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将实验室的玻璃窗染成琥珀色,陶然盯着烧杯里灰蒙蒙的溶液,实验记录本上的“失败”字样已经写到第23页。
“咔哒”一声,能被推门被推开的瞬间,陶然条件反射的捂住实验记录,陶然记得社长说过,今天没人会用这件实验室,但进来的不是老师,而是抱着玻璃罐的汪葵,汪葵的校服裙摆粘我是抱着玻璃罐的汪奎他的校服裙摆沾着草屑,罐子里几只萤火虫争一闪一闪,仿佛在嘲笑陶然暗淡的溶液。
“陶然,你又在和你的“灰姑娘”溶液较劲啦?”汪葵把罐子放在实验台上,萤火虫的光点在汪葵发梢跳跃:“要不要听听生物界的解决方案?萤火虫的发光酶可是自然界最完美的能量转换器哦。”
陶然的手紧了紧,陶然当然知道酶催化理论,但是生物材料都不稳定性是材料学大忌,正要开口反驳,却看见汪葵脖颈上挂着一只蝴蝶项链,那是上周生物竞赛颁奖典礼上汪葵带过的。
陶然深吸一口气,钢笔在纸上划出尖锐的顿点:“如果你能证明酶在材料基质的稳定性超过72小时……我可以允许你参与实验。”
汪葵的眼睛瞬间亮成两盏小太阳,汪葵马上掏出随身携带的素描本,生物酶分子结构图在汪葵笔下展开,像一串突然炸开的烟花。
陶然看着汪葵,突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汪葵蹲在角落无聊的画着他整理实验器材的样子,陶然想到这,只无所谓的轻笑一声。
第一次实验在晚自习的铃声里宣告失败。汪葵添加的酶制剂让溶液变成诡异的紫色,陶然慌忙用中和剂抢救时,试管突然迸出气泡。
汪葵吓得往后退一步,脚上一滑,还好陶然本能的扶住汪葵--那是第一次触碰她的温度,像夏夜带着露水的草叶。
“等等!你看这个颜色!”汪葵突然指着溶液,声音里带着发现新大陆的兴奋。
“紫色的波长和荧光虫,闪光有27%的重合度,说不定我们可以用光谱共振来稳定酶结构……”
陶然看着烧杯里变换的紫色,心跳的频率和溶液的气泡同步起来。陶然不得不承认汪葵或许真的能帮他撬开困住他整个夏天的瓶颈。
窗内萤火虫的光与实验台灯光交织成一片朦胧的光晕。耳边传来窗外操场上此起彼伏的篮球声,那属于青春的喧闹仿佛与他们那属于青春的喧闹,仿佛与他们隔着一层透明的膜。
实验台角落的萤火虫还在轻轻闪烁,光点落在汪葵的蝴蝶项链上,折射出细碎的银光。
“明天放学后,去天台。”陶然开口打破了平静,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期待。汪葵抬头看着陶然,眼睛弯成月牙:“应该不会想在天台养萤火虫吧?”
“用投影仪模拟光谱环境。”陶然随手拿起他散落在桌上的素描本,封面上写着“汪葵的脑洞实验室。”
放开几页除了生物结构图还零星夹着几张翻开几页,除了生物结构图,还有零星夹着几张校园风景速写,以及一个未完成的素描:少年站在实验台前,背影被光遇笼罩,旁边写着陶然的专注模式。
陶然的耳朵不自觉的微微泛红。
晚自习的铃声再次响起,两人却谁也没动。陶然调试着光谱仪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