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不错的好天气,天晴气朗,不止天气好,今天还有一件喜事,不过不是小逢春的。
是阿博的生日。
下午放学后,大人们还有其祂孩子准备给阿博庆生。
蛋糕拿了回来,放在丰盛的食物边上。
祂们一边热闹的嘻戏打闹,一边拿蜡烛放在蛋糕上点燃,阿博闭上眼睛许愿。
站在旁边的孩子大人们,都在猜测阿博许了什么愿望。
阿博的母亲说,三个愿望其中一个,肯定是不想挨打。
孩子们猜的五花八门,各种各样都有。
很是热闹喜乐。
祂们猜的具体是啥,小逢春在屋里没有完全听清。
在开始点蜡烛时,孩子们有叫过几次小逢春出来。
如事实所见,小逢春并没有出去,倒不是她见了生日庆生伤心,她本来就感知不到。
小逢春更想做自己的事,她打算在一楼房间把作业写完,跟她没有关系,她也不想参与庆生,到后面作业写完,小逢春还是没有出去。
因为她感觉出去也不知道干啥,只能够手足无措,即便写完了,她也还是选择继续写。
有回阿博过生日庆生,孩子们站在一块嘻嘻哈哈,热热闹闹,小逢春站在其间,好像在热闹之外,看着他们风风火火地准备东西。
就在小逢春发呆时,阿杰突然走过来,跟她说,等她生日时,也送她礼物。
小逢春感到意外,因为阿杰是第一个说要送她生日礼物的人。
等她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的生日也会收到礼物时,而且还是生日礼物,原本不在乎生日以及礼物的她,感觉不到情绪的她,开心坏了。
她觉得她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情绪,什么是开心。
因为她毫无波澜的心,终于感受到了。
也是小逢春第一次对情绪有了思维认知。
自从那天开始,小逢春孤独的心,在每天上下学期待生日礼物的到来里,一直开心着。
放学需要走,大概半个钟头的路,对于一个6,7岁的孩子来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无聊的路途,小逢春每天都在期待着,在想着,开心着。
这是一个漫长又短暂的等待。
小逢春终于等到生日那天,她开心的从早等到黄昏,却并没有等到礼物。
小逢春以为会晚点,同时心里也疑惑,怎么还没有收到?直到阿博收到孩子们送的礼物,其中也包括阿杰。
小逢春觉得奇怪,怎么她没有,是阿博收到礼物。
她鼓起沉默的勇气,主动去问阿杰,得到的答案是,这不是她生日,现在是阿博的礼物,等她生日时再送。
好吧,是她没有记对自己的生日吗?
后来呀,小逢春一直没有收到这份承诺的生日礼物。
其实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在乎过生日礼物一类的仪式感,小逢春好像真的很容易着魔,一上学,眼里就只有作业和学习,看不到他人,也看不到自己,什么都不在乎,也什么都感觉不到,也许是她太孤独了。
也没想要生日礼物,是因为阿杰的承诺,才唤起了小逢春的开心。
之后小逢春再也没有期待过,只是时不时的会向孩子们问起,不是在乎礼物,只是感到疑惑。
也许有一点点在乎。
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回应过她的疑惑。
平静的生活在继续,小逢春也在学校和同学凑在一块玩了,也许关系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小逢春也有同龄人时不时接触。
小学生除了放学后和在学校里的时间,就只剩下早上在校门口等待进校门时,会凑在一块。
早上,小逢春又碰到几个接触的女同学,其中一个突然递给她一个小零食,说请她吃,然后她们凑到一起再说学校旁边的零食小卖部。
一直以来没有怎么去注意零食小卖部的小逢春注意到了,她看到小卖部放着挂着很多小零食,小逢春突然很想吃。
但是她没有钱。
回到叔婆家,小逢春看到阿博母亲的卧房里放着一些零钱,鬼使神差的她拿走了一些。
然后,她又拿走了很多次,也许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小逢春也不是非要吃零食,即便思维认知不全,也可以意识到偷钱是不对的,直到后来小逢春才意识到,她的需求一直被忽略,不被看见。
不管对不对,她都只想达成自己的需求,小小的脑子里面想不到那么多,只有最简单的满足。
在眼皮子底下,所以有一天就被发现了,不过刚开始阿博的母亲怀疑的是阿博,到后面才一个个查到她这里,理由好像是其中一个孩子有看到她去小卖部买吃的。
她被发现了,大人们吓唬她说,再偷就要剁她手指,也问过她原因。
小逢春没有说实话,她突然想起生日礼物的事,就拿这个顶出来,也许是因为当时她并没有意识到她被忽略的原因,就胡说了一个理由。
孩子们听到这个理由,自然免了要互相说说。
小逢春就总听到祂们说,是因为阿杰没有送礼物,她才偷的,感觉像是在说她是因为报复才偷的。
她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可她几乎从来不解释。
也许是不会,或者并没有养成叭。
有回她和孩子们一起去附近文具店,祂们要给阿博准备生日礼物,至于为什么去文具店,因为那是一个卖杂物的文具店。
可能是因为准备的是生日礼物,所以就想起她做的那些事,以及她之前问过的疑惑,婷婷就给小逢春解释。
其实之前她弟弟阿杰给小逢春准备了礼物,只是怕她不喜欢,阿杰选的,阿杰选的是很大的玩偶,但他觉得小逢春可能喜欢小点的玩偶,然后他不知道该送什么了。
就没送。
小逢春一听,心里就想,她压根就没有玩偶,大小什么的也没有喜厌之分,再说了送什么礼物她都会喜欢的。
长大后,小逢春想起这件事,她其实也辨不了这句话的真假,因为阿杰小时确实容易陷入某些大小争端,那时候他写英文大小字母作业,还有考试时,他就说他会把大写写的更大一些,小写写的更小一些,因为他怕老师说他写错,或者不给他分。
但就像小逢春想的那样,她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喜厌之分啊。
但同时小逢春也知道也相信,阿杰可能确实有想送她礼物的想法,或者有想帮她的想法。
只是最后无疾而终了。
小逢春记得,她以前从来没有刷过牙,用过牙膏,所以到了叔婆家用牙膏时,牙膏的味道让她受不了,也用不习惯,就没有去用,阿杰看见了,告诉她可以把牙膏放到水里搅拌搅拌,来漱口先习惯味道,她没有照做,因为她真的接受不了这个味道。
有时候父亲会偶尔来看看她,会给她钱,或者是一些其他的东西,阿杰看见了,或者说基本上每次父亲给她点钱时,他都会走过来跟她说,让她不要收,因为她父亲赚钱比较不容易,家庭处境也比较贫穷。
小逢春自然能明白他说的意思,只是那时她思维认知不全,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拒绝还是收下,基本上就是收好。
真仔细想起来,其实小逢春寄住在亲戚家时,大概只有阿杰冒出来,好心告诉她怎么做,她感觉的出来,他很有自己的原则,但也很善良。
只是后来的她觉得,不管他是好心还是坏心,他都不应该帮忙,小逢春思维认知不全,他是帮不了的,解决不了的,还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不应该出现的。
那时的小逢春因为偷钱,到后面就越发不可收拾起来,经常会拿点别的东西,有回她看到孩子们拿冰箱边上挂着的火腿肠吃。
她突然也想吃吃,就拿走了很多,到后面自然也被发现了,在晚上饭桌,婷婷就说,她先偷吃了,晚上就别吃或者少吃火腿肠了。
小逢春其实并不在乎这话,也不在乎还能不能够吃到火腿肠这道菜。
她记得一些话,只是因为她小小的脑子里懵懵懂懂的,只能够记得一些。
至于为什么拿走,大概还是因为被忽略的需求,是什么其实不重要,只是她的状态一直被忽略。
有回过年小逢春看到别人送的王老吉饮料罐头,她又忍不住了,陆陆续续割开用来封纸箱的胶纸两三次,然后又贴回去,后面这箱饮料好像拿去送人了,还是怎么样?她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发现。
阿博的父亲会带回一些舍弃了的草纸本堆放在一楼房间,右边上下床的上床,小逢春看见了,会时不时拿走一些去用,可能因为数量很多,所以没有人去注意到。
后来的她才意识到,因为被忽略的需求,小逢春做过很多不必要的悲剧,她也不会对某些可能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有很大的欲望,报复性消费或者报复性吃东西,换句话来说,会疯狂的去做某一件事。
可明明这些都可以不必发生,是可以避免的。
那些不像灾难需要挽救,从一开始就不用发生。
小逢春从水乡里可怜巴巴的样子,到城里人厌鬼憎,她也没想过会变成这样。
为什么呢?应该没有人类会喜欢小逢春,她什么都清楚,她只是没有接触过人类的规则,并不知道罢了,不代表她真的什么都感觉不到。
阿杰曾经突然跟小逢春说,他姐姐婷婷很不喜欢她,甚至恨不得拿刀杀了她,说如果她不信,可以去婷婷的房间,看墙上写的贴纸,上面都写着呢。
小逢春没有看到过,她也不知道真假,后来她有进去打开的房间,看墙上的贴纸,也并没有看到过,也也许是她没有看到。
那就算没有这回事,她其实也清楚,应该没有人喜欢她。
她其实也不在乎这个。
小逢春想,如果有什么存在,可以帮帮她就好了,如果她思维认知没有问题,她就可以保护好自己,也不会做出惊天的举动伤害衪人。
小逢春很明白,即便没有这些事,但潜藏的被忽略的需求一直都在,迟早会因为某些事情而爆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