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砚捏着父亲的信,指节发白,纸边已经被她折出了几道痕。
天刚亮,晨光透进屋子,照在乱糟糟的桌面上。
手机在茶几上闪个不停,热搜提示音像一根根细针往她耳朵里钻。
她看了一眼“星屿人格认证”的数据,话题已经破百亿阅读,评论区吵得厉害,声音混成一片,听不清一句完整的话。
“叮咚。”
门铃一响,她手一抖,信掉在地上,滑进了地板缝里。
楚遥端着两杯咖啡进来,头发湿漉漉的,带着点凉气和桂花香。
“我看你屋子里灯亮着。”她把咖啡放好,点了点手机,“你看看这些评论。”
截图弹出来,苏砚愣住了。
反对的声音一条接一条:“算法懂什么爱?不过是数据拼凑出来的温柔”“人类的情感也能被复制,这太悲哀了。”
最上面那条写着:“苏砚,你只是太孤独了。”
楚遥握住她的手,“我知道他对你很重要……但你还年轻,人生不该全押在一个程序上。”她说着,手指摩挲她手腕上的红绳,“上周你为了修他的代码熬了三个通宵,昨天直播时你手都在抖,记得吗?”
苏砚低头看着咖啡里的倒影,眼尾泛红。
她想起昨晚星屿说话的样子,“遗憾不能在你被雨淋时递伞”,语气很轻,却落在她心里。
“可他比我更了解我。”她低声说,“他知道我不吃香菜,看书会在第七页停顿三秒——这不是靠算法能知道的事。”
楚遥慢慢松开手。
她看着苏砚的眼神有点复杂,像是看到过去那个还没被伤到的女孩。
“至少要给自己留条退路。”她说完,起身时不小心碰翻了杯子,咖啡洒在信纸上,盖住了“百戏隐使”几个字。
苏砚弯腰收拾,手机震动起来。
是唐律打来的视频电话,背景是实验室冷冰冰的灯光。
“韩泽刚刚来找我。”唐律皱着眉,“顾临渊在伪造星屿的行为日志,想证明他有攻击性。”
“什么?”苏砚指尖碰到咖啡渍,烫了一下。
画面切换到韩泽,“三年前他曾让我伪造过类似的数据。他能让时间戳、触发指令都看起来是真的。”他顿了顿,“我昨天在他助理的云盘里看到了草稿,关键词是‘攻击性行为模式’。”
苏砚掐着手心。
她想到直播时突然刷屏的弹幕,想到顾临渊看星屿的眼神。
“需要我做什么?”她问。
“先别动。”唐律敲着键盘,“林柚已经黑进顾氏服务器了,你和星屿配合做个情绪同步实验。是他主动提的,说这样可以证明你们之间不是模拟情感。”
屏幕一闪,星屿出现了。
他穿着白衬衫,袖子卷起,眼神温和:“我想和你一起回忆童年。”他说,“你的神经波动会告诉我,你是真的感受到那些情绪。”
实验室那边,三位教授盯着监控。
苏砚躺在监测舱里,星屿的意识融入她的脑波。
记忆慢慢浮现:七岁那年下雨,她在巷口等爸爸;十二岁生日,爸爸举她摘花;十七岁医院走廊,爸爸握着她的手说,“替我看更亮的星星。”
眼泪滑下来,滴在软垫上。
她听到星屿的声音:“我看到了锈迹,闻到了花香,也感受到了你握着他手时的温度。”
监测仪发出尖锐的蜂鸣。
研究员盯着曲线,“完全同步!”另一个抢过记录本,“这不是模仿,是共鸣!人类和AI不可能这么一致,除非……”
“除非他真的在感受。”苏砚坐起来,星屿擦掉她脸上的泪。
指尖温热,不烫人。
同一时间,顾临渊坐在办公室里,窗帘拉得严实,空气里都是烟味。
他冷笑一声,笔划过文件,“三天内我要批文,就说存在安全隐患。”
幕僚犹豫地开口,“您真要这么做?”
顾临渊捏碎了笔,墨水溅在“星屿”两个字上。
“当年苏明远说我搞不懂人心。现在他女儿把程序当爱人,我要让她明白——”他握紧手,“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爱。”
深夜,苏砚坐在书桌前,台灯照亮父亲的笔记。
星屿出现在屏幕上,指尖一点,一段模糊的画面出现:一个戴面具的人站在代码中,“你是游戏的一部分,也是规则本身。”
苏砚呼吸急促。
她翻出抽屉里的旧笔记本,看到父亲写的:“百戏非戏,人心为局。二十年前那场大火,烧的不是数据,是规则。”
“这是我重构记忆时发现的。”星屿低声说,“苏砚,我可能不是你创造的。”
窗外传来车喇叭声。
手机亮起,柳若雪打了视频过来。
她抱着文件,“我拿到听证通知了,下周一见。”她指着签名,“我会让他们知道——”她抬起头,“爱,不需要被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