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邃海
本书标签: 幻想  原创  双男主   

温度迷题

邃海

周清于将江驰的实验编号牌放在解剖台的玻璃皿里时,金属边缘的锯齿状缺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缺口处卡着半根白色纤维,显微镜下显示是羊毛成分——和张辰昨天穿的那件羊毛白大褂完全吻合。

“消防部门的报告出来了,”白朴之推门进来,手里的文件在风中掀起边角,“去年化学楼火灾的起火点,不是赵楠的实验室,是竞赛队的试剂储存柜。”他忽然指向文件里的一张照片,焦黑的柜子残骸上,残留着个融化的塑料瓶,瓶底印着的标识被火烤得只剩个“醇”字。

周清于的指尖划过照片边缘,那里有串用铅笔写的小字:56℃。“是甲醇的沸点,”她抬头看向白朴之,“但报告里说,现场检测到的酒精浓度远超甲醇的燃烧阈值,更像是……”

“乙醇和甲醇的混合体。”白朴之从证物袋里倒出江驰的保温杯碎片,其中一块内侧沾着淡黄色的结晶,“这是乙基硫酸钠,乙醇和硫酸反应的产物,竞赛队上周刚做过这个实验。”

这时苏晓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攥着个被踩扁的铝箔袋:“我在江驰的储物柜深处找到的,里面是这个。”袋子里装着几块黑色的固体,表面结着白霜,闻起来有股煤油味。

“是凝固汽油弹的简易配方,”白朴之捏起一块放在金属盘里,用打火机加热时,固体迅速融化成墨绿色的液体,“里面混了萘,熔点80℃,刚好是竞赛队烘箱的常用温度。”他忽然想起什么,拉着周清于冲向竞赛队的实验室,烘箱的显示屏上果然残留着最后一次设定的温度:80℃,时间是昨晚八点——正是江驰失踪的时间。

烘箱里的烤盘上,除了萘的残留物,还有圈浅棕色的印记。周清于用棉签蘸了点显影剂涂抹,印记逐渐显出形状:是个烧杯的底纹,边缘刻着的编号和73号废液桶完全一致。

“他在烘箱里加热氰化物?”苏晓的声音发颤,指尖不小心碰到烤盘,立刻被烫得缩回去,“这里这么烫,他怎么操作的?”

“用石棉手套,”白朴之指向角落的垃圾桶,里面有只烧焦的石棉手套,指尖处沾着和江驰指甲里相同的樱桃红色粉末,“但这手套是左手的,江驰是右撇子。”

周清于突然注意到烘箱的通风口缠着根钓鱼线,线头系在对面的试剂架上,架子上的乙醚瓶微微晃动。“是延时装置,”她将线轻轻拽直,长度刚好在温度升到80℃时会被烧断,“线断了,乙醚瓶就会倒下,和加热的氰化物反应生成毒气。”但她很快发现不对劲,钓鱼线的燃烧点是180℃,远高于烘箱设定的温度,“这根本不会断。”

“有人动过手脚。”白朴之检查试剂架时,发现固定乙醚瓶的螺丝是松的,底座上还有新鲜的划痕,“是后来才放上去的,原计划不是这样。”他忽然蹲下身,在烘箱底部的缝隙里找到半张被烫焦的纸条,上面写着:“用硝酸铵,60℃分解。”

“硝酸铵在60℃以上会分解出氧气,”周清于的瞳孔骤然收缩,“和甲醇混合会剧烈燃烧,这才是真正的点火装置!”她转身冲向化学药品库,硝酸铵的储存柜果然有被撬动的痕迹,少了整整一包,柜壁上沾着几根棕色的头发——DNA比对显示属于张辰。

这时警方打来电话,在学校的人工湖里打捞出一个密封箱,里面是江驰的实验记录本。本子最后几页详细记录了去年火灾的真相:赵楠的延时装置确实用错了试剂,但错把乙醇当成甲醇的人,是张辰。他在分发试剂时故意贴错标签,导致装置提前引爆,而江驰当时就在隔壁实验室,亲眼看到张辰调换标签。

“他一直在收集证据,”周清于翻到中间的彩页,上面贴着几十张试剂标签的照片,其中一张葡萄糖的标签被人用透明胶带改过,撕掉胶带后,下面露出的是蔗糖的标识,“从调换葡萄糖开始,张辰就在篡改实验材料。”

记录本里还夹着张医院的诊断书:江驰患有先天性卟啉症,见光会引发皮肤溃烂——这解释了他为什么总在傍晚活动,以及实验时必须戴着手套。

“所以他不可能在烘箱前操作,”白朴之突然合上本子,“80℃的高温加上灯光,会让他立刻发病。”他忽然想起什么,拉着两人跑到校医院的药房,退烧药的货架上,一瓶对乙酰氨基酚的瓶盖是松的,里面的药片少了大半,瓶底沉着几粒硝酸铵晶体。

“他用这个降温,”周清于捏起一粒药片,遇水后迅速溶解,“对乙酰氨基酚能退烧,但过量会肝衰竭。”她翻开江驰的体检报告,肝功能指标异常,正是过量服药的症状,“他在硬撑。”

警方在人工湖底的密封箱旁,还发现了一个被水泡胀的背包,里面有台损坏的相机。技术人员修复后,导出了最后一张照片:画面是化学楼的废液处理池,池边站着个穿白大褂的人,手里举着个保温杯,背景里的时钟显示是昨晚七点半——比江驰失踪时间早半小时。照片的角落,有个模糊的影子正往池里倒什么东西,液体在水面上泛着荧光。

“是荧光增白剂,”白朴之放大照片,“竞赛队上周刚用过,用来标记废液流向。”他忽然看向苏晓,“江驰有没有提过谁借过他的相机?”

“是张辰,”女生的声音带着哭腔,“前天他说要拍实验记录,借走相机后一直没还,昨天傍晚才偷偷放回江驰的抽屉。”

周清于突然注意到照片里的人穿的是短袖白大褂,而昨晚气温只有15℃,张辰有严重的关节炎,从不会穿短袖。“这不是张辰,”她指着那人手腕上的疤痕,是道横向的刀伤,“张辰的疤痕是纵向的,是去年火灾时被碎玻璃划的。”

“是李伟!”白朴之突然想起,警方审讯时,李伟的手腕上确实有横向刀伤,是早年做实验时被解剖刀划的,“他们在合谋,但李伟想嫁祸给张辰。”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张辰的律师拿着保释文件站在门口,身后跟着脸色苍白的张辰。“我有证据证明我没杀人,”张辰的声音嘶哑,从口袋里掏出个录音笔,“这是江驰昨天中午给我的,他说有人要杀他。”

录音里,江驰的声音断断续续:“……硝酸铵放在旧化学楼的地下室,密码是火灾那天的温度……他们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早就换了标签……”突然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录音戛然而止。

“火灾那天的最高温度是37℃,”周清于立刻反应过来,拉着白朴之冲向旧化学楼,地下室的门锁密码果然是3737,“这是人体的正常体温,江驰在暗示什么?”

地下室里堆满了废弃的试剂瓶,墙角的铁桶里装着半桶硝酸铵,上面贴着张新标签:氯化钠。但桶壁的温度异常高,用红外测温仪一测,显示45℃——距离60℃的分解点越来越近。

“这里有热源,”白朴之用撬棍撬开地板,下面埋着根发烫的铜管,连接着楼上的暖气管道,“是暖气漏水,热水渗进了地下室,正在加热硝酸铵!”

周清于突然在硝酸铵桶里发现个定时装置,显示屏上的数字正在倒数:00:15。装置旁边放着个温度计,红线指着60℃。“是温控引爆,”她试图拆除时,发现线路板上的电阻被换成了特殊型号,“这是竞赛队的备用零件,只有内部人员能拿到。”

白朴之突然看向门口,苏晓的身影在阴影里一闪而过,手里攥着的东西反射出金属光泽。“是你,”他的声音很轻,“江驰的相机里,除了那张照片,还有你在实验室调配萘的视频,对吗?”

苏晓的脸色瞬间惨白,后退时撞到了暖气管道,铜管里的热水突然喷涌而出,溅在硝酸铵上,白色的粉末立刻冒出刺鼻的白烟。“不是我想杀他,”她的声音尖利起来,“是他逼我的!他知道我帮张辰换过标签,威胁要告诉所有人……”

周清于趁机拆除了定时装置的电池,温度显示器的数字停在了59℃。她看着苏晓手腕上的烫伤疤痕,形状和江驰保温杯的底纹完全一致:“你用他的保温杯装过硝酸铵溶液,对吗?所以他才会在照片里举着那个杯子——是在暗示凶手是你。”

地下室的灯光突然闪烁,白朴之注意到墙角的通风口有新鲜的水泥痕迹,撬开后发现里面藏着个笔记本,是苏晓的实验记录。其中一页画着和江驰相同的延时装置,但钓鱼线的长度更短,用的是熔点60℃的聚酰胺线——刚好会在硝酸铵分解时断裂。

“你修改了他的装置,”白朴之指着笔记本上的计算过程,“把乙醚换成了硝酸甘油,60℃时会爆炸。”他忽然想起江驰口袋里的哮喘药,里面混着几粒硝酸甘油片——是用来预防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引发哮喘的,“他知道会爆炸,一直在准备。”

苏晓突然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地下室里回荡:“他以为能威胁我?去年火灾那天,是他把燃烧的试剂递给赵楠的,我亲眼看到的!”她从口袋里掏出个被压扁的打火机,上面刻着化学竞赛队的徽章,“这是他的,掉在火灾现场的,他根本不是无辜的。”

警方赶到时,苏晓正蹲在硝酸铵桶旁,用树枝在粉末上画着什么。周清于凑过去看,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组成了个温度计的图案,红线直指60℃——那是硝酸铵开始分解的温度,也是江驰实验记录本里夹着的那张诊断书上,他的体温记录。

白朴之将证物一一装进袋里,最后拿起那个被水泡胀的背包,拉链上挂着个小小的温度计挂件,显示的温度是37℃。他忽然想起江驰的卟啉症,这种病会让患者对温度异常敏感,或许从一开始,所有的温度谜题,都只是一个病人对自身痛苦的记录。

周清于站在地下室的通风口前,风从里面灌出来,带着硝酸铵的刺鼻气味。她看着远处被押走的苏晓,忽然发现对方白大褂的口袋里露出半截试剂标签,上面的“萘”字被人用红笔圈住,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熔点80℃,像极了那天的火光。”

旧化学楼的钟声突然响起,夕阳透过破损的窗户照进来,在地面的硝酸铵粉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支正在倒计时的温度计,红线正慢慢爬向某个未知的刻度。

上一章 褪色的试剂标签 邃海最新章节 下一章 晶体的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