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倾城蹙眉:“李玉茹竟如此蠢笨,留下证据?”
“德妃娘娘也是这么说,觉得事有蹊跷。”知书压低声音,“娘娘让您醒来后立即去见她。”
沈倾城强撑病体,来到德妃正殿。德屏退左右,神色凝重:“茶中迷药不是李玉茹下的。”
沈倾城震惊:“那是...”
“是本宫。”德妃语出惊人。
见沈倾城愕然,德妃苦笑:“你且听本宫说完。本宫早就察觉有人要在茶中下药,故而将计就计,换了药性轻微的迷药,只为揪出幕后主使。没想到...”
“没想到下药之人并非李良媛?”沈倾城恍然大悟。
德妃点头:“李玉茹虽刁难你,但此次是被人当枪使了。真正的主使,藏在更深的地方。”她压低声音,“本宫查到你身边有个宫女,近日与长春宫来往密切。”
长春宫!皇后寝宫!沈倾城心中骇然。
“本宫入宫十余年,看得明白。”德妃轻叹,“皇后表面贤德,实则城府极深。她见燕王对你有意,便想试探你的底细。若你与陆明轩的旧情被她拿住把柄,不仅你性命难保,还会连累燕王。”
沈倾城背后冷汗涔涔:“娘娘为何要帮妾身?”
德妃目光深远:“因为本宫与你一样,都不愿看到某些人得逞。”她意味深长地望向东宫方向,“这后宫之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回到偏殿,沈倾城心乱如麻。德妃的暗示再明显不过——皇后与二皇子母子,恐怕正在谋划什么。而自己,不知不觉已成了棋局中的一颗棋子。
是夜,她辗转难侧,忽闻窗棂轻响。开窗一看,竟是一只信鸽。这次的信笺上只有寥寥数字:
“安好,勿念。月圆之夜,小心火烛。轩”
沈倾城将信笺在灯上焚毁,心中忧虑更甚。陆明轩特意提醒月圆之夜小心火烛,莫非他得知了什么阴谋?
次日便是中秋。宫中设宴赏月,笙歌鼎沸。沈倾城称病未出,独自在宫中读书。时至三更,忽闻外面人声鼎沸,走水之声四起。
“小姐!西偏殿走水了!”知书慌慌张张跑进来。
沈倾城临危不乱,立即带着知书冲出寝殿。只见西偏殿火光冲天,宫人乱作一团。火势极大,显然不是意外。
“良媛无恙否?”德妃匆匆赶来,见她安然,明显松了口气,“幸好你今晚不在偏殿寝居。”
沈倾城心中雪亮——这场火是冲着她来的!若不是陆明轩预警,她今夜原本该在偏殿安寝,只怕此刻已葬身火海。
救火声中,沈倾城冷眼旁观,注意到一个面生的小太监鬼鬼祟祟地想溜走。她给知书使个眼色,知书会意,悄悄跟了上去。
火势扑灭时,天已微明。西偏殿烧毁大半,幸好无人伤亡。皇后亲自前来查看,温言安抚沈倾城,命人将她暂时安置在景阳宫后殿。
“妹妹受惊了。”皇后握着她的手,目光慈爱,“本宫已命人严查走水原因,定给你一个交代。”
沈倾城恭敬谢恩,心中却明镜似的——这场火,与皇后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