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的余韵并未因首演结束而消散。业界专业媒体的评价陆续出炉,对温心语饰演“筱燕秋”的表演多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她极具感染力且富有层次的情感表达和对青衣身段的初步驾驭,为她贴上了“极具潜力”的新人标签。温心语微博上转发的几条严肃剧评,配文只有简单的“感恩遇见《青衣》”[心][戏剧脸谱]。
马嘉祺点开那几条微博,仔细读了下面的评论。专业戏剧媒体的评论账号自然占据前排,但也不乏新的面孔:
“温姐演得太好了!程编的本子真是量身打造,把筱燕秋的魂都写活了!”
“同意楼上,程墨师兄改编功底绝了,听说他为了这个本子在图书馆泡了半年?真·沉浸式创作。”
“两人专业上简直是灵魂拍档!程编懂演员,温师姐能完美演绎程编文字里的灵魂。”
“偷偷说一句,从排练厅路透图就开始关注了,程编看温师姐演戏时那专注欣赏的眼神[捂脸](非CP粉,纯艺术欣赏!)”
这些评论如同一根根细小柔软的刺,并非带着恶意,却扎在马嘉祺心上某个极其敏感的地方。他注意到温心语给其中一条提到“程墨师兄改编功底绝了”的评论点了个赞。一股压抑的烦躁瞬间涌起,他几乎想立刻退出微博。但手指顿了顿,最终还是在她那条“感恩遇见《青衣》”的动态下,也点了个赞。手指悬在转发键上犹豫了几秒,最终只是熄灭了屏幕,将手机丢在了一边。
他知道自己那顿“讨教演技心得”的饭约信息,还孤零零地挂在温心语的聊天框里,没有等到下文。她也忙碌着谢幕和后续的采访,仿佛那条略带玩笑的信息被抛到了脑后。他想再发点什么,提醒她一句,或者干脆再明确约个时间地点?但想到执行经纪刘姐那双锐利的眼睛和“避免过度私人联系以防截图外泄”的叮嘱,他最终只是烦躁地将自己埋进了沙发,音乐开到最大,隔绝了外界的所有信号——包括那份难以言喻的滞涩感。
几天后,一家保密性极好的咖啡馆包间。
温心语坐在楠姐(经纪人)对面,对面还有一位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知名制片人周莉。
“心语,《青衣》的反响非常好,超出了预期。”周莉开门见山,语气带着职业性的赞赏,“所以今天周姐开门见山,想邀请你试试我们公司正在筹备的一部都市情感剧《初晨》。剧本很好,关注现代年轻人在大城市中关于梦想、爱情、亲情交错碰撞的故事。女主角陈曦的性格层次很丰富,有韧劲也有脆弱,成长线清晰,需要你身上这股既有沉淀又不乏锐气的劲儿。”
温心语眼睛亮了一下。《初晨》的原著小说她看过,非常喜欢那种真实的烟火气和人物挣扎。“周姐,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本子!”她坦诚道,“陈曦这个角色非常有共鸣。”
楠姐适时介入:“莉姐,心语现在热度正处在一个微妙的位置。《万次日落》带来了关注,但本质是歌手路线,《青衣》成功给她在表演领域加了很重要的砝码。《初晨》是她迈向荧幕女主的绝佳机会,我相信她能驾驭好。”
“我知道,”周莉微笑点头,“这也是我们觉得她合适的原因。不过,”她话锋微转,带着一丝审视,“这是部群像戏,对演员之间,尤其是核心男女主角之间的默契和化学反应要求很高。”她将一份资料推到温心语面前,“男主角方面,我们还在接触几位演员,其中一位你应该挺熟悉的——马嘉祺团队对这个项目也表示出兴趣。”
温心语的心跳漏了一拍。马嘉祺?她拿起资料,果然在接洽中的男主角备选名单里看到了他的名字。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画面——《小半》舞台上的初次碰撞、《万次日落》MV里的克制火花、粉丝互动区隔着空气的微妙张力、剧院里他如影子般悄然出现又消失的身影……那份刻意忽略的情绪瞬间变得鲜明。
楠姐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温心语细微的表情变化,然后转向周莉笑道:“嘉祺当然也是顶级人选,年轻代男演员里的演技和人气担当。如果他最终能接,以他和心语现有的‘默契搭档’基础,对于提升开播热度和观众的代入感来说,简直是天作之合。”楠姐的话术极其精准,把马嘉祺的优势摆在了“提升项目热度”和“增强观众代入感”的商业层面,完美契合投资方的诉求。
周莉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是啊,‘温马’组合的号召力,数据表现很亮眼。如果真能促成,会是项目很大的一个看点。不过最终选择还得看导演和资方的综合评估。”她把目光重新投向温心语,带着期待,“心语,你的意思呢?先别考虑搭档,单纯看这个角色和陈曦本身?”
温心语迅速收拾好翻涌的心绪,语气肯定而专业:“我非常喜欢陈曦这个角色,也非常希望得到这个机会。只要剧组需要,我会全力以赴准备好每一场戏,演出角色的内核,不管搭档是谁。”她的回答滴水不漏,将对角色的渴望放在了绝对的第一位。
周莉满意地点头:“好!下周我们组织剧本围读会,所有意向演员和导演一起先过一遍重点片段,感受一下。你可以提前准备一下陈曦在职业瓶颈期和原生家庭冲突那两场重场戏。到时候我们再具体看人选之间的火花。”
温心语的车刚驶离咖啡厅不久,手机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程墨】。
“心语,没打扰你吧?”
“没有,师兄,我刚结束一个会。”
“是这样,”程墨的声音带着一贯的平和,“《青衣》这边的反响很好,学校剧社和市剧协想联合弄个小范围的主创纪录片,记录一下创作过程和学生剧目制作的不易,也算给新人演员一个展示平台。我想做个采访专场,重点聊聊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创作碰撞。你这周末方便吗?找个安静的地方聊聊?”
温心语几乎没犹豫:“方便的,师兄!我对筱燕秋确实有很多感受想分享。时间地点你定就好。”她很愿意为这个承载了深刻意义的毕业作品留下记录,尤其是和专业上引领她的师兄交流碰撞。
“好。那晚点我发你具体安排。”程墨挂了电话。
车内安静下来。温心语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车水马龙。《初晨》的机会、《青衣》的纪录片、“温马”组合再度合作的可能性、程墨的邀约……各种信息如同被搅动的水流,在她脑海中不断翻腾。事业线陡然铺开新的辉煌前景,而情感线,却仿佛被投入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迷宫。每一个选择都可能触发不同的走向,每一个靠近都伴随着无形的审视。而她暂时无法分辨,哪一束光更该紧握。
她下意识地点开和马嘉祺的聊天框,那条孤零零的“改天请吃饭”还停在那里。光标在输入框闪烁,打了几个字:
【《青衣》之后要拍个小纪录片,程墨师兄做采访…】
删掉。
【刚和周莉姐开了会,《初晨》本子真好…】
又删掉。
最终,她只发过去一条看似日常的工作动态:【接了新剧的剧本围读,得开始啃剧本了。】
发完,轻轻叹了口气,将手机屏幕按灭。光线透过车窗,在她脸上投下明明暗暗、不断变化的模糊光影。
光影交错中,机遇与迷茫并行不悖。事业的新篇章已然翻开,而在个人情感的棋局上,下一步该如何落子,似乎还在一片混沌的迷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