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蝉鸣声在窗外织成一张圆的网。陶然站在汪葵家门前,手中攥着那张被柔又展平的烘焙配方纸,指尖还残留着的冰凉触感,陶然深吸一口气按下门铃,这是他第一次受邀到汪葵家里--参与非科学性质的活动。
门打开的瞬间,奶油与香草的气息扑面而来,汪葵扎着草莓图案的围裙,头发用烘焙专用发夹随意别起,脸颊还沾着一粒。面粉像可调皮的糖霜:“欢迎来到我的化学实验室2.0版本!”
汪葵笑着把陶然拉进厨房,大理石台面上摆着各色食材,面粉堆成小山,鸡蛋在碗沿整齐排列,电子秤和温度计并排,仿佛等待阅兵的士兵:“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分子料理及巧克力蛋糕!”汪葵神秘细细的揭开烤箱上的防尘罩。陶然却皱起了眉头。
陶然扫视了一圈,迅速指出问题:“面粉没有密封保存温度会影响精度。鸡蛋应该提前回温,否则打发效率会降低。还有你用的普通烤箱,温控精度根本达不到实验标准。”
汪葵噗嗤笑出声,面粉从围裙口袋抖落几粒:“陶大科学家,这可是我家厨房不是你的生物实验室。”
汪葵狡黠的眨眨眼:“规则第一条允许误差存在--就像生活一样。”
陶然抿嘴唇,从背包里掏出迷你笔记本,屏幕上密密麻麻是烘焙相关公式:“误差会导致结果不可控……”
陶然话还没有说完,汪葵已经把电子秤推到陶然面前:“50g可可粉,精准到0.1g--这是你的入门测试。”
两人很快陷入奇妙的合作模式,汪葵凭借多年烘焙经验快速调配原料。陶然则用科学思维优化步骤。
陶然计算出蛋白打发的最佳转速,用红外温枪监控面糊温度,甚至用ph试纸测试柠檬汁的酸度:“酸性环境能增强蛋白的稳定性。”陶然严肃的记录数据,仿佛在进行一场重要的实验。
“但为什么蛋糕要有灵魂呢?”汪葵突然停下搅拌的动作,勺子悬在半空,汪葵指向窗外遥望的梧桐树影:“陶然,你看风让叶子跳舞,阳光让空气有了温度,这些无法被量化的东西,才是让蛋糕好吃的魔法哦!”
陶然突然愣住了。他的思维惯常与寻找确定性答案。此刻却被灵魂这个词语击中,汪葵趁机将一勺面粉糊在他的鼻尖,巧克力香气瞬间侵占他的感官。
“科学解释味道的阈值,而心决定我们喜欢什么阈值。”汪葵狡黠的笑容让陶然耳尖微红,陶然慌忙用纸巾擦拭,却偷偷将“阈值”一词加入笔记本的新标签页。
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蛋糕在出炉时塌陷成一块焦黑圆盘,陶然的数据显示是发酵时间过长,而汪葵认为是烤箱温度分布不均,两人争执着拆解失败原因,汪葵突然抓起陶然冰凉的手按下:“感受温度--37℃,和人体一样,这才是酵母最舒适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