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冷宫弃妃?王爷读心后独宠我一人
本书标签: 穿越  微虐  爽文打脸     

第226章 王爷,您家娃今儿个咬碎了传国玉玺!

冷宫弃妃?王爷读心后独宠我一人

那螭龙纹的蜜蜡残印静静躺在我的掌心,尚带着我儿承音的体温与口涎的微腥,断口处参差不齐,清晰地留着一排细小的乳牙印。

秋月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她说承音每每听到“旧权相”三字,便如避蛇蝎,皱眉扭身,甚至将刚喂进去的米糊尽数唾出。

我的夫君,当朝摄政王萧凛,正因朝堂上那些“小儿啮玺,国运将倾”的攻訐而怒火中烧,周身气压低得骇人。

他眼底翻涌着杀意,手已按在腰间佩剑之上。

“黛儿,我这就进宫,将那些借题发挥的老东西……”

“别去。”我伸手,轻轻覆上他紧握剑柄的手,指尖冰凉,却坚定不移。

“他们想要的,就是你的雷霆之怒,是王府的惊慌失措。他们要的是恐惧,我们偏不给。”我抬眼凝视他,一字一句道:“我们给他们真相。”

我的目光落回那块残印上。

这不是毁物,是验真。

承音的异常,并非无理取闹的童稚之举,更像是一种本能的示警。

我唤来府中深居简出的药婆婆。

她曾是宫中尚药局的掌事,因不愿卷入储位之争,才自请出宫,被我奉养在王府。

药婆婆捻起那块被咬下的印钮,凑在鼻尖轻嗅,又用银针小心翼翼地刮下些许粉末,置于一盏琉璃灯上,以文火焙烤。

随着温度升高,一股若有似无的奇异味道弥散开来,不香不臭,却让人喉头发紧,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扼住了声息。

“是‘噤声砂’。”药婆婆脸色凝重,声音压得极低,“此物提炼于西域深矿,无色无味,历代帝王用以涂抹密诏,封缄不可外泄之言。此砂毒性阴诡,唯有至纯至阳的童子气方能感知并破其禁制。小公子天生纯阳之体,他不是在啃咬印章,而是在排斥这封喉的毒。”

我与萧凛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彻骨的寒意。

皇帝亲赐的印模,寓意“承天启新”的信物,竟淬着封缄人言的剧毒。

这是何等讽刺,又是何等恶毒的陷阱。

那些保守派的老臣,或许早已知晓其中关窍,正等着我们一脚踏入这“大不敬”的泥潭。

“他们要用一个孩子的牙印,来倾覆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萧凛的声音冷得像冰。

“那我们就用这孩子的牙印,来撬动他们盘根错节的根基。”我的心在这一刻前所未有的平静。

我让药婆婆将焙烤出的微量“噤声砂”尽数析出,混入新研的墨汁之中。

三日后,我以摄政王妃的身份,在京城最高的钟楼下,当着闻讯而来的文武百官与数千百姓的面,亲手用这淬毒的墨,誊抄今上亲笔所书的《悯心诏》。

那篇诏书字字句句皆是安抚民心、倡导革新之言,是新政的基石。

我将誊抄好的诏书悬于钟楼之上,任凭烈日曝晒。

百官们交头接耳,有人嗤笑我故弄玄虚,有人则面露疑色,静观其变。

曝晒三日,当第三天的暮色四合,钟楼敲响了暮鼓。

就在那悠远沉浑的钟声里,异变陡生。

悬挂着的《悯心诏》纸面上,竟无火自燃般浮现出无数细如发丝的黑色裂纹,那些裂纹纵横交错,渐渐勾勒出一张张扭曲而痛苦的人脸,密密麻麻,宛如纸上炼狱。

它们无声地张着嘴,仿佛在发出凄厉的哀嚎,却被“噤声砂”的力量死死禁锢,只剩下绝望的形态。

满场哗然,百姓们惊恐后退,官员们面无人色。

我走上前,声音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诸公日日歌功颂德,高呼圣上仁明。可曾想过,这方代表着皇权信誉的蜜蜡印上,沾染的究竟是什么?”我的视线扫过那些脸色煞白的保守派大臣,“这不是什么国运示警,这是被强行封住的嘴,是被压抑了百年的血泪!是无数不敢出声的冤魂,借着我儿纯阳之气,在这张纸上,向诸位讨一个公道!”

人群死寂。风吹过钟楼,纸上的人脸仿佛都在哭泣。

当夜,皇帝在宫中召见了我与萧凛。

他久久地凝视着那张布满哭泣人脸的诏书拓本,沉默得如同雕像。

良久,他抬起头,眼中是我从未见过的疲惫与决绝。

他命人取来了真正的传国玉玺,那方沉甸甸、凝聚了数朝气运的玉器。

在所有内阁重臣的注视下,皇帝拿起一把小小的金锤,对着玉玺的一角,轻轻敲下。

“铛”的一声脆响,玉玺的护边崩落一小块缺口。

“寡人今日立誓。”皇帝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此物,自今日起,再不用于压制民声,阻塞言路。若有违此誓,便如此玺!”

随即,他下旨,命工部熔铸前朝废钟的铜箔,铸造一方全新的国印。

印文不再是冰冷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是温热的八个字——“天听自我民听,信归于天下民”。

新印铸成那日,皇帝特召我们一家三口入宫。

那方崭新的铜印尚带着熔铸的余温,承音见了,竟咯咯直笑,不再有丝毫的抵触。

他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在新印的印面上用力一拍,留下了一个清晰的、小小的掌印。

皇帝望着那个掌印,竟也笑了,那笑意里,有释然,有新生。

风波似乎就此平息。

王府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药婆婆却在奉旨检修钟楼时,于钟基一处隐秘的夹层中,又发现了一片被蜡封的残破简牍。

打开来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字迹与那份《悯心诏》的笔法竟有几分相似:“……若赤子能识伪,则神器自当更迭。”

我将那半片残简与新印并置于案头,心中百感交集。

原来,我们并非在创造历史,我们只是在完成一场迟到了百年的交接。

是那些被压抑的、沉默的岁月,终于借着一个孩子的嘴和手,将本该属于人间的东西,还给了人间。

夜深了,我回到内室,承音已经睡熟。

他小小的拳头里,还紧紧攥着那半块被他咬下的蜜蜡印钮。

他睡得极沉,唇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仿佛在梦里,正用尽全身的力气,将一块沉重无比的石头,轻轻地、轻轻地推进了奔流不息的大河之中。

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直到第二天黄昏,宫里来了人。

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老太监,他没有带任何仪仗,只乘着一辆不起眼的青帷小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王府侧门。

他没有递上圣旨,只是恭敬地向我呈上了一封素色信笺,上面是皇帝的亲笔。

信中没有繁复的言辞,只有一句温和却不容置喙的问话。

他问,那个能辨真伪、能启新元的孩子,如今,可安好?

上一章 第225章 娘娘,您家祖宗刚拒收三牲大礼! 冷宫弃妃?王爷读心后独宠我一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27章 王爷,您家小祖宗刚把龙椅当滑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