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严浩翔:回声十二载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NT  严浩翔 

静待花开的日子

严浩翔:回声十二载

上海的春天来得迟疑,空气中总浮着一层薄薄的、挥之不去的湿冷。窗外的梧桐新叶刚抽芽,便被一场又一场的“静默”按下了暂停键。城市安静得能听见鸟鸣,卯书云的世界,也在这份特殊的安静里,缩回了滨江那处顶层公寓的书房。

这是2022年的上海,一个被按下了慢放键的春天。高考的日期在焦灼的等待中最终确定延期,那份悬而未决的焦灼,像窗外连绵的阴雨,无声地浸润着人心。

卯书云的书桌临窗,对着空阔的黄浦江。江面船只稀疏,水流似乎也缓了。她的复习资料整齐地码在桌角,旁边放着一只素白的马克杯,杯沿残留着一点温热的奶渍——那是外婆秦蕴芝清晨送来的杏仁茶,用小火慢煨,滤尽了渣滓,只留下暖融融的甜香和安神的气息。外婆总说:“囡囡,吃口热的,定定心。”

**家人的陪伴,是落在生活褶皱里的光:**

1. **外婆的花与时间:**

外婆的花房在顶楼,成了卯书云短暂透气的小天地。不能出门的日子,外婆侍弄花草的时间更长了。她会挑一盆开得最好的重瓣茉莉或素心兰,小心地搬到书房靠近卯书云的位置。花香清幽,不扰人,只在鼻尖萦绕一丝若有似无的甜静。

高考延期消息公布那天,卯书云对着电脑屏幕沉默了很久。外婆没说什么,只是拿起小剪子,细细修剪着一盆文竹过于繁茂的枝叶,动作轻缓,带着一种岁月沉淀的从容。剪下的碎叶落在白瓷托盘里,发出极细微的沙沙声。末了,外婆才温言道:“多出来的辰光,是老天爷多给侬点根须扎牢点,覅慌。(多出来的时间,是老天爷多给你点根须扎牢点,别慌。)” 她指了指那盆修剪后更显清雅的文竹。

2. **奶奶的针线与静默:**

奶奶沈静仪不再绣繁复的花样。她带来一块素色的真丝软缎,就坐在书房靠墙的圈椅里,对着光,用最细的银针,穿起最柔韧的丝线,一针,一针,绣着最简单的竹节。针尖刺透丝绸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她绣得很慢,目光专注。卯书云偶尔从书页中抬头,撞见奶奶沉静的侧影,或是奶奶适时递过来的一小碟剥好、去了芯的莲子。那份专注的宁静,像一道无声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浮躁。

3. **爷爷的“远程”守护:**

爷爷卯振邦人在集团总部坐镇,心却系在滨江的公寓。他从不直接打电话询问复习进度,只是隔三差五,卯书云会发现公寓门口的智能保温箱里,多了一份老字号刚出炉的、酥皮层层叠叠的鲜肉月饼,或是几盒包装极其朴素、内里却极其珍贵的时令水果(特殊时期,这几乎是他表达关心的唯一方式)。东西总是热的、新鲜的,无声地传递着:“囡囡,好好吃饭,爷爷在。”

4. **大表哥的“壁垒”:**

卯子珩的存在感很低,却无处不在。他大部分时间在隔壁房间处理视频会议,屏幕的微光映着他冷峻的侧脸。公寓的门禁系统被他升级到最高级别,任何非必要的打扰都被隔绝在外。卯书云需要的复习资料电子版,总能在她开口前,安静地出现在书桌云盘共享文件夹里。有一次社区通知核酸,时间临时提前,卯子珩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硬是协调到了楼栋最末一班,让卯书云完整做完了一套数学卷子才从容下楼。他像一道沉默的影子,为她划出了一方绝对安稳的领域。

5. **二表哥的“频道”切换:**

卯子琛被困在自己家,视频就成了他释放活力的唯一通道。每天下午四点,卯书云的手机准时响起欢快的铃声。屏幕那头,卯子琛顶着乱糟糟的头发,背景音乐震天响:“妹妹!站起来!跟阿哥做广播体操!第三套!预备——起!” 他动作夸张,表情搞怪,卯书云通常只是扶着书桌,看着他笑,偶尔被他的滑稽逗得肩膀微颤。这短短的十几分钟“运动”时间,是卯书云一天里唯一能彻底放空大脑、让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的片刻。卯子琛的活力,像穿过厚重云层的一束光。

6. **父母的“声音”疗愈:**

父亲卯文渊被隔离在天文馆。他每晚的视频通话,背景常常是巨大的星图或望远镜的剪影。“书云,侬看,今朝木星合月,老好看额。阿拉格点事体,放到宇宙里厢,真真是芝麻绿豆大。(书云,你看,今天木星合月,很好看的。我们这点事情,放到宇宙里,真是芝麻绿豆大。)” 他用天文现象做比喻,聊时间的相对,聊尘埃的永恒,声音平缓,带着学者特有的理性与宽慰。

母亲苏曼微则成了卯书云最温柔的“背景音”。她的大提琴不再演奏高难度的协奏曲,而是常常在卯书云挑灯夜读时,在客厅拉起舒缓的巴赫无伴奏组曲。琴音低沉、醇厚,如同温暖的潮汐,一波一波地漫过书房的门槛,包裹着书桌前的身影。有时卯书云会被一道题卡住,眉头紧锁,琴音便会适时地转换,变得更加轻柔、绵长,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抚平她眉心的褶皱。

**卯书云的日常:在不确定中沉淀**

日子在书页的翻动、键盘的敲击、窗外的雨声、家人的絮语和琴音中,缓慢而坚定地流淌。延期的高考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却也给了卯书云更充裕的时间去沉淀。她不再追求刷题的数量,而是更注重理解和梳理。演算的草稿纸上,字迹清秀工整;错题本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思路的断层和突破点。她的沉静,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淬炼出一种柔韧的定力。

**高考日:在寂静中奔赴**

七月的高考日,上海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炽热而明亮的阳光。城市尚未完全恢复喧嚣,街道显得格外空旷。

* 卯子珩的车早早停在楼下。卯书云下楼,看见外婆站在单元门内的阴凉处,手里拿着一小把带着晨露的茉莉花,用细细的棉线系着。外婆没说话,只是把花轻轻别在卯书云米白色连衣裙的襟扣上。清雅的香气瞬间萦绕。

* 奶奶沈静仪站在外婆身旁,递给卯书云一个素色的小布袋,里面装着几块她亲手做的、松软微甜的茯苓糕:“垫垫饥,覅紧张。(垫垫肚子,别紧张。)”

* 车子启动,卯书云从后视镜看到外婆和奶奶一直站在那儿,身影在晨光里渐渐变小,直至消失。她低头,指尖拂过襟前温润的茉莉花瓣。

* 考场外没有聚集的人群,只有安静排队等候的考生和寥寥几位戴着口罩、眼神关切的家长。卯书云戴着口罩,露出的一双眼睛沉静如水。她安静地测温、验证、走进考场大门。有记者似乎想捕捉什么,镜头扫过,只留下一个穿着米白色裙子、发间别着一小串茉莉、背影挺直而安静的侧影。这张照片后来被网友称为:“静默考场外的一抹茉莉香”。

**放榜日:水到渠成的静好**

查分是在一个同样安静的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卯书云独自坐在电脑前,输入信息。页面跳转的瞬间,她放在膝上的手微微蜷了一下。

当那个代表着文化课总分、在全省排名中占靠前位置的数字清晰地跃入眼帘时——520——卯书云没有惊呼,只是轻轻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一朵含苞许久的花,终于在温暖的阳光下,无声地、舒展地绽放了花瓣。她拿起手机,在置顶的家庭群里,发送了一条极其简短的信息:

“查好了。分数出来了,蛮好。”

几乎是下一秒,群里的消息如同解冻的春水,欢快地涌动起来:

* 卯子琛(语音,背景音嘈杂,显然在激动地原地蹦跳):“啊啊啊!妹妹侬是模子!我就晓得!模子!(啊啊啊!妹妹你是好样的!我就知道!好样的!)”

* 苏曼微(文字带着湿意):“囡囡…姆妈…(囡囡…妈妈…)” 后面跟着一串拥抱和流泪的表情。

* 沈静仪:“书云,辛苦了。回来奶奶给侬做酒酿圆子。(书云,辛苦了。回来奶奶给你做酒酿圆子。)”

* 秦蕴芝:“好好好!囡囡争气!顶楼格盆‘玉玲珑’开得老好,香得嘞,等侬回来看!(好好好!囡囡争气!顶楼那盆‘玉玲珑’开得正好,香得很,等你回来看!)”

* 卯振邦(罕见地发了一条长长的语音,背景有隐约的掌声):“好!好!好!阿拉囡囡是好样额!爷爷高兴!真额高兴!好好休息!(好!好!好!我们囡囡是好样的!爷爷高兴!真的高兴!好好休息!)”

* 卯子珩的信息简洁有力,紧随其后:“车库等侬,兜风。(车库等你,兜风。)”

**双料第一:静水深流后的回响**

不久,北京电影学院的正式录取通知抵达。**卯书云的名字,赫然列在表演系本科新生名单的首位——专业课成绩第一。而她那份高得惊人的文化课分数,在表演专业考生中,更是形成了断层式的领先。双料第一,实至名归。**

消息在小范围传开,网络上的声音温和了许多:

> “是她!去年艺考那个糊图里气质沉静的女生!果然厉害!”

> “专业课第一!文化课还这么逆天?!这是真学霸+天赋党啊!”

> “‘海盐茉莉’小姐姐!实至名归!记得她高考那天别着茉莉花的照片,温柔又有力量。”

> “在那么难的2022年上海高考拿到这个成绩,太不容易了,瑞思拜!”

> “看到她的成绩,感觉努力和天赋真的可以并存,很治愈。”

> “气质那么静,原来心里藏着一座火山啊(指专业爆发力)和一座图书馆(指文化课)。”

> “恭喜妹妹!未来可期!”

卯书云关掉手机,走到落地窗前。黄浦江在夕阳下流淌着碎金。楼下隐约传来卯子琛兴奋的嚷嚷和跑车低沉的轰鸣(卯子珩果然说到做到)。

她低头,轻轻嗅了嗅早已干枯却仍有余香的、襟前那朵小小的茉莉。身后,是上海这个特殊春夏里,卯家无声却浩瀚如海的爱与守护,它们像阳光雨露,滋养着她这株沉静的茉莉,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默默向下扎根,最终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安静而坚定地,盛放。前方的路铺向北京,铺向光影交织的梦想。而她,已准备好带着这份静水深流的力量,继续前行。

上一章 玉兰花香飘向北方 严浩翔:回声十二载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卯书云的夏天:栀子花、剧本和一家人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