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一年的春节,东子一家是在新楼房里度过的这一年也是北京解除烟花爆竹禁令的第一个年头,东子一家正好赶在了新华北路的这个不眠之夜。这条街到了晚上相对较为安静,尤其这条大街的南半段,路两边都是居民小区的居民楼。到了除夕夜正好没有什么车辆行人,所以就成了礼花炮仗的海洋。过了零点,中断了春晚之后。大家都会兴高采烈地跑到大街上燃放花炮。
东子一家根本就不用出门。站在床上就可以看外面的那些火树银花,那些五彩缤纷。那些狂轰乱炸。平儿支撑着虚弱的身子,勉勉强强也凑单了窗台。东子站在平儿身边,隔着窗子望着一闪一闪的灯火,一边和平儿道:
“过了假期,就去住院吧,好歹有护士和病友陪着,总比窝在家里要好,万一哪不舒服随时都可以解决,也省的妈着急,我心里也踏实,咱们也和哥姐他们说一声,家里有我那,”
平儿的脸在火光的映衬下,没有什么表情,可能是刚从卫生间里出来吧,东子摸着平儿的手,有些凉,拽了拽她披着羽绒服。
“多少年没看见放花了,这新品种还真不少,花都漂亮有长了,又想起在大河沿燃放鞭炮的场景来了,哥哥,姐姐,马超,大帅那个时候多好啊!你放二踢脚拿着就哆嗦忘啦?去医院也没用了,我知道,从这次过节来看,哥哥姐姐和咱们的关系大不如前了,不知道我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孩子还没上班,妈已经老了,我真的舍不得你们,舍不得刚搬进来还没有暖热乎的这个家啊,我为什么不愿意去住院那,我怕,我怕回不来了!”
一家人坐下来,勉强吃了几口饺子,东子又得值班去了。过了春节假期,大帅打电话叫来了志刚,和东子一起送走了平儿,重新住进检验所。 甭管能不能治好吧,起码住在医院,平儿也踏实,东子上班儿, 也不会分心。
冬天没下雪,灰蒙蒙的天空,渐渐地远去,春天开始在白玉兰的花萼里走了出来。平儿住进了医院里的单间。一个病床成了东子的专属。在她的病房后窗户的下面,有一处大树环抱,绿草如茵的院落,东子可以在闲暇去锻炼身体,平儿就可以站在窗户那里一边刷牙看着东子在那里瞎比划。
东子也可以去西面对家属区那边楼房的空隙里有一处单双杠可以供东子表演一番。医院的伙食虽然不太好吃,但不太贵,不过他们也不用担心,反正可以报销。
东子在这里还有一支爬山的队伍,这里的后勤人员有刘淑华是个焊工,过去可是焊过南水北调的大管子的。还有高国防开救护车的,也是冬泳队的,办公室的刘洪斌跑友加骑友,也是行走支队的领队,另一个领队就是华子了,驴友加骑友,再加上胜利,胜利媳妇,胜利妹子,还有田哥,这支队伍就基本齐了。
平儿没了卸药的摧残。脸色逐渐开始变得红润起来,高蛋白的及时,也让她的体质走了本质的变化。但在治病这这一层面上,并不乐观。到了春天,反而开始有些反复了,身体又变的虚弱起来。但相对而言,比起冬天来要强多了。精神上有了一些变化,开始起床略微的活动一了,尤其是开始抽起烟来。三个月后的一天,平儿又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在医院里散发的一张小广告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志刚过来了,东子陪着,三人来到了市里二环路立交桥东北角的官庄一所医院,在那里有一个挂靠的诊所,又一个中医粉墨登场了。没有办法,病重乱投医嘛!千古一理。平儿也是俗人,她是看着坚强的毅力过去的,医院护士本来是不同意她外出的,她的身体状况也是不允许的。
不过要说起来,这一家医院还是很有特色的。这个特色就是编故事。
这个诊所里的医生,就是一个传奇。大夫姓刘,算下来还是平儿的本家。刘大夫出身于贫困的河北农村,一个农家子弟逆袭反转穿上了白大褂。广告里是这么介绍的。刘大夫兄弟五个。老么的他五岁过继给了舅舅,不过也没有逃离开农村,和大作家路遥一样,刘医生被是舅舅和舅母的抚养长大成人。他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舅舅就因为癌症过早地去世了。不久舅妈传染了癌症,刘大夫是在癌症的煎熬成长起来的。l
就在这种摧残的过程中,他也象路遥一样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经过了几年的艰苦奋斗,刘医生终于上了大学,他励志学医,并就此萌发了攻克癌症这颗毒瘤的宏大志愿。他刻苦钻研发奋努力,大学毕业后考研,最后又去美国深造,彻底攻克癌症这个顽固的堡垒。学成归国,他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采用中医医结合的方式,开始了中医中药哦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刘医生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家乡父老的辅助下他很快建立了一个中药工厂,开发利用中草药,并在工厂的基础上又搞起了一个科研所,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医院。经过临床的反复试验他的舅母竟然奇迹般的生存了下来。
研发了出来的是两种神药,一种是膏药,贴在患处的皮肤表层,药物通过皮肤渗透然病灶,彻底解除病灶的武装。这个效果还不成功的话,再用另外种神药,他研发的一种丹药。这种口服的丹通过肠胃进入血液然后对癌症病灶进行攻击。最大限度对癌细胞进行绞杀。两种药物双管齐下,彻底把癌症的病灶消除。
老了广告的宣传,也看了诊所外面的宣传橱窗,东子对刘医生多少还是佩服的,毕竟人家是刻苦的,什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嘛,就象路遥容易呀!
回到了平儿的身边,刘大夫基本和他们姐俩也已经治疗完了,志刚已经拿好了两大包子的药等在身边了。东子翻看到了一下药物之后,感觉也就是普通的膏药和丹药呀,他甚至觉得跟那个高碑店的老头所讲的那种也没有多大区别呀。这时候大夫对东子进行了这样的解释。
“你爱人这个病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了,所以要不间断的吃我的这个药,一个疗程可能不够,要三到五个疗程差不多就可以解决了,所以你要坚持服。千万不能中断,只要坚持到第七个疗程服就会发生奇迹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们,你爱人这个病不是慢慢的轻轻松松地就好起来的,必须经过一场大的动荡,突然的一次大的爆发之后奇迹才会出现的,这一点你们一定记住了,切记,切记!”
平儿住进了结核研究所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流传出去了,很可能是开发公司的刘姐传布出去的消息吧?过去菜市场里很多的旧同事,突然抱团来到了医院看望平儿,大家伙非常吃惊,平儿变成了秃子,有人立马送来了头套,开头老胡还给萍儿送来了一个小录音机。说为萍儿姐妹儿。最后来的就晚了,那已经是几天以后了,探望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可以说人们是念着旧情来看最后一眼的吧?
陈艳敏是最后一个冒头的。她没有带水果和保健品,而是带来一个饭盒,来了以后就和平儿粘在了一起,两个人有着说不完的话。正好萍儿早已经吃腻了医院里伙食。对艳敏的烟火气很是感冒。她吃的很香。艳敏深情地看着她吃。两个看着笑着,又哭了起来。送到楼下,艳敏红着眼睛嘱咐东子道。
“看样子我这个妹子恐怕真的不行了。要不是那个刘娘们告诉我,这最后的一面就真的错过了,你好好地待她吧。说不定已经是最后的日子了。”
说着,眼泪又涌了出来,她赶紧抹了一把:
“我在顺义分店上班,干一天歇一天。明天我上班。后天中午我再过来,你后天就不用给她订饭了。以后我有功夫都是隔一天来给她送一顿饭。只要我没事,我就会过来,你回去吧,别让她等着”。
望着艳敏远去的背影,东子半天才回过神来,这艳敏可以说是平儿最好的的一个朋友了,现在都多少年不来往了,还能做到这样,东子有些意外。
送走了艳敏以后,东子来到了平儿的床头。平儿对东子叹了一口气说道。
”现在陈彦敏过得挺惨。她老公早就把
东子听了,不以为然,他还有这不相信,世间竟然会又这样的事情?她怎么会傻到了这种程度呢?
“好啦,人家的事情子咱们也管不了,我可能也活不了多少日子了,你记住了以后要是有条件,就帮她一把,就帮她一把吧!我估计以后她可能还再来的,我欠她的情就指望你还了,你看她需要什么的时候,你就伸把手就伸把手吧!估计她寂寞的受不了。也可能用得上你帮忙那,也说不定,到时候就看你的造化了,反正我已经这样了。你要是能把她弄到手,那就算你本事了。”
“”哎呀,我的老婆呀,你都想哪儿去了,不是有句古话说吗,朋友妻不可欺呀,你的闺蜜我哪能染脂呀!再说了,她那个冷面孔,我看着就犯怵。”
”得了吧,你跟我装什么装啊,你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不过艳敏一直看上你,倒是真的,你忘了?在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就嫌弃你黑不溜秋的,且坐没坐像站没站像的,说话也不敢抬头看人的样子,也的确不会有多大出息。哪有人家李忠帅气呀。而且又是党员又是军人,还是当了13年的志愿兵啊。她本来是可以是随军的。谁像你呀,一个臭养路工,怎么跟人家比呀。”
“行啦,你也别糟蹋你爷们了,都这么长时间的老夫老妻的,干嘛呀!我现在不也是一个小先生了吗?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半个知识分子了吧。不要再嫌弃了好吗?其实艳敏长得并不好看。她不就是白点儿吗。但是她那个惨白的脸,有点过,还不爱笑,就不如你”。
”她的腰肢还是挺好的,你看她长得多匀称那,不像我大肚子,大屁股,大粗腿的。唉,可惜了,他丈夫好几年没贴她的身子了。我估计什么时候她可能忍不住还可能倒向你也说不定呢?你可要提高警惕,可别让她勾引过去。”
“老婆你放心吧,这点儿定性我还是有的。再说了我也不知道她家住哪啊,她闺女还在身边那哪有我的机会呀!”
“看看上心了吧,我就知道你这么一个德行。这还没怎么回事儿,你就开始琢磨起来了,还说你丫是一个好鸟,切!”
东子是一个老实人。他像听那个高碑店的蒙古大夫一样,也是挺相信萍儿的,从而也就相信了这个刘大夫的神药了,随着天气的变暖春姑娘终于到来了。转眼就快到五一了,那就是东子与平儿结婚16周年的日子。冬子想在这天庆祝一下。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结婚纪念日。
大帅已经在北京的一所商务学校学习快三年了,这个志愿也是听从平儿的选择做出的,没想到世界风云变幻,这累学校渐渐地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学校距离家很远不说,坐车还非常的不方便,而且最后的一段路还没有通公交车,所以这让孩子很是苦恼。大帅也想妈妈,但因为妈妈也顾不了她,她不得不住校生活,这让东子的日子就更加的单调无聊。
家里就剩下老岳母一个人,孤独寂寞也就一同来袭。东子的孤独寂寞倒还是可以排遣的,时不时地就和刘洪斌华子一起爬山,有时候烦躁的没法,大早上的就去找朋友跑步。只有爬累了跑累了才能睡得着。或者是不断的加班。只有让自己精疲力尽了,才能排遣心里寂寞跟无聊,他真的开始想着艳敏的美体了,也就更辗转反侧了,无怪乎平儿说他那个德行了。
老岳母住进新楼以后。跟周围的街坊邻居都不熟悉,也就不敢出门,也没处去,所以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等着东子的回来,老岳母一天到晚碰到的带气的总活物只有东子,所以老太太看到姑爷进门,立即跑出来,
”回来啦,累不,去洗洗澡吧,今天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爆羊肉,你喝点?”
能不能给我揉揉,好,好,谢谢,我这把老骨头了,还拖累你们,真……”
东子一边吃一边喝,只能有酒喝,在他跟前就没大事
“行,妈,我这就给你按按,您也甭客气什么拖累不拖累的,这些日子,忘了给你按摩了,嘿嘿!”
老太太一边享受着一边感慨地说。:“ 你这么伺候我可比宝生强多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你哥怎么老不冒头了呢?就连马超也不冒影了。自从搬了新楼以后,他们好像突然就不认识这个门了似的,我是真的白疼他们了。”东子看了老太太一眼,一边按摩着一边说的。
“没有,妈,现在我哥厂子事多了,他升职当上了主任了以后。不象过去管库那么轻省了,他只要是有功夫,也还是去照顾宝平的,要不然我一人忙前跑后的伺候,还真的够呛。要说起来他们也不容易。前些日子。平儿最重的那些日子,我哥连着跟我倒着班,咱不能把这些好处给人忘了是不是,您忘了,春节他们三口子不是请您过去过节去了吗?您不去,人家不是也来了嘛!特别是咱们住的这个两居室,购置款不是我哥掏的那一万块,咱们还不是住不进来吗?”
老太太听了以后不言语了,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她还是不满她的这个养子的。东子也是不太满意他的这个大舅哥,可话又说回来,最早东子进门的时候,做的第1个对不起人家的事情就是雀占鸠巢把人家给撵走了吗?让嫂子在刚生孩子没长没多长时间。就不得不离开家跑农村去受罪。这一点到什么时候也是对不住人家的。当然啦,这也是因为老岳母为了自己的亲闺女。杨紫肯定是要舍弃的了。也怪那个时候实在是穷在分的要有房子的情况下谁能那么干呢?不过从那个时候起,东子就写的他对不起他这个大舅哥,老太太也是因为有了这个房子,才能保证招这么一个女的进来。所以她的这个抱养的儿子就不得不舍弃了。自他们被撵走之后,好几年儿媳妇儿都转不过弯儿来,登婆婆的家门,比上刀山,下火海都难,回想那几年专门请嫂子回家。平儿那时候真的费尽了心思和口舌,总算是让儿子儿媳妇在他们搬到大河沿12号以后,一家人才算彻底的圆满团圆。了。
回想到这一切,东子认为还是自己先对不起人家,所以到现在人家怠慢了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你这么一想,你的心里也就平和的多了。
“妈,你也不要多想了,儿子好坏都是有定数的,我也不是拆你们母子,你有我这么一个儿子不就得了,我哥嫂那边你也不要太苛求了,毕竟人家是一大家子人呢,也就有一大家子的事儿,你也不要太较真儿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