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倾城轻轻取下步摇,在灯下细看。蓝宝流光溢彩,仿佛燕容恒炽热的目光。
“收起来吧,太招摇了。”她将步摇交给知书,心中却泛起一丝甜意。
然而这份甜蜜很快被现实冲散。次日清晨,沈倾城向德妃请安时,发现长春宫禁卫已撤去大半。
“皇后称病,皇上心软,解了她的禁足。”德妃忧心忡忡,“这才几日,就如此轻易放过。看来皇后的势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厚。”
沈倾城心中沉重。永和帝对皇后显然还有旧情,这对他们极为不利。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宫中张灯结彩,准备举办盛大宫宴。这是冬祭后的第一次大宴,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望。
宴前一日,沈倾城突然接到家中密信——父亲沈清病重,希望见她最后一面。她心中大惊,父亲身体一向硬朗,怎会突然病重?
她急忙向永和帝请旨出宫探亲,却遭到拒绝。
“宫中盛宴在即,妃嫔岂可擅自离宫?”皇帝语气冷淡,与之前态度大相径庭。
沈倾城心中升起不祥预感。燕容恒也被派往京郊巡查,无法入宫。她仿佛陷入孤岛,四周危机四伏。
元宵夜宴,灯火辉煌。沈倾城强打精神出席,发现皇后竟已复出,坐在永和帝下首,气色红润,哪有病容?
更让她心惊的是,陆明轩也在宴席中。他目光与她相遇,迅速避开,神色异常。
酒过三巡,皇后突然笑道:“陛下,今日元宵佳节,臣妾特意准备了一出好戏,为宴助兴。”
永和帝颔首准许。皇后击掌,戏班登场。演的竟是一出《长恨歌》,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当演到杨贵妃与安禄山有私,祸乱朝纲时,皇后突然道:
“陛下不觉得,这戏中情节,与眼下情形有几分相似吗?”
全场寂静。这话指向性太明显了!沈倾城心中警铃大作,知道重头戏来了。
果然,皇后继续道:“臣妾近日得知一桩秘闻,关乎慧妃清誉,更关乎皇室颜面。”她特意顿住,吊足众人胃口。
永和帝蹙眉:“什么秘闻?”
皇后目光扫过沈倾城,冷笑:“慧妃入宫前,曾与陆明轩私定终身!二人至今仍有往来,这是臣妾截获的情书!”她取出几封书信,赫然是陆明轩的笔迹!
全场哗然!陆明轩猛地站起:“陛下明鉴!臣与慧妃娘娘清清白白!”
永和帝面色铁青,看向沈倾城:“慧妃,你有何话说?”
沈倾城心知这是精心设计的死局。那些书信虽为伪造,但她与陆明轩确有旧情,经不起严查。
她跪地,强自镇定:“妾身冤枉。妾身入宫前确与陆小将军相识,但绝无私情。这些书信,定是有人伪造。”
皇后冷笑:“是不是伪造,一查便知。陛下可传召慧妃贴身宫女知书,一问便知。”
沈倾城心中冰凉!知书被她留在永和宫,若是被严刑拷问...
果然,片刻后,知书被带上殿,浑身颤抖,显然已经受过刑讯。
“说!你主子与陆明轩是何关系?”皇后厉声问。
知书泪流满面,看了看沈倾城,忽然磕头道:“陛下恕罪!奴婢...奴婢什么都不知道!”
就在这时,一个令沈倾城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竟是德妃!
“陛下,臣妾可以作证,慧妃是清白的。”德妃跪地,“那些书信,是臣妾亲眼见到皇后命人仿造的!”
局面再次反转!皇后又惊又怒:“德妃!你胡说什么!”
德妃抬头,目光坚定:“臣妾有证据。皇后命人仿造书信时,臣妾的宫女就在窗外,听得一清二楚!”
永和帝面色变幻不定。就在这时,燕容恒匆匆入殿,跪地禀报:
“父皇!儿臣已查明,二哥与北狄勾结的证据,都是皇后一手伪造!这是北狄可汗的亲笔信,证明与二哥联系的,实为皇后本人!”
他呈上书信,铁证如山!皇后脸色惨白,跌坐在地。
永和帝勃然大怒,当场下旨废后,将皇后打入冷宫。一场风波,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收场。
宴散后,沈倾城回到永和宫,浑身虚脱。今夜太过凶险,若非德妃和燕容恒及时出手,她必死无疑。
“小姐...”知书怯生生地递上一杯热茶,“奴婢...奴婢没有背叛小姐。”
沈倾城握住她的手:“我知道。今晚多亏了你机灵。”
主仆二人相拥而泣,庆幸逃过一劫。
然而沈倾城明白,经此一事,她与陆明轩的过往已彻底暴露在皇帝面前。即便今夜侥幸过关,这个把柄将永远悬在头顶。
窗外,元宵灯火依旧璀璨,却照不亮她心中的阴霾。这深宫之中的荣华,终究是用鲜血染就的。
而前方的路,依然荆棘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