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顾府,顾芊棠刚踏入院门,便见清语急匆匆迎了上来。
看清她浑身湿透的模样,清语不由得惊呼一声,快步上前扶住她的手臂,语气里满是心疼:“小姐!怎的淋得这般狼狈?这秋日的雨水寒凉,仔细伤了身子!”
顾芊棠拍了拍她的手,笑着宽慰道:“无妨,只是半路遇了骤雨,不打紧。”
“这还叫不打紧!”清语皱着眉,一边扶着她往屋内走,一边麻利地吩咐下人,“快,去备一桶滚烫的热水来,再煮一碗驱寒的姜汤,切记要煮得浓些!”
进了屋,清语连忙取来干净的海棠色罗裙,又拿过干帕子,小心翼翼地为顾芊棠擦拭发间的水珠。
她的动作轻柔又急切:“小姐素来畏寒,偏生遇上这鬼天气,若是染了风寒可怎么好?方才听闻小姐是和大皇子殿下一同出去的,怎的没寻个地方避避雨?”
顾芊棠坐在妆台前,任由她打理,闻言淡淡应道:“雨来得急,山中无处避雨罢了。”
她不愿多提方才与文松砚共遮一袍的情形,便转移话题,“今日在竹海救了只受伤的小麂子,倒是桩趣事。”
清语手上的动作一顿,随即嗔怪道:“小姐倒是还有闲情管这些,先顾好自己才是。”
说话间,下人已将热水送来,清语连忙扶顾芊棠起身,“快些沐浴暖暖身子,姜汤我亲自盯着,等您出来刚好能喝。”
顾芊棠点头应允,转身进了内室。隔着屏风,隐约能听见清语在屋外低声叮嘱下人添柴,语气里的关切真切又实在。
她望着氤氲的水汽,紧绷了一路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不论前世今生,清语,始终这般贴心周到,将她照料得无微不至。
待她沐浴完毕,换上干爽的锦袍出来时,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已摆在桌上。
清语端起姜汤递到她面前,眼神里满是期盼:“小姐,快趁热喝了,喝完整个人都暖了。”
顾芊棠接过碗,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入腹中,驱散了浑身的寒气。
她将空碗递还给清语,唇角终于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辛苦你了。”
“小姐说的哪里话,这都是奴婢该做的。”清语笑着接过碗,又为她沏了杯温茶,“您坐着歇会儿,奴婢去吩咐厨房备些清淡的晚膳。”
顾芊棠颔首,目送她离去的身影,屋内暖意融融,驱散了雨天的湿冷,也冲淡了白日里那点莫名的局促。
*
顾芊棠正临窗坐着翻书,窗外雨歇风凉,檐角还滴着水珠。
忽闻门外传来轻缓的脚步声,夹杂着婢女低低的问询。
抬头便见莫惊春立在门口,他身着一袭月白长衫,墨发用玉簪束起,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惯有的清冷,唯有眼底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关切,落在她身上时更显柔和。
“表哥。”顾芊棠放下书卷,起身颔首,唇边漾开一抹熟稔的笑意。
莫惊春缓步进屋,目光先扫过角落清语叠好的湿衣,又落回顾芊棠略显苍白的脸颊,声音低沉平缓:“听闻你今日淋雨归来,可有不适?方才安宁公主殿下还遣人来问你的情况,她身子弱,倒还记挂着你。”
“不过些许雨水,并无大碍,表哥不必挂心,也替我谢过阿意。”顾芊棠浅笑回应,示意他落座,语气里带着与挚友相关的暖意,“她身子本就弱,反倒还记挂着我,回头我亲自去韶华宫探望她,再给她带些她爱吃的桃花酥和枣泥山药糕。”
清语端来温茶,低声补充:“表少爷放心,小姐已沐浴喝了姜汤,身子暖和着呢,方才还念叨着天晴就去见安宁公主殿下呢。”
莫惊春接过茶盏,指尖微顿,看向顾芊棠的目光多了几分认真:“秋日雨寒,纵使你习武之人,也需谨慎。往后出门,让下人多备些雨具才是。”
他语气平淡,却字字透着关心,又补充道,“我房中有上好的驱寒药膏,稍后让下人送来,睡前涂抹在手腕处可防着凉。你若用着好,也给安宁公主殿下带些去,听闻她往年秋寒易犯咳,这个管用。”
“多谢表哥费心,也替我记着给安意带药膏。”
顾芊棠心中一暖,这位亲表哥虽性子清冷,待她却向来周到,连她的手帕之交都一并记挂着,这份情谊让她倍感妥帖。
莫惊春微微颔首,没再多言,只是静静陪她坐了片刻,目光落在窗外的竹林剪影上,周身气息沉静如潭。
顾芊棠也不说话,重新拿起书卷,屋内只剩翻书的轻响与檐角的滴雨声,氛围静谧又安稳,偶尔想起文安意的近况,唇角便不自觉带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