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你撕的不是海报,是通缉令
清晨六点整,像一声无声的号令,明华市所有接入市政系统的电子广告牌,同步切换了画面。
起早上班的社畜揉着惺忪的睡眼,在公交站台等待那趟永远迟到的57路;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党,嘴里叼着包子,正冲向地铁口。
下一秒,所有人的脚步都像被施了定身咒,齐刷刷地顿住了。
屏幕上,是一张巨幅海报。
海报的主体是苏小满的一张高清照片,但那双本该灵动清亮的眼睛,被P成了两个空洞的漩涡,嘴角挂着一抹诡异的微笑,细密的丝线从她头顶和四肢延伸出去,末端连接着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整个人像一具被操控的提线木偶。
照片上方,一行猩红加粗的黑体大字,如同一盆当头泼下的脏水——
【警惕情绪煽动者!某插画师利用未成年人心理脆弱谋取流量!】
照片下方,是几行小字,选取了展览墙上最激烈、最偏执的几句留言,旁边附上了几位心理专家的“权威解读”,字字句句都在暗示苏小满的行为是在诱导青少年走向极端,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吃“人血馒头”的流量狂欢。
“卧槽!”
顾昭一脚刹车,把他的宝贝机车甩出一个近乎漂移的甩尾,停在了最近的一个公交站台前。
他死死盯着那张海报,几秒钟后,一股能把人点燃的怒火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血压瞬间飙到珠穆朗玛峰。
他掏出手机,手抖得差点没拿稳,拨通了苏小满的电话,声音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小满,别出门!他们疯了!全市的公交站台、地铁口,全都是那玩意儿!落款是……妈的,是市教育局下属的宣传中心!”
这意味着,这不是小打小闹的抹黑,而是来自官方渠道的、降维打击式的“定性”。
电话那头,苏小满的声音却异常冷静,冷静得像一块捂不热的冰。
“知道了。所有人,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顾昭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这都快把咱们打成社会公敌了!再不动,家都要被偷了!”
“别急,”苏小满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奇特的、仿佛猎人发现猎物踪迹的兴奋,“他们送了份大礼来,我们得先验货。”
半小时后,展览车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
团队所有核心成员都到齐了,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李然和拳馆兄弟们从全市二十多个站点拍回来的海报照片。
“这帮孙子,太阴了!把咱们的展览P得跟邪教现场似的。”一个技术宅小哥气得直砸键盘。
“这照片的拍摄角度很刁钻,”李然指着屏幕,眉头紧锁,“选的是前几天展览被查封,我们最狼狈的那天晚上拍的。这说明,对方内部有人一直在现场盯着我们。”
“不,不止是盯着。”苏小满上线了。
她将一张最高清的海报照片拖到屏幕中央,不断放大,直到图像边缘出现了马赛克。
“看这里。”她指着画面右下角一个被阴影覆盖的角落,“查封当晚,现场除了我们和执法人员,没有其他人。但这个角落,放大看,有一个穿着灰色连帽衫的模糊身影。这个人,和那天晚上偷偷帮我们续租场地的神秘人,是同一件衣服。”
众人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所以……”顾昭立刻反应过来,“这张照片,不是执法人员拍的,而是那个神秘人拍的,然后泄露给了‘心灵灯塔’的人,再由他们包装成‘官方物料’给了教育局?”
“正确。”苏小满打了个响指,“他们以为这是锤死我们的铁证,却不知道,这张照片本身,就是他们内部有人跳反的证据。”
她立刻给那个被他们策反的技术员阿杰发去一条加密信息:“逆向追踪这张图片的原始数据,我要知道它的拍摄设备、精确到秒的拍摄时间,以及第一次被上传到网络时的IP地址。”
做完这一切,她环视了一圈愁云惨淡的众人,嘴角忽然勾起一抹狡黠的笑。
“兄弟们,emo什么?格局打开。这哪是公关危机,这明明是送上门的二创素材啊!”
她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计划——“海报重生计划”。
“澄清?辟谣?那是上个版本的玩法了。”苏小满晃了晃手指,“现在流行的是,在你的BGM里打败你。他们发布海报,是想定义我们。那我们就把定义权抢过来。我们不撕,我们改!”
凌晨两点,月黑风高夜,正是搞事时。
顾昭带着他那群平时在拳馆里挥汗如雨、荷尔蒙爆棚的兄弟们,人手一个背包,鬼鬼祟祟地出现在了城市各个角落。
一群能把人打进ICU的铁拳,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捏着喷漆罐和马克笔,对着苏小满的海报进行“艺术加工”。
他们给照片上被P成木偶的苏小满,画上了一对巨大的、冲破丝线的翅膀。
在“情绪煽动者”五个大字旁边,他们手绘了两个巨大的引号,让这个词瞬间充满了讽刺意味。
海报下方那些污名化的小字,被他们用白色的喷漆温柔地覆盖,然后在空白处,一笔一划地补上了一句崭新的话:
“她说,疼的孩子,不该沉默。”
他们像一群暗夜里的精灵,迅速地在二十多个站点的海报上完成了涂鸦,然后消失在黎明前的最后一丝黑暗里。
第二天早高峰,当市民们再次路过那些广告牌时,彻底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原本充满恶意和攻击性的海报,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幅幅充满反叛精神和温暖力量的街头艺术品。
那个被污蔑为“傀儡”的女孩,仿佛在涂鸦中获得了新生,正要挣脱束缚,振翅高飞。
“卧槽!这是什么神仙操作?昨天看着还来气,今天看着怎么有点想哭?”
“‘疼的孩子,不该沉默。’这句话直接给我干破防了!”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把抹黑变成宣言,太酷了!”
人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被涂鸦的真相#这个话题,以一种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在短短一小时内,直接空降微博热搜榜第一。
这还没完。
陈知遥,那个内向敏感的绘画特长生,在这场反击中贡献了最天才的一笔。
她通宵写好了一个简单的AR互动程序,并把下载链接附在了热搜话题里。
路人只要下载程序,用手机扫描任何一张被改造过的海报,奇迹就会发生——
屏幕里,照片上的苏小满会缓缓转过身,撕下脸上那张空洞的木偶面具,露出自己真实的、温柔而坚定的脸。
而在她身后,三百个模糊但真实的孩子面孔会逐一浮现,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表情,最后,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一句话:
“我们在。”
而林潇潇,则主动承担了最艰难的线下任务。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实习生,而是成了一位真正的战士。
她在几个改造过的站点之间轮流值守,当有路人或媒体提出质疑时,她不争辩,也不解释,只是平静地看着对方,轻声问一句:
“你……愿意听听S00的故事吗?”
傍晚时分,最后一批被涂鸦的海报,终于在市政部门的干预下被全部撤下。
苏小满站在空荡荡的站台前,城市的晚高峰华灯初上,车流如织。
她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阿杰发来的新线索。
【IP地址最终指向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博文的私人服务器。
另查到,其个人账户近三年内,有十八笔来自“心灵灯塔发展咨询有限公司”的大额转账,名目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费’。】
证据确凿,直指幕后黑手。
顾昭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紧握手机、指节泛白的模样,低声问:“证据链齐了,下一步,怎么撕?”
苏小满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车流,望向远处那辆依旧停在广场上的展览车。
孩子们正围在一起,合力绘制一幅巨大的新海报:一个裂开的巨大面具下,无数双不同大小的手,共同托举起一颗正在发光、跳动的心脏。
她笑了,那笑容里没有复仇的快意,只有一种运筹帷幄的笃定。
“这次,我们要让他们自己摘。”
展览车内,团队成员们正围着一块巨大的数据白板,兴奋地复盘着今天这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舆论反击战。
热搜的每一个数据峰值,AR程序的下载量,网友的每一条高赞评论,都像一枚枚勋章,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苏小满看着屏幕上那条已经冲到热搜巅峰的词条,嘴角的笑意却慢慢淡了下来。
她指着后台流量来源分析图上一个毫不起眼,却在持续稳定增长的区域,轻轻敲了敲屏幕。
“你们看这里,”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了下来,“这个IP段,有点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