角的血迹,连日操劳让他的病情愈发严重,但眼中的光芒却愈发炽热:"王爷,醉仙阁的账本里,还藏着几位朝廷命官的把柄。"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苏明渊望着纷飞的雪花,想起白鹿书院的初雪。那时的他,不过是个一心向学的书生。而如今,他手中握着的不再是笔墨,而是能决定生死的情报利刃。当萧砚将象征情报统领的令牌放在他掌心时,苏明渊知道,自己织就的这张情报大网,终将成为刺破黑暗的那道光。

上一章 生死博弈 隐锋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旧恨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