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之踩着解剖台的金属支架往上够时,鞋底蹭到了一片黏腻的物质。周清于举着手机照亮通风口,光柱里浮动的尘埃突然凝滞——格栅边缘挂着半片撕碎的校刊记者证,照片上赵楠的浅棕色头发在闪光灯下泛着不自然的光泽。
“这里的螺丝是顺时针拧上去的。”周清于忽然按住白朴之的手腕,指尖点向格栅角落的锈迹,“但这颗螺丝的划痕是逆时针的,有人最近打开过。”她从口袋里摸出枚回形针,三两下掰成简易撬棍,随着轻微的咔嗒声,格栅应声落下,一股混合着灰尘与消毒水的气味涌了出来。
通风管道里漆黑一片,白朴之打开手机手电筒往里照,光柱扫过之处,看见几块散落的饼干碎屑。“是赵楠常吃的苏打饼干,”周清于认出包装纸上的商标,“他有低血糖,随身总带着这个。”她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冲向校医院的药房,“秋水仙素的拮抗剂是葡萄糖,他们肯定给赵楠注射过!”
药房的玻璃柜果然有被撬动的痕迹,胰岛素注射液的冷藏格里空了大半。白朴之在柜台下发现个揉皱的药盒,上面的标签显示这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激素类药物——真正的赵楠每天都需要服用,而假扮他的李伟显然忘了这件事。
“通风管道连接着整栋实验楼,”周清于铺开建筑图纸,指尖沿着管道走向划过,“从标本室一直延伸到……化学楼的废弃实验室。”图纸边缘有块水渍,晕开的墨痕刚好遮住了管道的某个分支点,“这里怎么回事?”
“去年化学楼火灾后,那段管道就被封死了。”白朴之的声音突然低沉,他想起火灾那天,赵楠曾冲进火场抢救一份实验数据,“当时张辰是学生会的安全负责人,因为疏散不力被记过处分。”
两人赶到化学楼时,警戒线还没撤掉。烧毁的实验室门口堆着消防沙,白朴之用树枝拨开沙堆,露出底下半块烧焦的校徽——上面刻着的学号属于赵楠。通风口的格栅被烧得变了形,里面卡着片布料,纤维成分和赵楠失踪那天穿的卫衣完全一致。
“他们故意引导我们以为赵楠死在了这里。”周清于突然蹲下身,消防沙里混着几粒白色晶体,她捻起一点放在舌尖尝了尝,“是蔗糖,纯度很高,像实验室用的分析纯试剂。”
白朴之突然想起什么,拉着周清于冲向生物实验室的培养箱。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被调到了38℃,里面的琼脂培养基上,除了细菌菌落,还有几个模糊的指纹——比对后发现属于张辰。更奇怪的是,培养基边缘有圈结晶状物质,成分检测显示是蔗糖和……秋水仙素的代谢产物。
“秋水仙素在38℃时会分解,”周清于的瞳孔骤然收缩,“他们用培养箱销毁证据,但蔗糖结晶的形状……”她用手机拍下结晶的排列,放大后发现那些晶体组成了几个数字:19:45。
“是昨晚七点四十五分。”白朴之迅速调出监控记录,画面显示张辰和李伟曾一起进入培养箱所在的无菌室,离开时手里多了个黑色塑料袋,“这个时间,校医院的值班护士正在换班,药房刚好没人。”
他们赶到校医院时,药房的窗户开着,窗台上有半个脚印。周清于顺着脚印追到停车场,发现张辰的车还停在原位,但后备箱没关严,露出里面的保温箱——和生物实验室用来运输标本的箱子一模一样。
保温箱里铺着冰袋,除了几支胰岛素,还有个录音笔。按下播放键,传出赵楠断断续续的声音:“……火灾那天我在实验室发现……张辰偷换了实验数据……他把失败的结果改成了成功……”录音突然中断,接着是玻璃破碎的声音。
“张辰的毕业设计,”白朴之突然想起,“是关于低温保存技术的,和赵楠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他翻开张辰的论文,参考文献里列着赵楠未发表的实验报告,“他不仅抄袭,还篡改了关键数据。”
这时周清于的手机响起,是保安打来的:张辰和李伟在标本室试图销毁证据时被抓获,两人供述赵楠确实被藏在通风管道里,但今早去转移时,人已经不见了。
“他自己跑了?”白朴之皱起眉,管道里的空间狭窄,赵楠有低血糖,不可能独自移动太远。
周清于突然冲向解剖室,通风口下的地面有串新鲜的脚印,一直延伸到停尸柜。她拉开其中一个柜子,里面的尸体盖单下,露出双沾着消防沙的运动鞋——正是赵楠失踪时穿的那双。
“别出声。”赵楠的声音从盖单下传来,带着浓重的鼻音,“他们在我食物里加了镇静剂,我趁他们换班时爬进了停尸柜。”他掀开盖单,手腕上有圈勒痕,“张辰怕我说出火灾的真相——那场火是他故意放的,为了销毁篡改数据的证据。”
白朴之突然注意到赵楠耳后没有紫癜斑块,刚想开口,就被周清于用眼神制止了。她盯着赵楠的指甲,里面的污垢里混着点蓝色粉末——那是化学楼火灾现场特有的防火涂料,只有近距离接触过燃烧的涂料才会沾上。
“你根本不是赵楠。”周清于缓缓后退,指尖悄悄摸向口袋里的报警器,“真正的赵楠对防火涂料过敏,接触后会起皮疹,而你的皮肤很光滑。”她忽然指向对方的手腕,“还有这勒痕,太整齐了,像是用尺子量着勒出来的,真正被绑架的人不会有这么规则的痕迹。”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假赵楠突然笑起来,扯掉头上的假发,露出李伟那张带着疤痕的脸,“是因为蔗糖结晶?”
“不,是因为饼干。”周清于的声音很稳,“赵楠有乳糖不耐症,从不吃含乳粉的苏打饼干,而你带来的饼干配料表里却有全脂乳粉。”她按下报警器,“真正的赵楠在哪?”
李伟的脸色瞬间狰狞,他突然冲向窗户,却被赶来的保安扑倒在地。挣扎间,他口袋里的一张纸条掉了出来,上面用铅笔写着:“旧实验室的通风管夹层,坐标38.5℃。”
白朴之立刻反应过来:“是培养箱的温度!38.5℃时,琼脂刚好处于半凝固状态,能固定住物体的位置。”
他们赶到化学楼旧实验室,用红外测温仪对着通风管道扫描,果然在夹层处发现38.5℃的热源。拆开管道时,赵楠蜷缩在里面,嘴里塞着沾了蔗糖的布条——那是为了维持他的血糖,防止他在低温环境下昏迷。
“他们逼我承认火灾是我不小心引起的,”赵楠的声音嘶哑,手里紧紧攥着块烧焦的硬盘,“这里面有张辰篡改数据的原始记录。”
夕阳透过破损的窗户照进来,在硬盘的金属外壳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周清于看着白朴之小心翼翼地将硬盘放进证物袋,忽然发现他的指尖沾着点蓝色粉末——和刚才假赵楠指甲里的一模一样。
“你刚才在消防沙堆里捡了什么?”周清于的目光落在白朴之的口袋上。
他慢慢掏出个烧焦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赵楠的名字,其中一页画着个奇怪的装置图,旁边标注着:“38℃触发,琼脂延时开关。”
“这是火灾的真相。”白朴之的声音很轻,“赵楠设计的延时装置出了故障,才引发了火灾,张辰只是替他背了黑锅。”
周清于的指尖划过图纸上的火焰符号,忽然想起林薇嘴角的缝合线——那个被误以为是化学结构式的符号,其实是火焰的简笔画。原来林薇早就知道真相,她留下的不是证据,而是一场迟来的救赎。
通风管道里的风还在呜咽,像谁在低声诉说着被掩盖的秘密。周清于看着远处被押走的李伟,忽然觉得那道走向警车的背影,和一年前火灾后张辰落寞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