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霜重,景阳宫的海棠早已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摇曳。沈倾城站在窗前,手中紧握着那枚惹祸的玉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三日之期已到,她必须给永和帝一个答复。
“小姐,御前的小太监来传话,说皇上申时在养心殿见您。”知书轻声禀报,眼中满是忧虑。
沈倾城淡淡点头,目光依然停留在窗外。这三天里,她想了很多。从入宫初时的惶恐,到如今深陷权力漩涡的无奈,她终于明白,在这深宫之中,要么成为棋子任人摆布,要么自己执棋,掌控命运。
“更衣吧。”她转身,语气平静得让知书惊讶。
沈倾城选了一身绛紫色宫装,这是妃嫔可用的最高品级颜色。发间依旧只簪着那支白玉簪,素净中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申时整,她踏入养心殿。永和帝正在批阅奏章,见她进来,放下朱笔。
“想清楚了?”皇帝开门见山。
沈倾城跪拜行礼,声音清晰而坚定:“妾身愿效忠陛下,断绝前尘,安心侍奉。”
永和帝审视她片刻,忽然问:“若朕要你助容恒登上储君之位,你可愿意?”
沈倾城心中一震,这是明目张胆的站队。她抬头直视皇帝:“妾身愚钝,不知陛下何意。”
“你是个聪明人,不必装糊涂。”永和帝起身,踱至窗前,“朕这些儿子中,容恒最为贤德,可惜不是嫡出。皇后与容铭母子,早已结党营私,朕心知肚明。”
沈倾城谨慎道:“立储乃国之大事,妾身不敢妄议。”
永和帝转身,目光如炬:“朕要你做朕的眼睛,盯着后宫的一举一动。特别是长春宫那边,有任何异动,立即禀报。”
沈倾城背后渗出冷汗。皇帝这是要她做密探,监视皇后和二皇子!这是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当然,朕不会亏待你。”永和帝语气缓和,“只要你忠心办事,朕可保你沈氏满门荣华。便是容恒那里,朕也可酌情考虑。”
这是赤裸裸的利诱。沈倾城心知,自己已无退路。拒绝皇帝,只有死路一条。
“妾身...遵旨。”她叩首领命。
永和帝满意点头:“很好。三日后,朕会晋你为嫔,赐封号‘慧’。如此,你便有资格协理六宫事宜,便宜行事。”
慧嫔!从五品良媛一跃而至正三品嫔位,这是何等的跃升!沈倾城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只有沉甸甸的压力。
回到景阳宫,晋封的旨意已到。整个后宫震动,一个入宫不足半年的新人,竟能获此殊荣,实属罕见。
德妃亲自来贺,屏退左右后,低声道:“妹妹果然非同一般。只是这晋封太快,恐招人嫉恨。”
沈倾城苦笑:“姐姐说的是。只是圣意难违,妹妹也是身不由己。”
德妃目光深邃:“既然上了同一条船,有些事也该让妹妹知晓。”她压低声音,“皇后已在暗中联络朝臣,欲在冬祭大典上逼宫改立太子。”
沈倾城心中骇然:“逼宫?她怎敢...”
“狗急跳墙。”德妃冷笑,“皇上近来明显偏向燕王,二皇子一党岂能坐以待毙?妹妹如今是皇上亲封的慧嫔,又是燕王心仪之人,自然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送走德妃,沈倾城心绪不宁。她深知,自己已卷入夺嫡之争的漩涡中心。一边是皇后与二皇子的明枪暗箭,一边是皇帝交代的监视重任,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三日后,册封礼成。沈倾城正式晋封慧嫔,迁居永和宫主殿。这是仅次于长春宫、景阳宫的豪华宫苑,足见皇帝对她的重视。
册封当日,各宫妃嫔皆来道贺。李玉茹也在其中,皮笑肉不笑地说着恭维话。沈倾城应付自如,心中却警惕万分——李玉茹眼中那抹嫉恨与算计,逃不过她的眼睛。
是夜,沈倾城正在查看内务府账册,忽闻窗外有异响。她示意知书噤声,悄悄走到窗边。只见一个黑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窗台上多了一方素笺。
“今夜子时,御花园假山后,有要事相告。关乎燕王安危。”落款是一个“陆”字。
沈倾城心中剧震。陆明轩竟冒险回京了?而且约在深夜相见,这太危险了!但信中提到燕王安危,她又不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