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就此别过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书标签: 校园 

四十二章

就此别过才是最好的选择

“谢谢。”我的声音平静。赞誉听过太多,早已激不起涟漪。

“但那个信号,”沈聿终于将目光从加速器收回,转向我,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如鹰隼,带着纯粹的学术探究,“3.2σ,指向的能区……”他语速突然加快,如同精密齿轮高速咬合,一串极其复杂、涉及非阿贝尔规范群多重破缺路径和特定对称性破缺模式的术语,如同子弹般精准射出,“……如果考虑额外的紧致维度卷曲效应在TeV能标下的可能贡献,你认为它是否更倾向于指向一个具有特定手征性的复合标量粒子?而非报告中提到的标准超对称候选者?”

问题如同手术刀,瞬间切开了报告结论的表面,直指理论解释的核心矛盾点!其切入角度之刁钻、理论背景之深厚,远超酒会上那些泛泛而谈的恭维。这不再是对报告的复述或赞叹,而是一个顶尖理论物理头脑对实验发现最本质内核的、赤裸裸的挑战与挖掘。

露台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紧,只剩下风声和他话语中蕴含的智力锋芒。

我的眼神瞬间聚焦。像沉睡的探测器被高能粒子击中,核心程序瞬间激活!沈聿的问题,精准地戳中了她在处理那个“鼓包”信号时,内心深处尚未完全厘清的理论疑点。复合模型与超对称模型的纠缠,紧致维度效应的幽灵……这些在数据分析报告中被暂时搁置的深层思考,此刻被眼前这个年轻的数学家,以最直接、最锋利的方式挑明。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纯粹的智力碰撞。

“你的复合模型假设依赖于一个特定的手征流反常抵消机制。”我的语速同样加快,声音清冽如冰泉,大脑高速运转,调取着海量的数据和理论图景,“但我们在探测器喷注子结构的精细分析中,并未观测到该机制预言的特征性软光子伴随辐射超出。其置信度低于1.5σ,无法有效排除背景起伏。” 我用实验数据作为盾牌,精准地格挡开他理论利刃的锋芒。

沈聿镜片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被点燃的星辰。“有趣!”他几乎是立刻接口,思维跳跃得毫无滞碍,“那么,如果反常抵消不是必须,而是引入一个局域的、由额外维度卷曲诱导的规范场拓扑缺陷作为新的自由度呢?”他手中的笔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仿佛在勾勒无形的流形结构,“这种缺陷在碰撞瞬间可以有效地‘吞噬’掉多余的软光子,同时不影响主共振信号的手征性特征!它甚至能解释你们在低横动量区间观测到的那个微小但持续的、尚未被纳入报告的π介子关联过量!” 他不仅接住了我的反驳,更在瞬间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框架,甚至敏锐地捕捉到了我在报告中一笔带过、认为暂时无关紧要的次级数据特征!

露台之上,风声似乎都静止了。两个身影,一灰一白(实验服),隔着几步的距离。没有肢体接触,没有眼神暧昧。只有思维的火花在冰冷的夜空中无声地激烈碰撞、迸溅!实验的精密数据流与理论的玄妙几何结构,如同两股来自不同宇宙的能量束,在这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高能级的对撞!

“拓扑缺陷的能量阈值和稳定性……”我立刻抓住他新理论的关键点,开始推演其可能导致的探测器响应特征,语速更快,逻辑链条如同精密的仪器般展开。

“可以用瞬子隧穿效应在有限温度场论框架下重新标度……”沈聿几乎同步接上,手中的笔在笔记本边缘空白处飞快地写下几个扭曲的符号和公式,思维如天马行空,却又牢牢扎根在坚实的数学根基之上。

讨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快。术语如同密集的粒子雨,在两人之间穿梭。从ATLAS探测器的硅微条读出精度,跳到卡拉比-丘流形的特定同调群性质;从背景噪声的统计涨落模型,拐进非对易几何中的量子化方案……实验物理的冰冷现实与理论数学的抽象美感,在这片寂静的露台上,交织成一首只有他们彼此才能完全理解的、关于宇宙深层结构的狂想曲。

没有试探,没有迎合,只有最纯粹、最高效的智力交锋与共鸣。每一次反驳都被对方更精妙地化解或拓展,每一个疑问都迅速得到基于对方领域知识的、极具启发的回应。仿佛两人的思维在某个更高的维度直接对接,跳过了语言和客套的冗余。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更猛烈的山风卷过,带着刺骨的寒意。

讨论戛然而止。

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被同时按下了暂停键。

两人几乎同时停下。沈聿的手停在半空,墨水笔尖悬在笔记本上,留下一个未完成的、扭曲的克莱因瓶符号。我的目光也从虚空中聚焦,落回他镜片后那双依旧闪烁着兴奋余烬、却因高速思考而略显疲惫的眼睛上。

露台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风声和远处加速器的低鸣。

上一章 四十一章 就此别过才是最好的选择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四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