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双国风华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双国风华》

双国风华

(第三十七章)临行留步欲待君醒

刚从顾十七的清和殿出来,廊下的风带着几分暖意。赵文帝脚步一顿,转头对身侧的顾恒道:“秦王,我们离国已足足十日了。稍作收拾,便启程回赵国吧。”语气里藏着对故土的牵挂,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块雕着苍鹰的玉佩——那是赵国的象征。

一旁的姜皇后立刻拉过孙皇后的手,笑得温婉又热络:“孙姐姐,此次在秦国叨扰多日,秦宫的点心、御花园的景致,都让我记挂得紧。等日后得空,您可一定要带着秦王来我赵国做客,我让御膳房给您做最地道的酥酪,还有草原上刚宰的烤羊排,外焦里嫩,香得很!”

孙皇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眼底笑意柔和:“一定一定。只是眼下天渐暖,官道旁的草丛里蚊虫多,你们回国的路可得当心些。让随从多备些艾草、薄荷捣成的药膏,夜里歇脚时也能少受些叮咬。”

顾红走上前,望着赵文帝道:“你好不容易离了赵国的繁杂事务,怎不多在我秦国留些时日?咸阳城外的牡丹园正值盛期,红的、粉的、白的开得满院都是;曲江池的游船也备好了,舱里还能弹曲儿、赏景。正好陪你好好赏玩一番,也当松快松快。”

这话刚落,跟在众人后方的孔夫子连忙提着衣袍下摆,快步凑了上来。花白的胡须随着脚步轻轻晃动,连带着头顶的方巾都歪了些,语气里满是急切:“对呀对呀,赵文帝!老臣还没来得及给十七殿下行拜师礼呢,这就要回国,老臣不甘心呀!”

他急得直跺脚,连平日里端着的文人架子都抛没了,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赵文帝捂着嘴轻咳两声,掩饰住笑意;顾恒也勾了勾唇角,眼底泛起一丝揶揄;孙皇后和姜皇后对视一眼,眼底都藏着笑意,指尖轻轻按着嘴角;赵文天太子忍着笑,偷偷扯了扯妹妹赵月公主的衣袖,赵月则抿着嘴,眼睛弯成了月牙,偷偷瞟着孔夫子歪掉的方巾。

顾恒看向赵文帝,语气带着几分提议:“既如此,不如你在我秦国再待数日?等十七弟醒了,听听他自己的意思,也让孔夫子了了这拜师的心愿,免得他回去后还念叨个不停。”

顾红刚要开口说“十七弟不过是运气好”,话到嘴边却被孔夫子急忙打断。老夫子往前凑了凑,对着顾红深深拱手,语气急切又认真:“陛下!您可不能这么说!十七殿下哪里是运气好?那道涉及天文历法的算题,老臣和翰林院的几位学士苦思冥想了三日,都没理出个头绪,可十七殿下不过看了半柱香,就提笔解了出来,思路还那般清晰巧妙!老臣拜他为师,是真心想多学学他的聪明才智,绝非一时兴起啊!”说着,还连连点头,花白的胡须跟着颤动,一副“您可千万要信我”的模样。

与此同时,秦国大牢深处,潮湿的石壁沁着刺骨的寒气,墙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缝隙往下滑。青统领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甬道尽头后,囚室里只剩黑虎与黑人父子二人。隔壁狱囚低低的抱怨声清晰可闻,顶上岩缝渗下的水珠“滴答、滴答”落在石地上,敲得人心头发紧,连空气都透着压抑。

沉默了足足一炷香,黑人终于耷拉着脑袋,肩膀微微颤抖,声音带着未干的沙哑:“爹,我知道错了。”

黑虎猛地转头瞪向他,虬结的眉峰拧成一团,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声音里满是压抑的怒火:“现在知道错了?晚了!知道错,你拿匕首刺向十七殿下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停手?那可是当朝亲王,是先帝放在心尖上疼的幼子!你可知就因你这一时冲动,黑家上下几十口人的命都要搭进去!现如今才说知错,晚了!我告诉你黑人,这事没得挽回!”

“爹,我真知道错了……”黑人眼眶通红,豆大的泪珠砸在膝盖上,喉结滚动着,带着破音的哭腔,“大不了行刑的时候我第一个上,把所有罪责都揽在我身上,保黑家其他人平安,这总该行了吧?”

黑虎刚要斥他荒唐——真当朝廷的律法是儿戏?可话还没说出口,囚室的铁门却“吱呀”一声被推开。一道黑衣人影悄无声息地走进来,腰间佩着的短刀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脚步轻得像猫。他径直走到黑虎面前,微微颔首,声音低沉:“黑将军,十七殿下有话让属下带给您。”

黑虎父子皆是一愣,黑人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眼眶里的泪珠还挂着,却忘了擦。只见黑衣人俯身,将顾十七的话原原本本复述出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十七殿下说,黑人并非故意伤他,当日比试时他未暴露亲王身份,才让黑人误判了实力,一时失手。如今陛下刚登基不久,独自支撑朝堂不易,内忧外患都压在肩上。不能因他这点轻伤,就毁了黑家满门,更不能寒了军中那些跟着先帝征战的老将的心。他让您莫慌,定会亲自向陛下求情,保黑家无虞。同时也请您好好管教黑人,往后遇事莫要再这般冲动,需得先辨明情况,再做决断。”

上一章 《双国风华》 双国风华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双国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