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冷宫弃妃?王爷读心后独宠我一人
本书标签: 穿越  微虐  爽文打脸     

第214章 小公子一尿,尿出个新衙门!

冷宫弃妃?王爷读心后独宠我一人

秋月端着一盆换下的襁褓进来时,我正坐在窗边,为我的孩儿缝制一双虎头鞋。

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他安睡的小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一切静谧而美好。

可秋月的神色却有些不对,欲言又止,脚步都透着几分迟疑。

“王妃,”她终于还是开了口,声音压得极低,“您来看,这块尿布……有些古怪。”

我放下针线,接过她递来的一块洗净的尿布。

入手便觉不对,寻常棉布的柔软中,夹着一片极薄却略带硬挺的触感。

我用指尖细细捻过,那异物藏在内衬里,缝合得天衣无缝。

若非秋月心细,只怕洗过烘干,便又包回我儿身上了。

“拆开看看。”我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剪刀划开细密的针脚,一片泛着暗哑光泽的铜箔露了出来。

它被裁剪成掌心大小,薄如蝉翼,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些许深色的印记。

我认得这东西,这是百姓们自发捐出,用来修补悯心钟的“补钟铜箔”。

悯心钟乃我朝圣物,据说能聆听天意民心。

可谁会把如此珍贵之物,裁开缝进我儿的尿布里?

“去请药婆婆来。”我当机立断。

药婆婆是府里的老人,精通岐黄之术,更对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知之甚详。

药婆婆佝偻着身子,戴着一副老花镜,对着那铜箔端详了半天。

她取出一个小瓷瓶,用棉签蘸了些许澄清的药水,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铜箔背面。

奇迹发生了,原本模糊的印记仿佛被唤醒一般,逐渐清晰,最终凝成一行细小的字迹。

那字写得歪歪扭扭,充满了仓皇与绝望:“县令逼税致民投井,冤!”

我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这短短九个字,背后是多少条人命,多少个破碎的家庭。

我看向摇篮里熟睡的儿子,他无知无觉,粉嫩的嘴唇微微嘟着。

我忽然明白了,这块铜箔不是意外,而是一封绝笔信,一封用最卑微、最迂回的方式,递向天家的血书。

他们不敢鸣冤鼓,不敢写万民书,因为那些声音都会在中途被截断、被湮没。

但他们愿意将这最后的希望,写在注定要被洗涤甚至烧毁的尿布上。

这是何等的走投无路,又是何等的孤注一掷。

他们信的不是我,甚至不是王府,而是那个传说中因我儿降生而重焕生机的悯心钟。

“他们不敢说,但愿意写在要被烧掉的东西上。”我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这是最后的信任。”

接下来的数日,我们从换下的尿布中陆陆续续又发现了七八块这样的铜箔。

上面的字迹各不相同,记录的却都是一般无二的人间惨剧,桩桩件件,皆是地方官吏瞒上欺下,无法上达天听的隐情。

药婆婆的显影药水虽然有效,但过程繁琐,且有损铜箔。

她研究数日后,忽然一拍脑袋,对我道:“王妃,老身糊涂了!小公子是‘承音体’,与悯心钟的‘谛听铁’同源共脉。这些铜箔既是为补钟而生,内里必然也含有谛听铁的成分。何须药水,小公子的体温与气息,便是最好的显影剂!”

在她的指点下,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温感拓印法”。

将这些缝有铜箔的尿布制成特制的尿垫,待我儿酣睡一夜,尿液浸湿,体温蕴养,再取下用文火小心烘烤。

那过程有些滑稽,几个侍女围着火盆,像烤饼一样翻着一片片尿垫,可当那一行行浸透着血泪的文字在热气中缓缓浮现时,谁也笑不出来。

青鸾负责将这些信息誊抄整理。

半个月下来,她的笔下已经积累了厚厚一沓卷宗。

她红着眼圈向我禀报:“王妃,共计四十七桩地方冤案,十二条苛政线索,牵涉官员上至知州,下至村吏。这……这真是……”她顿了顿,苦笑着说出了一句让我心酸不已的话,“天下人的苦,现在都往咱们王府的尿盆里倒了。”

我拿着那份沉甸甸的《童溺录》手稿,去找了萧凛。

我不知他会作何反应,是觉得荒唐,还是觉得晦气。

毕竟,哪个男人愿意自己的王府与“尿布”这种东西牵扯上关系,甚至将它当成审阅的公文。

萧凛听完我的叙述,沉默了许久。

他没有看我,而是走到摇篮边,静静地看着我们的儿子。

良久,他转过身,眼中没有一丝我所担心的嫌恶,反而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

“青黛,你做得很好。”他沉声道,“官道不通,民情不畅,此乃国之顽疾。既然他们找到了这条‘天授’的通路,我们便不能堵上。”

他非但没有禁止,反而亲自下令,在王府别院设立了一处“悯恤坊”,专门接收和处理这些特殊的“天授民情”。

他从军中调来最可靠的亲信,让他们学习温感拓印之法,日夜轮班,确保不漏过任何一条信息。

一日,他巡视作坊,见一个粗手笨脚的兵士险些将一块铜箔烤焦,竟二话不说,亲自挽起王袍的袖子,接过火钳,熟练地操作起来。

他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处理的不是一块污秽的尿垫,而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军国大事。

那日他手指上不慎染了墨迹,忘了清洗,便匆匆入宫议事。

早朝之上,一个以刚正闻名的御史当庭弹劾他仪容不整,有失亲王体统。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我后来听回府的萧凛说起,他当时只是缓缓举起那只染了墨的手,冷冷地扫视着那位御史,一字一句地反问:“尔等可知,昨夜本王亲手拓出的,是西北三州瞒报了两个月的旱情?比起袍袖的干净,寡民的政令更需要清明。本王这手是脏了,可若能换来一方百姓的活路,脏一万次又何妨?”

整个太和殿,鸦雀无声。

有了萧凛的支持,我便再无顾忌。

我将青鸾整理出的《童溺录》中最紧迫的几桩案由重新汇编,用锦缎作封,却不做任何修饰,只在扉页附言:“此非臣启,乃天示也。”

时值小儿周岁,宫中设宴。

我借着皇帝对我儿的喜爱,抱着他亲手将这本特殊的“奏疏”递到了御前。

皇帝以为是给小皇孙的贺礼,笑着打开,可当他看清里面内容的瞬间,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

他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愤怒,最后猛地一拍龙椅,那锦缎的封面几乎被他捏得变了形。

“混账!通通都是混账!”帝王雷霆之怒,震得满殿宫人跪伏在地。

他当即朱笔一批:“着设‘悯察司’,隶属钟楼,凡尿帛所录,皆视同密奏,七日内必覆,不得有误!”

这道圣旨一下,朝野震动。

而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们在感激涕零之余,也生出了几分诙谐,私下里戏称:“这可是咱们大周第一个靠娃尿建起来的清官衙门!”

夜深人静,我抱着熟睡的儿子站在庭院中,远处悯心钟楼的方向,传来悠远绵长的钟声,仿佛在为那些得以昭雪的冤屈而安魂。

药婆婆不知何时走到了我的身后,她望着夜空,幽幽地开口:“丫头,警惕啊。当痛苦能变成权力,就会有人开始伪造眼泪。”

我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我们开辟了一条让哭声被听见的捷径,但很快,就会有人发现,哭得越大声,得到的糖就越多。

我点了点头,望向院子角落屋檐下新挂的一串小巧的警铃。

那是我用剩下的补钟铜箔,请药婆婆用秘法炼制,暗中设置的“伪情识别阵”。

据说,唯有发自肺腑的真切悲鸣,才能引动钟脉,让它发出清越的声响。

而虚假的谎言,只会让它喑哑无声。

“我们放出了声音,”我低声对怀中的孩子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但也得教会人们,怎么分辨谁在哭,谁在演。”

风过处,一片铜箔警铃轻轻摇晃,像一声尚未落定的叹息。

悯恤坊那边一切顺利,第一批由悯察司核查的报告就快要送来了,所有的事情都步入了正轨,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让我心安。

然而,就在这片安宁之中,我看着那日夜不停送入王府的、数量日益庞大的襁褓,心中却无端地掠过一丝极淡的寒意。

一切,似乎……太过顺利了。

上一章 第213章 王爷,您家夫人又在教皇后怎么当人了 冷宫弃妃?王爷读心后独宠我一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15章 王爷,您家娃的尿布又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