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楚清韵也收到了宁远侯府的请帖。她的庶母周氏喜形于色,立刻命人准备新衣首饰。
"这次可要好好把握机会。"周氏皮笑肉不笑地说,"世子既然同时邀请你和沈家丫头,就是想看看谁更合他心意。你若再搞砸了..."
楚清韵低头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藏在袖中的匕首——沈清梧送她的那把。
"听说世子喜欢诗词,你今晚好好准备几首。"周氏继续道,"明日我会派人跟着你,若你敢与沈家丫头眉来眼去,小心你弟弟的清枫..."
楚清韵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吓得周氏不自觉后退半步。
"女儿明白。"楚清韵的声音冷得像冰,"明日定会好好'表现'。"
周氏匆匆离开后,楚清韵从枕下取出一张纸条——这是今早一个小乞丐偷偷塞给她的。上面只有寥寥数字:"明日诗会,见机行事。—清梧"
她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嘴角微微上扬。
次日,宁远侯府花园张灯结彩,宾客如云。世子特意将诗会设在临水的亭榭旁,取"曲水流觞"之意。沈清梧到得稍早,选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不多时,楚清韵在周氏的"陪同"下也到了。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又迅速分开。楚清韵被安排在世子近旁的位置,而沈清梧则坐在女眷席的末端。
诗会开始,世子率先赋诗一首,众人纷纷称赞。轮到楚清韵时,她起身吟了一首《春思》,诗句清丽脱俗,引得满座赞叹。世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举杯向她致意。
"沈小姐才名远播,不知今日可有佳作?"世子突然将话题转向沈清梧,眼中带着挑衅。
沈清梧微微一笑,起身吟道:"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她故意选了这首写离愁的《木兰花慢》,诗中"年少抛人容易去"一句,暗讽世子见异思迁。在座不少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窃窃私语起来。
世子脸色微变,强笑道:"沈小姐果然才思敏捷。不过诗未免太过伤感,不如我们来对对联,活跃一下气氛?"
他环视众人,目光停在楚清韵身上:"楚小姐,我出上联:'水底月如天上月'。"
楚清韵略一思索,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世子大喜,以为楚清韵在暗示他,更加热切地凑近:"楚小姐对得妙!我再出一联:'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楚清韵微微一笑,看向沈清梧:"沈小姐博学多才,不如你来对下联?"
沈清梧会意,起身从容答道:"'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这两句本是《诗经》中的情诗,被她们这样一唱一和,倒像是两人在隔空传情。世子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两位小姐倒是默契。"他冷声道,"不如我们换个玩法。我出一个题目,请两位即兴赋诗,看谁更胜一筹?"
不等她们回答,世子已经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就以'闺怨'为题吧。"
在场众人都嗅到了一丝火药味,纷纷屏息观望。沈清梧和楚清韵对视一眼,各自提笔。
不多时,两人同时搁笔。世子上前先拿起楚清韵的诗稿,朗声读道:
"深闺寂寞锁春光,燕子双飞绕画梁。独坐小窗谁共语,满庭花影月黄昏。"
众人称赞不已。世子又拿起沈清梧的诗稿,读道:
"妆台鸾镜暗生尘,杨柳青青几度春。独倚阑干人不会,自家拈取自家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