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开始前三个月,由于工作原因,上级对乔韵竹有了其他安排,在随后的巴黎奥运会中作为随行翻译去往巴黎,乔韵竹的工位从体育局数据分析中心搬回了外交部翻译司。办公桌上多了个小小的玻璃罩,里面封着一颗表面布满凹痕的乒乓球——那是林昀儒在巴黎奥运决赛的赛点球。
"乔翻译,这份德文急件麻烦优先处理。"主任放下一叠文件,目光扫过她电脑屏保——北极圈的极光照片上叠加着乒乓球轨迹分析图,"还没放下老本行?"
她笑笑没回答,指腹无意识摩挲着左手无名指。那里有一圈很淡的晒痕,是奥运混双夺冠后,林昀儒用乒乓球拍胶皮给她做的"临时戒指"留下的。真正的戒指还锁在他更衣室的储物柜里,等着世乒赛结束后的求婚。
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视频通话请求。乔韵竹手忙脚乱地插上耳机,画面里出现林昀儒汗湿的额发,背景是成都训练基地的红色球台。
"抽签结果。"他举起手机对准公告板,声音压得极低,"我首轮对张本。"
这个结果让乔韵竹脊椎窜上一阵寒意。张本智和刚在德国公开赛击败过林昀儒,而他的反手技术正是她负责分析的最后一个项目。
"等我。"她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他的专职分析师。
林昀儒却笑了,镜头突然转向他摊开的左手——掌心里躺着一张皱巴巴的翻译司访客登记表,日期栏赫然填着明天。
"郑教练申请的德文资料翻译。"他眨眨眼,"指定要'最熟悉乒乓球术语的翻译官'。"
窗外,台北的暮色正渐渐晕染天空。乔韵竹打开抽屉,取出一本写满德文批注的战术笔记。扉页上是林昀儒潦草的字迹:"哪怕隔着整个翻译司,我的球也会找到你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