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码头弥漫着鱼腥味和柴油味。柯辰蹲在集装箱阴影处,耳麦里传来张铭的实时汇报:"东侧仓库有动静,红外显示五个人,其中两个持械。"
雨水顺着他的战术手套滴落,浸湿了手中照片——那是阮软失踪前三天在超市的自拍,笑容明媚得刺眼。
"A组就位。"柯辰按下通讯键,声音沙哑。他已经72小时没合眼了,太阳穴突突跳动,像有把钝刀在脑内搅动。
这次突袭源于线报:有人在南港码头交易一批新型毒品,附带"特殊货物"——据说是个与警方高层关系密切的女人。
仓库铁门被爆破的瞬间,柯辰第一个冲进去。刺眼的白光中,几个马仔惊慌失措地举起武器。枪声、喊叫声、玻璃碎裂声混作一团,但柯辰的注意力全被角落那个身影吸引——
米色风衣,栗色微卷发,正蜷缩在货箱后的女人。
"阮软!"
柯辰几乎是扑过去的。他抓住那女人的肩膀扳过来,却在看清对方面容的瞬间如坠冰窟——相似的身高体型,同样的发型衣着,甚至化了仿妆,但这不是阮软。
"救、救我..."女人惊恐地挣扎,手腕上有注射留下的针孔,"他们逼我穿成这样..."
柯辰的耳机炸开张铭的吼声:"小心!"
子弹擦着他耳际飞过。柯辰本能地翻滚躲避,同时掏枪还击。交火只持续了二十秒,五名嫌犯三死两伤。
"谁指使的?"柯辰踩住一名伤者的手腕,力道足以碾碎骨头,"那女人在哪?"
毒贩吐着血沫狞笑:"早被'蝴蝶'带走了...你永远找不到..."
柯辰扣下扳机。
法医实验室里,女技师正在分析仿冒者的DNA。
"不是整容,天生相似。"她指着屏幕上的面部对比图,"但阮小姐左眼角有颗小痣,这位没有。"
柯辰盯着解剖台上的尸体——就是那个称自己被逼假扮阮软的女人,抓捕后不到两小时就毒发身亡。尸检显示她体内含有高纯度甲基苯丙胺,以及某种未登记的新型化合物。
"查这个。"柯辰戳了戳毒理报告,"还有'蝴蝶'是谁。"
张铭递过平板:"暗网新崛起的毒枭,专做'定制服务'——包括找替身。"他滑动屏幕,显示几起类似案例,"最近三个月,已有五名与富豪亲属相貌相似的女性失踪。"
柯辰的视线黏在最后一条信息上:所有案件都涉及一种蓝色结晶状毒品,代号"蓝眼泪"。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未知号码发来一张模糊照片:阮软被绑在椅子上,身后是某处贴着蓝色瓷砖的墙面。附言:【她很想你】
照片Exif信息显示拍摄于六小时前,定位在城北废弃化工厂。柯辰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被张铭死死拦住。
"陷阱!"张铭亮出另一份资料,"'蓝眼泪'的原料是苯丙胺衍生物,那家化工厂八十年代正是生产这个的!"
柯辰甩开他的手:"所以?"
"所以这是调虎离山!"张铭调出地图,"所有线索都指向北边,但根据毒品运输路线分析..."他指向城南一片老社区,"货都是从这儿流出的!"
那是阮软童年住过的街区。
老社区弥漫着饭菜香气和孩童嬉闹声。柯辰伪装成查水表的工作人员,敲开了3栋502的门——阮软家旧址。
开门的却是个陌生老太太:"找谁啊?"
"居委会排查。"柯辰亮出伪造证件,目光扫过屋内布局——与阮软描述的完全不同,连承重墙都被打掉了。
老太太絮叨着住了二十年,柯辰的心却沉到谷底。直到转身时,他注意到门框上极浅的刻痕:一个小小的心形,里面刻着"R&C"。
阮软小时候常说她在家门刻了这个。
"楼下车棚,"老太太突然说,"以前是家诊所...专治小孩子梦游的。"
柯辰瞳孔骤缩。阮软从未提过这事。
车棚铁门锈蚀严重,挂锁却崭新。柯辰撬开锁,霉味扑面而来。里面堆满杂物,但地面有近期拖拽痕迹。推开几个纸箱后,墙上露出扇伪装成货架的暗门。
门后是间简陋实验室:烧杯、试管、离心机,还有几个贴着"蓝眼泪"标签的密封袋。角落里,一台老式显影仪嗡嗡作响,正自动打印照片——
最新一张缓缓吐出:阮软被绑在同一把椅子上,但背景换成纯白墙壁。她嘴唇干裂,眼睛却亮得惊人,左手小指以奇怪角度弯曲着(那是大学时打篮球骨折留下的旧伤,绝对无法伪造)。照片底部用口红写着:【他们在喂我吃药】
柯辰的血液瞬间沸腾。他注意到阮软右手紧攥着什么东西,放大后隐约可见是半张被撕碎的药片包装,上面有个残缺的蝴蝶图案。
"'蝴蝶'不是人名。"他对着耳麦说,"是毒品标记。"
与此同时,张铭发来紧急消息:"化工厂发现大量'蓝眼泪'成品,但更惊人的是——缴获的账本显示,陆明川被捕前曾巨额注资这个项目!"
柯辰的太阳穴突突跳动。陆明川在监狱,阮软失踪,毒品网络,刻意引导的线索...这一切像张精心编织的网,而阮软就是诱饵。
他最后环视这个隐藏在老社区的制毒点,在门后发现一行刻得极深的小字:【R,记住衣柜】
这是阮软的笔迹。
柯辰掏出手机拍下所有细节,包括那个残缺的蝴蝶标志。走出车棚时,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蓄势待发的黑曼巴。
无论幕后黑手是谁,他们犯了个致命错误——
不该让他看到阮软还活着的证据。
更不该让他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