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日历又翻过薄薄的两页。
夏江合上电脑,屏幕上是刚刚完成提交的项目报告。
窗外天色沉沉,北风呼啸着卷起残雪。他瞥了一眼手机上机票订单的确认页面,起航时间就在几小时后。
“爸,妈,我出去几天。”他抓起早已偷偷收拾好的轻便背包,走到玄关,语气尽量平静。
沙发上的夏妈妈正戴着眼镜织毛衣,闻言抬头:“啊?去哪儿?这大冷天的。”夏爸爸从报纸后抬起头,目光锐利了一瞬。
“去看个朋友。”夏江含糊道,没提地点。
夏妈妈放下针线,有些担忧:“朋友?这么急?什么时候回来?多穿点……”她习惯性地起身,想去给他拿更厚的衣服。
“知道了妈,穿够了。很快就回!”夏江匆匆套上羽绒服,围上围巾,江玲雪视频里见他围过,随口说“颜色很衬你”的深灰色围巾。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拉开门,“走了!”门在父母关切的疑问和北风灌入的杂音中被关上。
几个小时的航程,在归心似箭的人眼里被无限拉长。
邻座的乘客在打盹,夏江却毫无睡意。
舷窗外是浩瀚的云海,机翼下是不断变化的、被冰雪覆盖的大地。
他看着手机相册里江玲雪发的那些照片,窗台上的冰晶多肉 雾气腾腾的汤煲冰淇淋店的橱窗还有她偶尔自拍的带着笑或故作委屈的表情包。
那句带着哽咽的“特别特别想你”犹在耳边。
是的,距离可以跨越时间,但无法消弭那一刻她无助的思念带给他的冲击。
他想,行动或许才是对思念最有力量的回应,远比“尽快安排”之类的承诺更直接。
引擎轰鸣下降,机身轻微震动。广播里传来即将降落的提示,夏江的心跳也随之加快。
南方,XX机场出口
南方湿冷空气混合着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比北方的干冷多了几分刺骨的寒意。
夏江拿出手机,翻到那个置顶的聊天框。
手指在拨号键上悬停片刻,深吸一口气,按了下去。
时间还早,她应该在家。
“喂?”江玲雪清亮的声音传来,背景音里有电视节目的声音和她妈妈模糊的说话声。
“现在有空吗?”夏江的声音带着旅途的微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嗯?有呀,怎么了?”江玲雪有些疑惑,这个点打视频或发信息才是他们的常态,电话有些反常。
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夏江?你声音怎么了?”
“我在XX机场。”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几秒彻底的沉默,仿佛信号突然中断了。
“啊?”终于,一声短促的、充满难以置信的疑问词挤了出来,带着一丝颤抖。
机场广播的登机提示在空旷的出口大厅回荡。
夏江握着手机,能清晰听到她那边骤然急促的呼吸声。
“你等我……”她的声音明显拔高了,带着一丝慌乱和巨大的惊喜,“我…我马上来!你找个暖和的地方坐着!千万别冻着!等我!”
“好。”夏江嘴角扬起,心落回了实处。他找了个座位,看着玻璃窗外跑道上起落的飞机,指尖因为激动和一点点紧张微微发凉。
半个小时,也许是四十分钟?每一分钟都被拉得漫长无比。夏江不时看向到达口的方向。
突然,一个人影从出租车上几乎是跳下来的,脚步急促而有些跌跌撞撞。她穿着厚厚的白色羽绒服,像一只跑丢了方向的雪团子,红色的围巾在寒风中飘动,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
她的目光急切地在出口的人群中搜寻。
夏江站起身,隔着十几米的距离,一眼就捕捉到了她。他朝那个熟悉又带着一点慌乱的身影走去。
几乎是同时,江玲雪也看到了他。她的脚步顿了一下,随即更快地跑了过来,在他面前猛地停住,气息急促,脸颊因为奔跑和情绪激动泛着红晕,鼻尖也冻得微微发红。
她的眼睛亮得惊人,里面盛满了震惊、狂喜,还有一丝水光。
隔着冬夜的寒气,两人四目相对。喧嚣的背景音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她能闻到他身上带来的一点点属于遥远北方干燥而清冽的气息,混合着旅途的风尘。
“你……”江玲雪的声音哑了,带着巨大的困惑和汹涌的情绪,“你怎么来了?”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胸膛里激烈地撞击,几乎要跳出来。
夏江看着她冻红的脸和湿润的眼眶,所有的奔波疲惫都消失了。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深深地看着她,仿佛要将这跨越山海才终于触及的真实影像刻入眼底。
片刻后,他伸出手,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拂开她颊边被风吹乱的发丝,指尖碰触到她冰凉的脸颊。
然后,他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尘埃落定般的坦然和专注,只吐露出那核心的、无需修饰的动机:
“因为你说特别想我。”
话音落下的瞬间,江玲雪蓄在眼眶里的泪水终于决堤。
她不再是视频里那个可以擦掉眼泪掩饰的女孩子,而是被巨大汹涌和失而复得般的幸福狠狠击中的本人。
她再顾不得周围的人来人往,猛地向前一步,伸出手臂紧紧环抱住夏江的腰,将脸深深埋进他带着风雪的、却无比温暖的怀抱里。
“你这个……”呜咽的话语被闷在厚厚的羽绒服里,带着浓浓的哭腔,后面的话模糊不清,或许是“笨蛋”,或许是“傻瓜”。
但夏江清晰地感受到了怀中身体的轻颤,那是再也压抑不住的情绪宣泄和深深的眷恋。
他用双臂回应,将她更紧地拥入怀中,下巴轻轻抵在她柔软的头顶。
她的发丝间是他熟悉的、属于她的淡淡馨香,此刻真切可闻,胜过千言万语。
机场明亮的灯光勾勒着相拥的身影,冬夜的寒冷被这紧密的拥抱彻底驱散。
那一刻,所有的“理驱寒师”售后跟所有的“用户反馈”所有的方向理论都抵不过这踏雪而来的一个真实拥抱。
寒假中旬的思念,在这一刻抵达了它的目的地,并燃烧成了足以抵御整个寒冬的暖意。
他知道,他的临时“请假条”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