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纸机低沉的嗡鸣在房间里持续低吟,像一头被囚禁的野兽在笼中绝望地磨着牙齿。最后一张印着复杂公式的纸张被锐利的刀刃肢解、吞噬,化作簌簌落下的苍白雪片,无声地堆积在透明的收集盒底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近乎燃烧的气味,那是电子元件和特种油墨在高温切割下共同释放的气息,一种精心策划后自我湮灭的味道。
陈默站在窗边,厚重的窗帘只留了一道缝隙。窗外,城市的灯火在夜色里流淌成一片冰冷的星河,遥远而漠然。他静静地看着那片光海,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玻璃。手机屏幕亮了一下,银行通知的冷光短暂地映亮了他半边轮廓分明的脸,又迅速暗了下去。那个数字,庞大到足以让任何人呼吸停滞的数字,此刻却只在他眼中投下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潭。他轻轻吐出一口气,白雾在冰冷的玻璃上晕开一小片模糊的印记,旋即消失无踪。
任务完成了。名为“未来方舟”的慈善基金会的账户里,现在流淌着足以撼动一个小国经济的资本洪流。而这一切,源于三场完美无瑕的演出。
第一场,在城中最奢华酒店的顶层套房。矿业大亨王天雄,如同他名字一样粗犷、野心勃勃。他巨大的身躯陷在昂贵的意大利沙发里,指间夹着雪茄,粗大的金戒指在灯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陈默为他准备的“诱饵”,是一份关于西非某国“非正规金矿勘探”的绝密项目书,上面附着几张模糊却极具煽动性的“矿脉”照片和一个足以让任何贪婪者疯狂的回报率预测模型。王天雄那双被烟熏得有些浑浊的眼睛,在扫过那个数字时骤然迸射出攫取的光,如同秃鹫发现了腐肉。他几乎没有过多询问那些语焉不详的“非正规”操作细节,只是大手一挥,在合同上签下了名字,随后拍着陈默的肩膀,声音洪亮而得意:“小陈,我就喜欢你这种敢想敢干的年轻人!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规则?那是给羊群定的栅栏!”他肥厚的嘴唇咧开,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一股浓烈的雪茄和威士忌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雪茄灰烬簌簌落在地毯上,他毫不在意地碾了碾。三亿美金,成了“未来方舟”的第一笔“善款”。
第二幕,在一间极简到近乎冷酷的科技公司私人会议室。互联网新贵李哲,年轻,锐利,像一柄淬火的刀。他穿着剪裁完美的深灰色高定西装,眼神专注而冰冷地审视着陈默提供的“蓝图”——一个关于构建全球数据垄断平台、彻底扼杀所有潜在竞争对手的“宏伟计划”。文件里那些晦涩的技术术语和精心描绘的市场吞噬图景,精准地刺中了李哲内心最深的渴望和恐惧。他沉默了很久,手指在光滑的会议桌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得如同心跳监测仪。最终,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针:“数据清洗的痕迹,能彻底抹掉?”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讨论午餐菜单。陈默只是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言语。李哲嘴角扯出一个极淡的、近乎满意的弧度,那份合同被迅速签下。两亿美金,以“支持开放互联网研究”的名义,无声汇入。
第三场,在一座幽深如古堡的私人府邸。地产女王周曼丽,岁月并未在她精心雕琢的面容上留下多少痕迹,却沉淀出一种深不可测的威仪。
她端坐在紫檀木椅上,纤细的手指优雅地摩挲着颈间一颗鸽血红宝石吊坠,红宝石在昏暗的光线下如同凝固的血滴。
陈默呈上的,是一份伪造的、印着绝密水印的政府新区规划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未来核心商圈和交通枢纽的位置,旁边附着一份天衣无缝的容积率“特批”文件草案。
周曼丽的目光在那份图纸上停留了很久,久到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她的指尖轻轻划过那个象征“特批”的红色印章印记,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攫取的光芒。
她缓缓端起骨瓷茶杯,抿了一口,动作优雅得像一幅画。
“曼丽集团,”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一直致力于提升城市品质。这笔钱,就用来支持社区营造吧。”五亿美金,尘埃落定。
十亿美金。冰冷的数字在陈默的账户里汇聚、沉睡,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它们的主人,那些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披着慈善家外衣的伪神们,此刻或许正沉浸在巨大的满足感中,幻想着他们“投资”的项目将带来的丰厚回报,以及那些回报背后更隐秘的、沾满污垢的“红利”。
陈默转过身,离开那片映照着冰冷灯火的窗。他走向衣橱,动作从容不迫。
手指掠过一排排昂贵的定制西装,最终停在角落里一件毫不起眼的、洗得有些发白的普通灰色西装上。布料带着陈旧的气息。
他换上这件衣服,又从抽屉深处拿出一部早已淘汰、款式老旧的按键手机,外壳磨损得厉害。指尖划过冰冷的塑料按键,一种久违的粗粝感传来。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小小的、毫不起眼的黑色移动硬盘上。它静静地躺在书桌角落,像一块沉默的黑色鹅卵石。
他拿起它,冰冷的金属外壳传递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
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