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归雁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  短篇   

卷一(5)

风归雁

第四天深夜,姜莞宁累得在药柜边睡着了。朦胧中,感觉有人轻轻为她披上外衣。她勉强睁开眼,看到萧悬刀正俯身将一包东西放在桌上。

"睡吧。"他声音极轻,"明日再看。"

姜莞宁想说什么,却抵不过困意,又沉沉睡去。天亮时她才发现,那包里是上等的人参和灵芝,还有一张字条:"一日一服,别先倒下。"

字迹潦草,像是匆忙写就,却让姜莞宁心头一暖。

疫情持续了半个月才控制住。这期间,姜莞宁和萧悬刀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默契——她负责医治,他负责调度物资和维持秩序。两人虽不多话,却配合得天衣无缝。

最后一名患者痊愈出院那天,萧悬刀罕见地留到了天黑。姜莞宁在后院摆了一桌简单酒菜,算是庆功。

"大人请。"她斟了杯药酒推过去,"这是我自己泡的,能强身健体。"

萧悬刀接过,一饮而尽,眉头都没皱一下:"好酒。"

月光下,他轮廓柔和了许多,眼中也不再是往日的冷峻。姜莞宁鼓起勇气问:"大人为何要帮我?"

萧悬刀把玩着酒杯,沉默良久:"我从不欠人情。"

"就因为这个?"

"还因为..."萧悬刀抬眼,目光如炬,"你是个好大夫。"

姜莞宁心头一跳,慌忙低头喝酒,掩饰泛红的脸颊。两人相对无言,却比往日任何一次交谈都更亲近。

这晚之后,萧悬刀来医馆的次数更多了。有时是治疗,有时只是坐坐。锦衣卫的同僚们很快察觉异常,开始私下议论。

"萧大人最近怎么总往那医馆跑?"一个锦衣卫百户在衙门里嘀咕,"莫不是看上那小医女了?"

"嘘!找死吗?"同伴赶紧制止,"让大人听见,小心你的舌头!"

萧悬刀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面色阴沉。众人顿时噤若寒蝉,那百户更是面如土色。

"很闲?"萧悬刀冷声道,"北镇抚司缺几个夜哨,不如你们去?"

众人连称不敢,匆匆散去。萧悬刀站在原地,摸了摸左腕上的毒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当晚,他又去了医馆。姜莞宁正在灯下研读医书,见他来了,惊喜地起身:"大人来得正好,我找到一种新疗法,或许能......"

她话未说完,萧悬刀突然抓住她的手腕:"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姜莞宁愣住了。萧悬刀的手很烫,力道大得让她生疼,眼中却闪烁着她看不懂的情绪。

"我是大夫,"她轻声道,"治病救人是本分。"

萧悬刀盯着她看了许久,终于松开手:"仅此而已?"

姜莞宁心跳如鼓,不知如何作答。就在这时,阿荣慌慌张张跑进来:"姑娘!前堂来了个急症!"

姜莞宁如蒙大赦,匆匆离去。等她处理完病人回来,萧悬刀已经走了,桌上只留下一锭银子和一张字条:"三日后见。"

姜莞宁拿起字条,发现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夜里锁好门窗。"

她将字条贴在胸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个口是心非的男人,明明关心她,却偏要摆出一副冷面孔。

三日后,萧悬刀如约而至。这次治疗时,姜莞宁注意到他腰间那枚铜牌不见了。她犹豫再三,还是问道:"大人那日佩戴的徽记,很特别。"

萧悬刀身体一僵:"家传之物。"

"上面的兰草......"

"你问得太多了。"萧悬刀突然冷声打断。

姜莞宁识相地闭嘴,专心针灸。起针后,萧悬刀起身穿衣,状似无意地问:"你颈间那块玉佩,从何而来?"

这次轮到姜莞宁僵住了。她没想到他竟注意到了这个:"祖传之物。"

萧悬刀深深看了她一眼,没再追问。但姜莞宁分明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与她相同的疑惑。

当晚,姜莞宁取出玉佩仔细端详。兰草纹样栩栩如生,断裂处参差不齐,显然原本是一对。她想起萧悬刀那枚铜牌上的图案,心跳加速——两者太过相似,绝非巧合。

"兰陵萧氏......"她喃喃自语,忽然想起医书上提到的这个家族。难道萧悬刀与之有关?而她姜家的玉佩,又为何会有萧家的徽记?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姜莞宁不知道的是,此刻萧悬刀正站在锦衣卫衙门的屋顶上,手中握着那枚铜牌,也在思索同样的问题。

上一章 卷一(4) 风归雁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卷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