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洛阳风涌,臧海情澜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双男主CP 

洛阳纸贵——舆论战初现锋芒

洛阳风涌,臧海情澜

臧海立于廊下,目光落在那枚盘蛇缠刃的印记上。晨光透过檐角斜斜洒落,映得羊皮图边缘泛出一丝暗红。他指尖轻抚印记,心中却已翻涌起惊涛骇浪。

“藏锋阁”之名虽早已湮没于江湖之中,但其机关技艺却从未真正断绝。如今此印记重现,若非巧合,便是有人刻意为之。而赵秉文的布局,显然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深。

百里弘毅站在他身后,未曾开口,只是静静注视着他的背影。阳光将二人身影投在青砖之上,交错如旧时年少并肩而行的模样。

片刻后,臧海收回视线,低声道:“此事不能声张。”

百里弘毅颔首:“我知。”

两人默契地收起羊皮图,将其封存入密匣之中。然而,朝堂风云已然暗涌,平津侯府之事虽被揭发,却并未动摇根基。赵秉文更是未露半分慌乱,反倒似早有预料,只等他们下一步动作。

夜色沉沉,洛阳城中流言悄然四起。

先是坊间传出一则消息:平津侯私藏禁器图谱,意图谋逆。起初尚无人信之,然不过三日,便有书生在街头高声朗读一篇《斥侯檄》,字字铿锵,直指平津侯贪墨国库、勾结外臣、私造兵械之罪。此文一出,顿时激起民愤,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臧海端坐于客栈窗前,手中执笔,正誊抄第三篇《讽侯策》。纸页上墨迹未干,字句间隐含锋芒。他知道,仅凭一纸文书难以撼动权贵,但若能借势推波助澜,或可令赵秉文措手不及。

门外传来叩门声,两短一长。

他放下笔,低声唤道:“进来。”

门扉轻启,百里弘毅缓步而入,衣襟微湿,显然是冒雨而来。他将一封密信递至案上,神色凝重:“曹静贤出手了。”

臧海展开信笺,眉头渐蹙。信中所载,乃是曹静贤已命人散布另一则流言——称百里弘毅与臧海私通敌国,妄图借民间舆论反制朝廷忠臣。此举可谓狠辣,若任其蔓延,不仅会令百姓对百里弘毅心生疑虑,更可能引发御史台内部动荡。

“她想用同样的方式反击。”百里弘毅缓缓道,“我们需另寻对策。”

臧海沉默片刻,忽然抬眸:“明日,有一场诗会。”

百里弘毅微微挑眉。

臧海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抹冷意:“既是舆论战,不如以文斗之。”

翌日,洛阳书院内,群儒齐聚,皆为听闻近日流传的《斥侯檄》与《讽侯策》而前来。诗会名义上是探讨文章辞采,实则是各方势力交锋之地。

曹静贤亦到场,身着素裙,神情淡然,仿佛昨日未曾下令散布流言。她身旁立着数位御史台官员,皆是其亲信。

臧海与百里弘毅并肩步入厅堂,众人目光随之聚来。百里弘毅神色从容,缓步上前,拱手向诸儒致意。

主持诗会的老学士清了清嗓子,道:“今日议题,乃‘君子之道’。请诸君各抒己见。”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学子起身,朗声道:“君子当守礼法,明是非。今有奸佞之人,假借义理之名,实则扰乱纲纪,岂非大逆不道?”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显然,这是冲着臧海与百里弘毅而来。

百里弘毅却未怒,反而微笑道:“敢问这位兄台,何谓‘假借义理’?”

那学子一时语塞,面露窘态。

就在此时,臧海忽而起身,朗声道:“某亦有一问,不知诸君愿否答之?”

众人心头一震,纷纷侧耳倾听。

“昔日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今有侯爵,贪墨国库,私藏禁器,欺压百姓。若不言,则为默许;若直言,则为大逆。试问诸君,何者方为君子之道?”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老学士面色微变,尚未开口,已有几位儒生跃跃欲试,试图反驳。然而,百里弘毅却在此时取出一份卷宗,缓缓展开。

“此乃三年前,户部账册副本。”他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其中记载,平津侯府曾多次虚报田赋,侵吞军粮。更有甚者,曹大人府中账目,亦与此类同。”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曹静贤脸色骤变,厉声道:“你有何证据?”

百里弘毅淡淡一笑,将卷宗递予老学士:“烦请查验。”

老学士接过卷宗,细阅片刻,神色愈沉。他抬起头,望向曹静贤的目光中已带上几分审视。

“此事……还需详查。”他迟疑道。

曹静贤强作镇定,却掩不住眼底的怒火。她知道,自己已被逼入死角。

臧海静静望着她,心中却浮现出一个念头——她的反应,太过冷静。

她似乎……并不意外。

诗会结束后,臧海与百里弘毅并肩而出,行至街口,风起叶落。

“你在怀疑她?”百里弘毅忽然开口。

臧海点头:“她太懂如何应对舆论,仿佛早有准备。而且……她的眼神,不像愤怒,倒像是……试探。”

百里弘毅沉吟片刻,终是道:“若她真与面具人有关,我们便需从她入手。”

臧海望着远方,目光深沉:“我会亲自去查。”

话音落下,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街角传来。一人策马疾驰,手中握着一封加急公文,直奔御史台而去。

百里弘毅皱眉:“又出什么事了?”

臧海却未应声,而是低头看向掌心——一枚银针,静静躺在其中,针尖泛着幽蓝光泽。

上一章 智破第一案 洛阳风涌,臧海情澜最新章节 下一章 面具之下——仇人竟在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