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烟雾浓得化不开,像凝固的灰色凝胶。
投影仪的光柱刺破浑浊的空气,将七张现场照片钉在幕布上,如同七道淌血的伤口。
“第七起了。”支队长赵刚的声音沙哑,像砂纸摩擦铁锈。他指着最新一张照片:本市著名慈善家李国栋,仰面倒在自家收藏室冰冷的金砖地面上,眉心一个干净利落的圆孔,血和脑浆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洇开一小片暗红。他身后,原本悬挂北宋《溪山行旅图》仿品的墙壁空空如也。
“跟前六起,手法一致。目标非富即贵,社会名流,现场干净得像被舔过,除了这个——”赵刚的激光笔红点移向死者摊开的左手掌心。那里,用极细的金色油性笔,画着一个近乎完美的莫比乌斯环符号。“死亡时间精确控制在凌晨三点零七分,误差不超过十秒。没有目击,没有监控死角捕捉到可疑人员进出,没有留下任何物理痕迹:毛发、皮屑、鞋印、指纹…连弹壳都没找到。子弹像是凭空消失。”
专案组副组长林薇坐在角落,指尖无意识地在摊开的笔记本上描画着那个扭曲的“8”字。她面前摊着前六起案件的卷宗,厚厚一摞,每一页都散发着绝望的气息。
亿万富翁、科技新贵、艺术巨擘……目标毫无关联,唯一的纽带就是财富、名望,以及掌心那个诡异的符号。
“邪门的是,”技术科的小王顶着黑眼圈站起来,声音带着熬夜过度的虚弱,“我们对所有现场进行了地毯式扫描,包括空气尘埃微粒分析。结果…干净得不可思议。
凶手仿佛穿着无菌服,在一个绝对真空的环境里完成了这一切。这根本不符合物理定律!”
会议室陷入更深的死寂。只有烟雾无声地翻腾。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连环凶杀,这是一场精心策划、超越常识的完美犯罪表演。凶手在嘲笑他们,用一个个无解的死亡谜题。
“动机呢?”有人打破沉默,声音干涩,“仇杀?劫财?那些失窃的古董字画加起来价值连城,但凶手似乎只取一件,更像是…标记?”
“仪式感。”林薇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锐利而疲惫,“更像一种宣告。宣告他掌控着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秩序。那个莫比乌斯环,就是他的签名。”
赵刚烦躁地揉着太阳穴:“宣告?向谁宣告?向警方挑衅?还是向…”他顿住了,没说出那个更令人不安的猜测——向某个看不见的观众。
“查!”赵刚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烟灰缸跳了一下,“掘地三尺!把所有受害者生前三个月的所有社会关系、行程轨迹、电子通讯、资金流向…交叉比对!我不信他是幽灵!”
林薇把自己埋在堆积如山的卷宗和闪烁的屏幕光里。受害者的社交图谱在她眼前疯狂蔓延、交织,像一张巨大的、混乱的神经网。
金融家、艺术家、慈善家…他们的世界看似平行,却在某个维度诡异地重叠。
她的目光停留在一张不起眼的合影上。那是第三位受害者——地产大亨王振海——在一次高端慈善拍卖晚宴上的照片。照片角落,一个穿着剪裁考究的深灰色西装的男人正微微侧身,似乎在欣赏墙上的一幅画。
他身形挺拔,侧脸线条清晰而冷峻,眼神专注得近乎漠然。他手里端着一杯香槟,姿态松弛优雅,与周围觥筹交错的喧嚣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