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雾锁金陵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砚语

雾锁金陵

梁艾雪刚把樟木箱锁好,荷砚突然从箱侧滑出来,“咚”地落在案上,砚台里的清水竟泛出墨色,顺着砚沿往下流,在案上画出道墨痕,像个字的轮廓。她伸手去擦,墨痕却越擦越清晰,最终显成个“书”字,和文先生笔杆上的“文”字笔迹同源。

“梁小姐,刚才有人送了个包裹,说是给您的,没留名字。”陈三抱着个布包走进来,包角沾着些干泥,像是从乡下送来的,“我摸了摸,硬邦邦的,像是本书。”

布包拆开,里面是本线装旧书,封面写着《秦淮诗钞》,纸页泛黄发脆,扉页上盖着个朱红印章,刻着“文氏藏书”——正是文先生的印。梁艾雪翻开书,每页页眉都有墨笔批注,翻到中间突然停住,有两页被人撕去,残留的纸边沾着暗红,像干涸的血。

她把书放在荷砚旁,砚台里的墨色突然漫过来,渗进书页的撕口处,竟显出几行淡墨字:“书藏秘页,页藏船图,图藏银窖。”字迹和批注一模一样,是文先生的手笔。梁艾雪心里一动,想起文先生当年追查的假账——苏夫私吞的钱财,或许就藏在船图标注的地方。

“陈三,你去官署问问,当年烟雨舫的船图还在不在。”她将书收好,荷砚突然震动,墨汁溅在她指尖,凉意顺着指缝钻进去,眼前晃过片段:文先生坐在木案前,将船图夹进《秦淮诗钞》,刚要上锁,门外传来脚步声,他慌忙将书塞进书柜最底层,用布帘遮住。

等陈三走后,老船工提着个鱼篓进来,篓里躺着个铜锁,锁身刻着墨竹纹,和文先生的木盒纹路一致:“今早捞鱼时网到的,这锁看着旧,却没锈,说不定是文先生当年丢的。”

梁艾雪接过铜锁,刚碰到书的封面,锁芯突然“咔嗒”一声弹开,里面藏着片碎纸,上面画着个简单的书柜图案,标注着“柳院东墙”。她立刻往柳家旧院去,柳氏正坐在池边擦拭荷笺,见她来,递过张新发现的笺纸:“我丈夫日记里夹着的,说文先生曾把重要的东西藏在我院里的书柜里。”

柳院东墙的书柜积着厚尘,梁艾雪按碎纸上的标记,将最底层的木板抽出,里面藏着个铁盒,盒上的锁正是老船工捞到的铜锁。打开铁盒,里面果然有张泛黄的船图,标注着烟雨舫的结构,船底有个小方格,写着“银窖”二字,旁边注着“民国二十年七月藏”——正是烟雨舫沉前一个月。

“梁小姐!官署说船图早就丢了,不过他们查到,当年负责看管船图的小吏,就是害死文先生的那个人!”陈三气喘吁吁跑来,手里拿着官署的文书,“还说那小吏招了,他把船图偷出来给了苏夫,苏夫藏了银窖后,就把他灭口,可他侥幸没死,一直躲在乡下。”

话音刚落,荷砚里的墨色突然变浓,聚成文先生的影子,手里拿着《秦淮诗钞》,对着船图指了指。梁艾雪顺着指的方向看,船图上的银窖位置,竟和现在秦淮河底的一处暗礁重合。她立刻叫上老船工,撑船往暗礁处去,水下果然有个铁盖,用撬棍撬开,里面堆满了银锭,上面的印记和假账里的记录一致。

将银锭交给官署后,梁艾雪回到店里,《秦淮诗钞》突然自动翻开,被撕去的两页竟从书里飘出来,落在荷砚上,墨色漫过纸页,显出文先生的字迹:“银归国库,债清人安。”随后,文先生的影子对着她鞠了躬,渐渐散在晨光里。

荷砚里的墨色慢慢褪去,恢复清澈。梁艾雪将《秦淮诗钞》和船图放进樟木箱,刚锁好,门口的风铃又响了,一个穿布衫的妇人抱着个瓷罐站在门口:“梁小姐,这罐里的东西总发出声响,您能帮着看看吗?”

她看向瓷罐,罐口飘出缕淡香,竟和荷笺的墨香隐隐相合。梁艾雪接过瓷罐,指尖传来熟悉的凉意,轻声说:“进来吧,我帮你看看。”

上一章 墨痕 雾锁金陵最新章节 下一章 罐声