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归雁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  短篇   

卷一(9)

风归雁

晨露未晞,姜莞宁推开医馆大门,险些踩到摆在台阶上的檀木匣子。

匣中是一套前朝御医亲笔所著的《百草辑要》,扉页上用朱砂题着"悬壶济世"四字,笔锋凌厉如刀——分明是萧悬刀的手笔。匣底还躺着一根白玉药杵,杵柄雕着缠枝莲纹,触手温润,显然是被人日日握在掌心摩挲过的旧物。

"姑娘生辰吉乐。"身后传来低沉嗓音。萧悬刀抱刀倚在巷口老槐树下,玄色飞鱼服上沾着夜露,显然已守了整宿。

姜莞宁指尖抚过药杵上细微的刻痕,忽然发现莲心处藏着个极小的"莞"字。心头像被蜂尾轻轻蜇了一下,又酸又麻。

"这药杵..."

"边关得来的雪玉,质地坚硬,捣药不沾腥气。"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手相赠一件寻常物件。

姜莞宁却知道,这等成色的白玉,便是宫中太医也未必能用得上。她抬头看他,晨光透过槐叶间隙,在他冷峻的轮廓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萧大人怎知今日是我生辰?"

萧悬刀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锦衣卫想知道的事,没有查不到的。"

她正欲道谢,忽见他袖口露出一截绷带,隐约渗着血色。

"你伤口裂开了?"

萧悬刀迅速将手背到身后:"无碍。"

姜莞宁不由分说拉过他手腕,掀开衣袖一看,昨日为救她而受的刀伤果然又渗出血来。她心头一紧,拉着他往医馆里走:"进来重新包扎。"

萧悬刀任由她牵着,目光落在她发间那支素银簪子上——那是她唯一一件首饰,簪头已经磨得发亮。

刘莽将腰牌重重拍在案上:"萧同知近日去医馆太勤了些。"

诏狱刑房里,铁链碰撞声混着惨叫。萧悬刀慢条斯理擦着染血的绣春刀:"属下只是治病。"

"治病?"刘莽突然掐住他手腕,毒痕在衣料下若隐若现,"你当老夫不知?那姜氏女用的针法,分明是二十年前太医院姜家的独门秘术!"

萧悬刀瞳孔微缩,反手拧住对方命门:"指挥使若动她,我不介意让诏狱多具尸体。"

刘莽冷笑:"别忘了你的毒是谁给的。那丫头若知道真相..."

"她永远不会知道。"萧悬刀声音冷得像淬了冰,"就像指挥使永远不会知道,您书房暗格里的账本,昨夜已经进了北镇抚司的密档。"

刘莽脸色骤变。

姜莞宁在整理祖父遗物时碰落了暗格。泛黄婚书上"养子"二字刺入眼帘——父亲竟非祖父亲生!

她颤抖着取出妆奁中的半块玉佩,对着烛光细看。玉上蟠螭纹与萧悬刀那日露出的图案严丝合缝,内侧还刻着"永和十二年"——正是丞相府灭门那年。

窗外忽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她慌忙将玉佩塞回枕下,却见萧悬刀立在窗外,手中提着给她庆生的荷花灯,灯火将他眼底映得明灭不定。

"这么晚还在忙?"他声音有些哑。

姜莞宁强自镇定:"整理些旧物。"

萧悬刀目光扫过她身后散落的医书,在看到某个熟悉的封面时,眼神骤然一凝。那是《姜氏针法秘要》,扉页上赫然盖着太医院的朱印。

两人各怀心事,谁都没注意到窗外树影里,一个黑影悄然退去。

"新配的药丸,够用半月。"姜莞宁将青瓷瓶推过桌案,刻意避开他伸来的手指。

萧悬刀收拢空握的掌心:"你知道了什么?"

铜镜映出两人僵硬的倒影。她低头碾药,药杵在研钵里撞出凌乱的响:"萧大人该换药方了,明日我让阿芷送..."

"看着我!"绣春刀哐当砸在药柜上,震落满屉当归。他扳过她肩膀的手在发抖,却在触及她泪光时颓然松开:"...好,如你所愿。"

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传令兵高喊:"边关急报!北狄犯境!"

萧悬刀脸色骤变,深深看了姜莞宁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姜莞宁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眼泪终于落下。她取出枕下玉佩,轻轻抚过那道裂痕——就像抚过他们之间那道看不见的鸿沟。

上一章 卷一(8) 风归雁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卷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